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分享


112年 中正下學期502班親會.pptx

初經全指南:解答第一次生理期來該知道的所有事

2023-10-30 00:00 更新:2023-10-30 15:11

by 親子天下社群中心整理


初經是什麼?

初經是指女性第一次出現月經的現象,又稱為月經初潮(英文:Menarche),象徵女性性成熟的開端,可以說是女生生理上的一個重要標誌,通常發生在女性的青春期。

月經初潮的出現,不僅代表著女性體內的賀爾蒙出現變化,也意味身體已經成熟到可以受孕。通常第一次月經的出現時間會因人而異,初經後可能1到2年後,個人月經的時間才會慢慢固定下來。

初經的原因,主要是女性隨著年齡增長、且受荷爾蒙影響,子宮內膜隨之增厚和充血。如果卵子受精後在子宮壁上著床,就開始孕育胎兒;但如果卵子未受精,子宮內膜便會脫落並出血,經血將透過子宮頸口和陰道排出體外形成初經,這個過程將日復一日直至更年期結束,詳細可見:月經指南

初經幾歲會來?常見的初經年齡

幾歲會有初經?這是很多人都關心的問題,但實際狀況因個人而異,因此沒有所謂「正確」的時間。

一般來說,女性大約9歲到10歲開始發乳房育,10歲到11歲出現陰毛及腋毛,11歲到12歲身高快速成長,而12到13歲左右第一次出現月經。

根據衛福部資料,個人初潮年齡大約在10歲到16歲,早一點可能在11到12歲間,也可以晚到16到18歲間。不過若超過18歲月經仍沒來,可能就屬於異常現象,月經初潮出現的年齡在西方地區被認為是9歲到14歲間。

一篇2020年發表的台灣本土研究,蒐集台北某間醫院1,000多名女孩的就醫記錄,發現台灣的女孩第一次月經出現的時間平均落在11.35歲,大約是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

初經要來的時候會有前兆嗎?

初經的前兆,一般通常是指女性經歷第一次月經前,身體可能發生一系列的生理變化。

女性在月經前可能因為體內賀爾蒙變化,引發頭痛、經痛等身體不適狀況,也有一些人可能食慾出現變化,在月經前可能感覺特別餓等等。

面對第一次的生理期,你該知道的初經注意事項

面對第一次的生理期,許多人可能初期都會感到手足無措。初經後應該注意的事項,首先要維持局的清潔與乾爽,月經期間會因為經血容易滋生細菌,因此最好3到4小時就要定期更換衛生棉,避免分泌物增加或出現陰部搔癢等症狀。

其次,生理期來臨時可能會出現經痛,但如果經痛過於嚴重或持續時間過長,可能要考慮到婦產科檢查。通常也建議女性在生理期間可以透過熱敷,或是喝溫熱飲品來舒緩不適感。

馬偕紀念醫院建議,女性在生理期間應該盡量維持正常生活作息,進行適量運動、確保睡眠充足與飲食均衡,避免辛辣、生冷與過於油膩的食物。

此外,女性也可以嘗試紀錄生理期的週期,可以透過APP軟體或筆記本記錄下來。初經後的2到3年可能週期還沒有很固定,建議可以隨身攜帶衛生棉以備不時之需,但隨著時間拉長,後續多數人的月經週期都會慢慢穩定下來,了解月經週期也有助於掌握自己的身體狀態。

女性在初經來臨後、到更年期停經前,一輩子可能歷經400多次的生理期。在心理層面上,女性在生理期前可能因體內激素的變化,導致情緒有上下波動,可以跟家人、朋友分享自己的心情感受,並學習如何跟這些情緒共處。

初經常見問與答

Q:初經來了之後還會長高嗎?

許多人碰到初經後,都擔心還會不會再長高。事實上,女性進入青春期後,通常骨骼跟身高都會有明顯成長;不過初經到來後,骨骼成長速度的確就會放緩,但這並不代表就不會再長高,只是速度相較初經來臨前會比較慢。 一般而言,個人初經後,骨骼還有1到3年的成長期,後續身高會大致上定型。因此初經後還是可以把握這段期間,飲食上攝取足夠蛋白質、鈣質等,適量的運動像是跳繩、籃球等,也可能促進身高成長。

Q:初經顏色

初經的血通常是紅色的,可以是亮紅色、暗紅色或褐色、咖啡色,有些人可能也會發現初經的血跟後續幾次生理期的顏色有所不同。不過,經血的顏色也是反應當下身體的狀況,因此平時仍要多留意經血的顏色。

Q:初經天數

初經剛來時,天數並不一定,可能介於3天到7天間,血量也可能因人而異,有可能很少、點點滴滴持續好幾天。一般來說,兩次生理期間的週期大約間隔21天到45天間,生理期來一次的天數多數在3天到7天間,不過,初經剛來的2到3年,尤其第一年週期有可能很不固定,不用太過擔心,通常後續會慢慢固定下來。


考試過後,孩子最需要父母的5大支持

2018-05-24 00:00 更新:2018-05-24 17:30

by 田育瑄


今年的國中會考剛剛結束,不只是孩子們可以稍事休息,家長們總算也可以鬆一口氣,畢竟成績的好壞除了會左右孩子的心情,更會對家中的氣氛造成影響,到底家長們該如何正確的給予孩子支持呢?

