什麼是植物?
除了少部份寄生及腐生的植物之外,大多數的植物都能經由光合作用製造自己所需的能 量,而由於負責行使光合作用的葉綠素是綠色的,所以植物們幾乎都有著綠色的葉子; 除此之外,植物的細包壁是由纖維素所構成,這也是所有植物的一大共同特徵。因此即 使小如苔蘚類或大如松柏類,他們同樣都是植物界的一份子,只是苔蘚由於缺少了輸送 水分及養分的維管束,因此他們無法長得太高,而其他具有維管束的植物就不一樣啦! 即使長成參天巨木也難不倒他。
生活型
喬木(Tree)
我們平常所見的大樹就稱為喬木
灌木(Shrub)
無法長高成為大樹的小樹則為灌木
草本(Herb)
莖幹不會木質化,永遠都是軟軟的草質莖幹者是為草本
藤本(Vein)
植株會攀爬著他所接觸到的物體,不斷向上生長
蕨類植物(Pteridophyte)(Gymnosperm)
你 曾經看過呈捲旋狀的幼葉嗎 ?如果有,那他就是蕨類了 ,蕨類是最早出現在地球上的維管束植物,大約是和恐龍 同一個時期,而他們最容易辨識的地方,就是在那如同問 號般捲旋狀的幼葉,這是其他植物都不會有的特徵,此外 蕨類的生殖方式也與一般的種子植物不同,他不會開花, 也不會結出果實,而是用非常細小的孢子來繁殖他的後代 ,翻開蕨類的葉背,你就可以看到他的孢子囊群,而不同的種類他們的孢子囊群生長的方式也會不同,這可是在辨別他們的一大特徵喔!
裸子植物(Gymnosperm)
松 杉柏等樹就是所謂的裸子植物,裸子植物是一群比被子植物早又比蕨類晚出現的植物,他們的胚珠沒有子房和花 朵的保護,種子外也沒有美味的果實,裸子植物這個名稱的由來,就是因為他的胚珠和種子都是裸露的,而不像被子植物有其他的構造保護著。大多數人可能會以為 裸子植物的葉子都是針狀或鱗片狀並且會結出毬果,其實有許多的裸子植物並不是如此,就像銀杏、蘇鐵和羅漢松科的植物,他們的葉子可是寬寬的,而果實則是漿 果或核果,下次別再把他們當作是被子植物了。
被子植物(Angiosperms)
和裸子植物不同,被子植物的胚珠和種子都是有保護構造啦!現在的地球是被子植物的世界,我們常見的植物幾乎都是會開出美麗花朵的被子植物,他們會開花,胚珠授精之後會結成種子,而花朵其他的構造便會依不同的種類化成不一樣的果實。
而被子植物又分成雙子葉植物(Eudicots)和單子葉植物(Monocots)。雙子葉,顧名思義就是有二片子葉啦,也就是他的種子具有二片提供小苗養分的子葉,例如綠豆、豌豆,而單子葉植物就是只有一片子葉,例如玉米、稻米,除此之外,他們還有許多的不同之處。
單子葉及雙子葉植物二者之間,各部位的差異比較
構造部位
子葉
花瓣
主要葉脈
維管束排列方式
維管束形成層
雙子葉植物
單子葉植物
兩片
大多為四或五的倍數
網狀
環狀
一片
大多為三的倍數
平行
散生
有,枝幹會不斷加粗
無,枝幹不會加粗
根係
被子植物身上的構造,主要由根、莖、葉、花和果實構成,而每一個構造都具有他不同的功能存在
根
根(Root) 除了吸收水分外,根還有其他的功能,例如固定植物體、吸收及儲存養分
莖
莖(Stem)對植物而言,莖的主要功能便在運輸,他能把根所吸收的水分養分運送到各地,也能把葉子所產生的能量送到需要或儲存的地方,他是植物體內的運輸網
葉
大部份的植物是依靠自己進行光合作用來產生能量的,而光合作用最盛大的部位便是葉子,他可是植物的能量製造器。
(1) 單複葉
單葉(Simple leaf)
單一的一片葉子,即是一片完整的葉子
二回羽狀複葉(Bipinnate leaf)
他的每一片小葉又由許多更小的小葉組成,而這些小葉再組成一片完整的葉子。
一回羽狀複葉(Pinnate leaf)
與三出複葉不同的是,一片葉子是由多數小葉組成,而形成像羽毛一般的葉子
三出複葉(Ternate compound leavf)
每一片葉子都是由三片小葉所組成的,而葉柄的基部會有芽,但小葉則沒有
掌狀複葉(Palmate compound leaf)
小葉的排列方式不是羽毛狀的,而是放射狀如同手掌張開一般。
(2) 葉序(Phyllotaxis):葉子生長的排列順序
互生(Alternate)
枝條二側的葉子交互生長
對生(Opposite)
枝條二側的葉子相對生長
輪生(Whorled)
二片以上的葉子生長的枝條的同一段位置上,而呈現輻射狀的排列。
叢生(Fasciculate)
葉子集中生長在枝條的頂端
花
花是被子植物重要的繁殖器官,一般而言,主要有雌蕊、雄蕊、花瓣、花萼等構造,雄蕊上有花粉,當花粉傳到雌蕊的柱頭上時,會長出花粉管通到子房內的胚珠,一但胚珠授精,就可以結成種子與果實
花序(Inflorescence):花朵生長的排列方式
穗狀花序
由許多沒有花柄的花,排列在不分支的主軸上形成的,例如殼斗科
總狀花序(Raceme)
與穗狀花序相似,但花有柄,例如黑星櫻
柔荑花序(Catkin)
由單性花組成的穗狀花序,且主軸下垂,例如楊柳科
頭狀花序(Head)
許多小花密集生於一總托上,例如菊科,那不是一朵花,而是由許多的小花所集合而成的花序
繖形花序(Umbel)
花有柄,共同從花序梗的頂端生出,像是一把張開的傘,例如繖形科、五加科
隱頭花序(Hypanthodium)
花生長在肉質中空的總花托內,從外表只看得見花托,看似果實,但其實裡面是開滿了花朵的,例如榕屬的植物
佛焰花序(Spadix)
為一種穗狀花序,但主軸肉質肥厚,還有一個佛焰包將其包圍,例如天南星科
圓錐花序(Panicle)
由穗狀或總狀花序再集合生長一總軸上的花序又稱複總狀花序,例如棕櫚科、山枇杷
果
果實當然就是被子植物用來傳播後代的主要方式囉!被子植物的果實有許多種,在此列舉幾種較為常見的
漿果(Berry)
果皮呈肉質,例如樟樹、台灣野牡丹藤
堅果(Nut)
只有一顆種子且果皮堅硬,例如殼斗科、銀葉樹
穎果(Caryopsis)
種子只有一粒且不會開裂,例如稻米、小麥、玉米
翅果(Samara)
同樣只有一粒種子且不會開裂,但有翅膀,例如三角楓、榔榆
聚合果(Aggregate fruit)
由許多小瘦果集合於膨大的花托上所構成的,我們所吃的部份是由花托發育而成,例如懸勾子屬、草莓、荷花
蒴果(Capsule)
果實成熟後會開裂,而開裂的方式有許多種,例如木棉、黃槿、酢漿草
莢果(Legume)
由一個心皮形成的果,成熟時會沿背腹開裂,例如豌豆、相思樹等豆科植物
蓇葖果(Follicle)
由單一心皮所組成由單邊開裂,例如八角
角果(Silique)
由二個心皮形成,成熟後也會開裂的果實,例如獨行菜、高麗菜等十字花科植物
以上資料來自台北植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