照片:Shutterstock

無論你是認為緣分到了,孩子自然就學得會的佛系父母,還是認為花錢補習,孩子才有可能趕得上的緊張爸媽,都跟面對考試的心態脫不了關係,在許多情況下,孩子會因為考試壓力而出現焦慮、暴躁等症狀,而且通常愈在乎,就愈無法發揮應有的實力。

有鑑於此,美國親職專家在聰明育兒(Smart Parenting)網站上歸納出5大心法,讓家長得以陪伴孩子們順利地度過漫長的考試求學生涯:

1.別馬上說「沒關係」

當孩子遭遇挫折的時候,家長們都希望能讓孩子立刻振作起來,然而,專家卻表示,我們該做的不是直接忽略孩子的情緒,而是先聆聽孩子的感受,建議家長們可以這樣對孩子說:現在的你肯定不好受,因為你很努力想要有更好的表現對嗎?同理孩子的心情、肯定孩子的努力,反而才能讓情緒完整的沉澱下來。

2.明確指出任務困難度

當孩子在面對不熟悉的領域時,許多家長為了不要讓孩子覺得壓力太大,因此常會脫口而出地說:這對你來說很簡單的啦!但這反而會造成孩子更大的壓力,讓他更加害怕結果不如預期,專家指出,要達到鼓勵的效果,就必須明白的告訴孩子困難度在哪裡,同時,也要讓孩子知道他是有能力克服的;因此當遇到這種情況時家長可以這樣跟孩子說:這題數學的確比較難,你只要記住加減乘除的先後順序就可以解出來,我們再試一次看看!透過說明實際狀況給予一點提示,強化孩子的信心。

3.描述孩子克服困難的過程

每個孩子的學習軌跡都不一樣,有些孩子的閱讀能力較強,而有些則是對數字較為敏感,當孩子接觸他所不擅長的領域時,認為自己學不好、沒自信都是相當正常的現象;要是想要鼓勵孩子再嘗試看看,家長們可以舉孩子以往克服困難的例子,像是:以前你不是也覺得作文很難,但後來你每天看很多故事跟練習寫短文過後,現在是不是覺得簡單多了呢?陪著孩子回顧這些過往的經歷,就能有效幫助孩子建立信心、克服難題。

4.分享自己失敗的經歷

另外,跟孩子們聊聊自己是如何走過低潮、面對挫折,或是跟孩子分享自己欣賞的人是如何度過失敗的故事,這些都可以讓孩子知道,失敗並沒有什麼可恥的;就像美國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蓋爾‧荷曼(Gail Heyman)也曾透過自己失敗的例子,來教導自己的孩子們要勇於嘗試直到成功為止,像今天他之所以可以把大家愛吃的鱈魚烹調得如此美味,也是靠著研讀食譜、調整火侯並一步步加強練習而來,這些親身經歷的分享更有助於燃起孩子們的信心。

5.一起為成功找方法

當孩子們願意承認失敗,家長們就能精準的知道下一步該如何調整,像是孩子發現自己是因為粗心大意而失分,那麼家長就可以藉機關心孩子,並提醒錯誤的地方在哪裡?下次考試時要如何改進?是不是還有其他避免犯錯的方法?陪著孩子一起思考降低失誤率,就能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思維和對抗壓力,也能從失敗的經驗中獲得教訓,將挫折化為下一次達標的動力。


除了考試分數,我們更該看見孩子的努力

2020-12-09 00:00 更新:2022-01-17 09:17

by 嚴選作者 - 治療師雙寶阿木-吳怡璇 (親子天下嚴選)


很多爸媽都百般用心的陪孩子複習,不斷的反覆叮嚀,期待自個的孩子能有個好成績帶回來,結果….孩子成績有如預期嗎?當孩子就差幾分沒有滿分,你是不是忙著嘮叨說道裡,卻沒發現在孩子的不完美中,確有很值得鼓勵的事呢?爸媽,你有注意到分數之外的事嗎?

雙寶阿木

這幾天,許多國小都陸續進行期中考,很多爸媽都百般用心的陪孩子複習,不斷的反覆叮嚀,期待自個的孩子能有個好成績帶回來,結果…孩子成績有如預期嗎?各位爸媽,看到成績的心情都還好嗎?

今日,雙寶剛考完期中考…雙寶姊姊一臉很鬱悶的走進家門,大聲的跟我抱怨:「媽媽,我數學考不好,錯了很糟糕的題目!」

阿木我很直覺的問:「你是忘了訂正嗎?」

因為雙寶姊姊從小反應總是很快,卻十分粗心大意,因此時常發生簡單題目上出錯,反而是困難運算的題目都答對。但是孩子堅決的告訴我,他這次真的有認真訂正。我看著姐姐考卷的錯誤題目,發現確實又是簡單的題目錯誤,而且還錯了連續的兩格,因此被扣了4分,數學得到了96分的成績。



我對孩子說:「錯了這種你會的題目,確實是會很難過啊!」正當這時,我發現躺在我大腿上討愛的孩子,正默默的流著淚。因為,我的話著實的說出孩子心中的懊惱。

阿木我問:「96分真的這麼難過啊!」

孩子回答:「發下考卷時,我瞪著錯誤的題目,整整看了一個下課時間,超級的難過!因為這次的錯誤,我又差了一分,就能擠進前五名了。」

雖然,我不是要求孩孩子滿分的媽媽,但是對於粗心的孩子,內心難免有一絲的感嘆。但是當我發現,孩子竟然自己如此懊惱和難過了,因此我也忍住了內心的嘮叨和想說道理,畢竟孩子已體會到自然後果,無需大人再落井下石。而此刻,孩子最需要的其實是有人能默默的陪著他,經歷著難過與挫折情緒。

面對孩子的情緒並不難,但是大人要先穩定自己的情緒,才能承接孩子的狀態。
父母無須讓孩子避免任何的負面情緒,因為經驗都能成為孩子人生的養分!
父母更無須想幫孩子解決負面情緒,因為光是陪伴就能增加孩子的情緒耐挫力!

幸好,當媽媽的我情緒保持冷靜,因而我又仔細把整張考卷看了一遍,包括孩子寫對的部分,也因此發現非常令我感動的事…

我發現,女兒這次在數學最容易錯誤的加減計算題上,全部都按部就班的用了[列式反算]的驗算方式來訂正,如37+85=122,反算驗算為122-37=85。

雖然題目沒有要求如此花時間的反算驗算,但女兒可能記得媽媽提醒粗心的她,訂正時要再仔細一點,也因此非常謹慎的的用了反算驗算。但孩子可能花了較多時間在這裡,反而忽略了簡單題型的訂正檢查,所以錯了簡單題目。

這時,阿木我才恍然大悟,女兒說她很認真的訂正,的確是事實啊!

當家長只注意那錯誤的4分,而忽略了那正確的96分,孩子的努力可能就會付之一炬。即使孩子表現時常是不盡完美,但卻非常值得鼓勵。

當爸媽我們只注意到孩子錯誤的地方,會總是對孩子不滿意。但是當我們學會注意到孩子做好的地方,就能發現孩子有許多值得鼓勵之處!

爸媽,別迷思在分數裡,你有注意到分數之外的事嗎?


忍住碎碎念!為孩子做得愈少的父母,才是愈好的父母

2019-07-24 00:00 更新:2019-08-30 16:24

by 盧蘇偉


「媽,妳很煩妳知道不知道!」

「小儒,你說什麼?我好心從樓上追下來提醒你,你竟然說我煩,以後我都不理你了,我不要當你媽了,你去叫別人媽好了。」

「媽,妳真的,真的,很煩、煩、煩!」

我在樓下遇到鄰居林太太和孩子的衝突,我常見她和孩子起衝突,她似乎也習慣了孩子這樣對待她。

「盧老師,青春期的孩子都會這麼叛逆嗎?」

「小儒這算叛逆嗎?他都要上學了,妳還不放心的從樓上追下來交代事情,他這樣反應,只是想讓妳知道,妳這樣做讓他不舒服而已。」

「他說那麼多個『煩』,唉,如果他不是我兒子,我才懶得理他呢,我提醒他別忘了問老師課後輔導的事,他這是什麼態度啊?」

小儒已經是國中生了,媽媽還把他當小學低年級的小小孩看待,一件事總要千叮嚀萬交代。

媽媽的解釋是孩子常粗心大意,而且非常被動,所以她才要不厭其煩地盯著他。

讓孩子知道你信任他

「如果妳是我媽,我可能會有更激烈的反應。」我分析林太太讓小儒覺得不舒服的原因:

第一,重提一件事,他覺得不被信任,若他真忘了,也不會感謝媽媽的提醒。

第二,青春期的男孩,內在常有許多想法在流動,媽媽講話的模式常會打擾到他,讓他覺得不耐煩。

第三,通常孩子只會對媽媽粗言粗語,直來直往,因為他是媽媽生的,他信賴媽媽可以諒解。但這樣互動的模式不好,雙方都會覺得不舒服。

「要怎麼做呢?我每天都快被他們父子氣死了,對我都沒好口氣,他們有脾氣,我也有啊。」

兩性講話的模式大不同,女人通常會依情緒的變化過程來描述事情,但男人比較想知道重點和解決問題的答案,他們不想聽一些無關的「廢話」。如果他們聽到或感覺不舒服,就會大吼小叫地發脾氣,結果常被自己一觸即發的脾氣所困擾。

林太太頗覺不平:「你們男人不舒服可以發脾氣,女人不舒服只能躲著偷偷流眼淚?」 

「我這樣說,不是想替妳家的男人找發脾氣的藉口,而是想讓妳了解,能讓自己好過一點,免得常受男人的委屈。」

有些男人會在成長過程中覺知自己的性格和習慣,而不斷成長改善;但大部分男人不會改變,因為沒有人告訴他,以致於他處理情緒的習慣讓媽媽、太太和孩子,受了委屈。

「像小儒這樣叛逆,我可以怎麼辦?」

小儒需要教導,媽媽則需要改變。孩子已經長大,屬於他的功課和自己可以處理的事,媽媽要慢慢放手,由他自己負責;如果小儒有情緒性反應,媽媽只要讓他了解,媽媽已接收到他的不舒服的訊息。

「謝謝小儒用如此直接明白的方式,讓妳了解他的不舒服。然後閉上嘴巴,看他有什麼反應。」

孩子從小嬰兒逐漸長大,媽媽一直被孩子需要,到了小學高年級,我們要有準備,放開我們的手,讓孩子獨立飛行。尤其上了國中,爸媽更要退居孩子的後方,讓孩子學習做決定,並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為孩子做得愈少,愈是好父母

男孩子的教養更需要如此,若父母愈晚鬆手,孩子就會愈被動而沒有責任感。

「如果孩子犯錯或交到壞朋友,走上不好的路該怎麼辦?」

人都有趨利避害、追求快樂,逃避痛苦的本能,當沒有人替他負責,他才會全神貫注地關心自身的問題。許多孩子被大人照顧太多,失去了自我警覺以及為自己負責的本能。

我認為,孩子若是為了父母老師才去讀書、寫功課、做好他該做的事,是很可悲的。我的結論就是,「為孩子做得愈少的父母,才是愈好的父母,」這是我常提醒自己的。

至於孩子的粗暴態度,要在生活中慢慢導正,我們只要不重複無效的方式,找到讓孩子欣然接受我們的提醒或教導的模式,讓孩子學得正確的人際互動習慣,培養被人喜歡和信任的特質,有益他未來各種發展的機會,這就是我們可以送給孩子一生最好的禮物。

孩子應有的態度,是學習謝謝那些願意提醒、教導他的人。這樣的回應要從生活中不厭其煩地練習,直到孩子學會每次被教導都會先感謝,再解釋自己的行為。

我們正在聊,我的孩子匆匆忙忙從樓上衝下來,和我們打個招呼,就急著要到學校,他每天都要趕在遲到前的一分鐘才出門,我忍不住想要對他叨唸,話才到嘴裡,看到林太太的眼神,我馬上把話吞了回去:「怎樣當父母說的容易做來難,妳看看我們家這顆豆仔子,我們要學習的還很多。」

話還沒講完,走了一段路的兒子,大包小包撞落一地,我忍不住「啊」叫出來。

林太太忍不住笑了。「爸媽都是一樣的,我們一定要忍住,孩子的事由他自己負責,一定不要為他多操心。」


青少年溝通八大祕訣,孩子的轉變讓你驚訝

2021-03-18 00:00 更新:2021-04-23 12:36

by 諮商心理師 陳雪如

我們都知道對孩子不要過度管教,但是放手又談何容易?有趣的是,當你真正把主控權還給孩子的時候,有些孩子意識到自己真的必須為人生負起責任,才能學會掌控自己。

 溝通是為了達成某些目的,而非一味的情緒宣洩。

有效的溝通,包含以下幾個祕訣:

一、避免指責。例如:你怎麼又把房間搞得亂七八糟?

二、避免貼標籤。例如:你就是懶/笨/愛說謊。

三、罵人不要超過十個字。例如:收拾房間(手指著亂的地方)。比起一直叨念,孩子更可能聽進去。

四、停頓。溝通的時候,不要單方面一直說,對話最好維持五五波的比例,如果大人說了超過七成的話,基本上溝通就有點失衡了。適時使用停頓,給孩子思考的時間,並鼓勵孩子表達。

五、詢問孩子意見。例如:你闖禍了,打算怎麼處理?

六、孩子求助再給建議。當孩子自己來尋求建議,此時父母給的意見,孩子才會聽進去。當孩子認為自己不需要協助,父母硬把自己意見塞給孩子,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強迫。

七、摘要孩子說的話。在情緒當下,往往無法聽進他人的話,唯一能聽進去的是自己講的話。透過摘要孩子的話,讓孩子潛意識開始傾聽大人說話。在摘要的同時,注意不要加入自己的主觀解釋,或加以評論孩子。

八、區分評論和觀察。例如:「你很凶。」這句話就是評論,因為每個人對凶的定義不一樣。觀察則是要客觀、具體的描述一個行為,例如:「你說話聲音超過八十分貝,而且翻了兩次白眼,所以我覺得你很凶。」

在對話時多用觀察,而非評論,避免對方感覺被誤解、貼標籤,激起情緒對立。

促進溝通的回應方式

學會有效溝通的祕訣之後,再來感受一下,假如你是孩子,聽到以下的話,孩子的想法、感受與回應會是怎樣?

「我感覺你很生氣。」

「你需要我的建議嗎?」

「你說,我很願意聽。」

「我很在乎你,但我不知道過度使用手機對你來說是不是一個問題。你怎麼想呢?我很想知道你的意見。」

或許最後一個問題,會讓家長緊張,擔心詢問青少年過度使用手機的意見,青少年會回答:「當然是不要管我,讓我一直玩就好啦!」

事實上,會這樣回答的青少年,正是因為有父母管,所以他們可以對自己的行為任性。如果父母總是在後面幫他們猛踩剎車,他們就會知道,無論他們多麼荒謬,都還在控制範圍內,反正父母會幫他們踩剎車。他們只需要向父母抗爭,獲得更多自由。

有趣的是,把主控權交給孩子時,孩子會意識到,他必須為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他得學會掌控自己。孩子會受到同儕的影響,也會對自己保有一定程度的期待,當孩子獲得掌控權,才有機會開始意識到,過度使用手機對自己生活的影響。

這時候,父母可以表達願意協助孩子,學習怎麼規劃使用手機的時間,讓自己的生活不過度被網路綁架。

當然,也有一些孩子獲得掌控權後,開始沉迷網路,連學校都不去上。

通常這類孩子,內在心理都有一些狀況,可能是在學校跟同學相處出了問題,可能跟老師相處出了問題,也可能是對自己失望,課業學習方面出現了挫折。

這時候,網路成癮只是一個表象,真正要解決的,是孩子成癮背後的心結。

 改善溝通後,孩子可能變得更壞

對孩子來說,舊有的溝通方式,即便他們不喜歡,卻擅長應對,很知道如何讓父母拿自己沒轍。新的溝通方式,孩子反而會不知所措,甚至可能會抗拒,或變得更難搞。這時候,一定要堅持下去,久了孩子就會從父母的身教中,學習到新的溝通模式。而新的溝通模式會傳承下去,一代接著一代。改變,從我們自己這代做起,後代就可以輕鬆一點,不讓錯誤的表達方式,阻擋了愛。


疫情停課期間父母心聲|全家一起在家工作學習 為何讓人心累?2021-08-27 00:00 更新:2021-09-02 10:57

by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親子天下雜誌120期 2021-09-01出刊)

過去幾個月,許多人都經歷了全家在家上班上學,混亂、爭吵、放生……是不少家庭的寫照,身為諮商心理師、親子教養和學習輔導專家,陳志恆有話對家長們說。 

同時間,我一邊得努力達成工作目標,一邊得陪孩子討論訂定學習計畫,然後監督他們完成,回應他們情緒、體力各方面的需要,還要應付學校透過email、LINE、班級網頁各式各樣管道的通知、要求,再加上一日三餐得在廚房變換創意料理。我的媽呀!拜託疫情盡早穩定,我再也不要做什麼春秋大夢!

忽然發現,什麼英文、數學、國語、社會、自然統統都不重要,孩子能自己訂下學習目標,用一切他們自己找到的方法完成,把自己照顧好,才是歲月靜好的真諦。比起學習成果,學會「學習的方法」成為我對孩子們最大的期待。

然後我就能回到,上班時專心上班,下班後只要對孩子們說「沒關係」的溫柔媽媽。

以上這些情景與心情,你是不是也覺得似曾相識、心有同感。我老早就體認到,孩子在家時,我是不可能工作的。

這幾年,我許多時候都是在家工作,除此之外,我還是個工作狂,常貼在電腦螢幕前,停不下來。但孩子出生後,被迫讓我得把電腦關機。

這波疫情衝擊,當父母WFH(Work from Home),孩子在家遠端學習,讓許多父母大嘆:簡直是惡夢一場。

當你在家工作時,你很容易失去界線。少了上、下班時間的區隔,你總會想著偷更多的時間工作;可能到了晚上,還待在線上與公司同事開會。同時,白天的工作很容易被打斷,包括料理三餐和滿足孩子及家人的各式需求。

孩子三不五時呼喚你,你得立即抽換身分,從職人變成家長;頻繁的轉換專注力,相當耗費心理能量。同時,你也擔心孩子在電腦螢幕前,是否足夠專注,是否開了另一個分頁正在觀賞影片。更不用說,孩子許多在學校才會出現的「學習怪樣」,此刻正在家裡一一現形,逼著你得照三餐怒吼。

如果孩子能自動自發……

在親職教養上,有一派的觀點認為,一個夠好的父母,要能即時回應孩子的需要。所以,當你正掛在線上會議,而無法立即陪伴孩子時,你也許會心生罪惡,認為自己不是個好爸爸、好媽媽。不只罪惡感,你還有好多委屈:「我又不是故意要忽略孩子的,我也沒辦法呀!」這些複雜的情緒交織,若沒充分覺察與安頓,很容易轉化為怒氣,對孩子(或另一半)高聲怒罵。

不論是家長或孩子,都需要在這團混亂中,找到平衡,共創新的秩序。新的秩序意味著,每個家庭成員都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該遵守什麼規則,因而彼此之間能和平共處。

身為家長最期待的,就是孩子不去學校時,仍能夠自動自發的投入學習,也就是能自律。然而,對孩子而言,在家學習也是全新的經驗,要能立即做到自律,談何容易?

自律的養成必須從他律做起。因此,前期家長需要費更多的心力,去監督孩子的學習狀況,與孩子討論時間規劃與學習安排。而家長也得思考,自己每日的生活作息,是否能與孩子互相配合?面對突發狀況時,該怎麼因應?

重建新的家庭生活秩序

換個方式思考,此時不正也是一個看見孩子學習的機會,重新建立新家庭生活秩序的時候,家長可以這麼做:

❶ 陪孩子規劃每日作息時間

少了學校安排的規律作息,孩子在家中也需要有能依循的作息時間。小一點的孩子,可以由父母依據孩子的能力與需要,幫孩子直接規劃;大一點的孩子,則需要與孩子共同討論,甚至,讓孩子自己決定不同的時段做些什麼活動,家長僅提供建議即可。這本身就是在培養自主學習能力了!

❷ 視覺化呈現作息時間

把每日作息時間表,以一週為單位,畫在大海報或者白板上,讓全家人都可以清楚看見。除了起床、三餐、洗澡、就寢等生活起居之外,也包括遠端上課、娛樂、運動、親子互動等活動。

❸ 每日檢核、滾動修正

每天晚上睡前,帶著孩子檢核今天是否有按照計畫,把每個時段的任務做好?回顧一天的行程,找出孩子值得欣賞與肯定的地方,好好的讚賞孩子一番。同時,也預演一次明天的行程,視實際狀況做調整與修正。

❹ 讓孩子也知道大人的作息

照表操課雖然是老生常談,卻是讓一個人的生活步調,能走在常軌上的唯一方法。孩子知道什麼時間該做什麼,父母只要稍微提醒就好,甚至,最後不用旁人提醒,也會自動去執行。

然而,這還不夠!家庭不是以孩子為中心運轉的,家長也是家庭成員的一分子。你也需要為自己安排好工作行程,可以的話,明確區隔工作與休息時間。不過,很多時候你還是得配合孩子的行程,甚至在孩子有需要時,得立即前往救援,因此,大人的行程當然是愈彈性愈好,但不代表就不需要做行事安排。

甚至,你需要讓孩子知道你的作息時間,預先告訴孩子,什麼時候你正在忙,什麼時候可以來尋求協助,讓孩子學會配合你的作息。

防疫生活實在難熬,但許多家庭終究摸索出各自的相處之道。後來你會發現,當大家需要長時間相處在一起,彼此都有重要任務在身時,最高指導原則就是降低期待。把家人的缺點縮到最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把家人的善意放到最大,打開看見美的眼睛,正向聚焦。

如果,你發現,自己無法即時回應孩子的需求,或者,在照顧自己和照顧孩子之間難以取得平衡時,建議你:「多看見自己的需要!」如果不是十萬火急的事,讓孩子多等一下,也沒關係!放過自己,減低不必要的焦慮感和罪惡感;事後再和孩子好好說明,孩子會諒解的。這也無損於你身為父母的用心,因為,你的盡責與付出,根本無須證明。


孩子跟新老師八字不合?5個「不」讓親師溝通不踩雷2019.09.24by 黃敦晴 (親子天下)


家長間最普遍的話題之一,就是討論老師好不好。遇到類似「八字不合」的老師時,更容易聽到漫天八卦,引發自己跟孩子的擔心焦慮。怎麼判斷孩子是否遇到了合適的老師?覺得老師「怪怪」的時候,該怎麼處理?

新的學年開始快一個月了。家長、孩子跟老師間的磨合,有人漸入佳境,有人還在摸索,或許,還有人正在掙扎,要怎麼跟老師、學校溝通,甚至猶豫是不是要轉班。

孩子跟老師是否合得來,很難判斷。尤其是中低年級的孩子,難以清楚地表達他們的情緒。家長得細心地觀察孩子對學校的描述,有沒有不正常的頭痛、肚子痛、不想或是害怕上學等焦慮症狀,在在都是挑戰。

家長什麼時候該出手介入?

在發現自己或孩子跟老師看似「八字不合」時,家長更是戰戰兢兢,或不知怎麼處理。《華爾街日報》生活版面引述擅長家庭諮商的臨床心理學家摩爾(Eileen Kennedy-Moore)的建議,父母先不要急著要求讓孩子轉班或轉學,因為這會對孩子釋放「這對你太難了」、「你沒有能力應付」等訊息,畢竟人生就是面對各種不同的人,孩子也應該理解這一點。

世上的確有不適任老師,但多數情況可能只是遇到嚴格或不好相處的老師。美國非營利組織「卓越學校」(GreatSchools)的執行編輯洛伊德(Carol Lloyd)指出,在這種情況下,反而可以讓孩子學習面對挑戰與解決問題。她的女兒念小學時,就曾遇過會大聲斥責且侮辱學生的老師。當時她決定先不要干預,而且鼓勵女兒學習與了解老師的要求。結果女兒真的跟老師相安無事地度過一年,也不覺得被傷害到。

還有一種情況是,家長間有關於老師負面的傳聞,或是對老師的第一印象不佳。這些先入為主的經驗,讓家長、孩子在面對老師時,心中先有了疙瘩。這時就需要家長多觀察一陣子孩子跟老師的真實互動,眼見為憑。

但如果發現孩子抱怨的問題,過了一段時間還是無解,那就是家長考慮出手的時候了。

6訣竅、5個「不」,與老師溝通更順利

此時家長要做的事情是:

1. 藉著參加學校的活動、或是再仔細讀老師給的說明,了解老師的期待與目標,再給彼此機會

2.   問清楚孩子究竟是什麼原因不喜歡老師或被處罰。情緒爆發時,常常從最委屈的那一點切入,但背後可能有十幾個過程,導致這樣的結果。

3.   想想有沒有可能是孩子誤解了。也許老師只是開了孩子不理解的玩笑,或是希望鼓勵學生接受挑戰,但卻被孩子認為是不願意幫忙。如果是這樣,可以跟老師聊聊,了解他的目標,討論怎麼幫助孩子。

4.   用開放一點的心態跟老師討論方法,看看有沒有可能可以跟這個老師合作。

5. 家長要跟老師或學校溝通時,請先釋放正面的訊息,表達理解剛開學,學校很多事要上軌道。接著要具體描述孩子遇到的狀況,你看出的問題,以及追查出的根源。

6. 家長也要留意,孩子正看著爸媽,學習怎麼解決問題。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則,樹立積極主動溝通、願意合作的態度,成為孩子的榜樣。

專家們提醒,家長們更要避免5個常見的地雷

1. 不要因為聽別人說過老師怎麼樣,就先入為主、受到影響。

2. 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批評老師。

3. 不要沒跟老師溝通就直接找校長。

4. 不要威脅老師或學校的長官。

5. 不要隨意在公開的地方講八卦、或在社群媒體批評老師。


掌握給孩子手機前的黃金時刻:父母和老師一定要做的3件事

作者:deediao 2019-03-30 


這個時代使用數位工具學習工作幾乎就和呼吸空氣一樣重要,但青少年一拿到手機的副作用:網路沉迷、視力惡化、網路安全,又讓人擔憂不已......資深資訊老師和老爸,告訴你怎麼讓孩子在走入數位世界前,先裝備好自己。

編按:作者曾任 Mobile01版主、小學資訊組長、資訊教師、高雄市教育局資教中心教育企劃組組長、微學習站長。目前專注數位閱讀資源的挖掘應用以及資訊素養的教學。自己也是兩個小孩的父親。關於數位教養不只有理論更有豐富的「實戰」經驗。

>>認識網路惡狼—破解網路兒少性剝削陷阱

「到底該不該讓孩子用數位的方式學習呢?」我想許多家長應該都曾經有過這樣的疑問。一方面希望透過數位學習突破實體環境中的學習限制,但另一方面卻又擔心當孩子透過資訊設備連上網路後,在數位學習之外可能產生的「視力問題」、「網路安全威脅」、「網路沉溺」......等威脅。

一般來說,如果學生是透過桌機或是筆電進行學習,這個部分問題比較好解決,只要規定只能在家庭公共空間使用這些設備,就能夠有效管理設備。但隨著行動裝置盛行,行動裝置的可攜性反而變成家長在讓孩子利用數位工具學習的過程中最大的管教挑戰。

數位教養第一步,先約定使用規則

要避免行動裝置造成的管教困擾,在將設備提供給孩子做為通訊與數位學習的載具之前,父母和老師真的應該好好跟孩子訂定適當的契約,讓孩子知道使用數位設備時該遵守的規則。也該教導孩子正確的網路使用方式,甚至在孩子還沒開始使用設備時,就跟孩子明確溝通未來父母和老師將如何透過相關的服務適當協助孩子管理自己的螢幕使用時間。

 

數位教養第二步,讓孩子知道使用行動裝置是責任

而且時間點非常重要,從時間點上來說,我認為給孩子第一個行動裝置時就是最重要的第一個時間點。我們必須讓孩子知道,提供孩子一個行動裝置不只是一種贈送,連帶的也給了孩子一份責任,什麼責任呢?這個責任包括了如何管理自己與善用工具。他可以拿來聽電話,可以拿來做一些休閒娛樂,但是必須遵守一些準則,這些準則我都列在「親子的手機合約」一文中,需要的家長可以依據自己家中的狀況適當調整。

而且如果是一個準則,就要貫徹,孩子最喜歡沒有原則的家長,也最喜歡容易被情緒勒索的家長,「堅持規則、溫柔而堅定」,是這個階段家長應該也必須做的事情。

當然我知道家長還會擔心,雖然立了契約,孩子(這些厲害的數位原住民)會不會因此將行動從明轉暗呢,私底下破解家長的規範界線?有沒有什麼更積極有效的管理措施呢?絕對是有的,我可以從兩大行動裝置作業系統來加以說明。

數位教養第三步,家長學習網路安全管理系統

 

一個是佔有率較高的Android系統,家長可以在自己的手機安裝家長版app 在孩子的行動裝置安裝青少年與兒童版,搭配上這一個網頁的教學,我們就可以做到管制大部分不適齡的內容、設定裝置可用時間(到你規定的就寢時間時就讓手機也跟著休息吧!)、app安裝需要經過你同意、每天只能用多久時間的手機......等等功能,真正做到積極的管理。

不過我要安裝這個app前,都先跟我家青少年溝通,也不會管理得很緊。但因為當初安裝時間點是在孩子用了手機一段時間後,才要求安裝這個app,所以有一點小阻力,需要用溝通和親子間的信任化解。

不過,父母如果是第一次給行動裝置前就做,阻力應該會小很多。

另外一個是iOS預設的機制,它的設計是利用螢幕使用時間機制來管理。就我個人來說,我比較喜歡這個機制,因為除了讓家長可以管理孩子的螢幕停用時間、設定各類app使用時間(例如遊戲類每天只有半小時)之外,也能做一些內容與隱私管控。

但我認為更重要的是,透過統計圖表的數據,可以讓家長與孩子在數據的基礎上,好好的討論是不是有達成當初想要完成的使用目標呢?還有哪類的應用是不是用太多了,如何減少呢?都可以使用這些數據來讓孩子產生一種覺察,進而養成「自我管理」的習慣。

這部分的相關使用說明,可以在蘋果官網找到相關的解說,如果對於利用數據進行自我管理的例子有興趣,NY Times做過的報導也很適合拿來參考喔!

最後我來說說,上網之後要如何注意相關的危險,這個部分我會推薦給您google優質的數位安全資源,從家庭的角度出發,思考設備設置、服務使用還有上網安全等事項,在這些內容裡面我最欣賞的是這一段「有疑問時找人商量,這一點適用於所有網路活動:貴子女應該要有信任的成人諮詢對象,在遇到可疑情況時能夠安心的找他們商量。您可以在家裡營造公開討論的氛圍,支持子女傾訴、發問。」

因為這也是我最後想跟各位家長說的:「網路使用沒有完全安全的路,只有家長的陪伴,還有子女對家長的信任,才能抵擋住網路上的瞬息萬變。」


王寶莉:不怕最後一名,因為老師會在終點等我 

2021-04-29 00:00 (更新:2021-08-06 13:39)  

by 阿里山國民中小學教導主任、體育老師 - 王寶莉 (親子天下雜誌118期 2021-05-01出刊)

班上孩子向全國原住民運動會下戰帖,明知會跑最後一名,也執意要參加路跑賽。賽後老師很擔憂孩子們的心情,卻被他們的一句話點醒。

圖說: 阿里山國中小學生組隊挑戰原民運動會。賽前,孩子們非常認真的在操場練跑備賽。(攝影:陳雅慧)

兩年舉辦一次的全國原住民運動會(以下稱全原運),今年三月剛在宜蘭盛大舉行,聚集了各方優秀原住民運動員共襄盛舉。適合偏鄉小學人數不多的競賽項目,以三公里「傳統路跑」為主要。

這次的賽事舉辦在好山、好水、好生活的蘭陽平原上,在大同鄉松蘿國家步道聯外道路進行,路面平坦,沒有明顯的上下坡,幾乎是從頭衝到尾的三公里路跑賽。

我們學校報名參加了少年男子組與少年女子組各一組,每隊選手四到六人,團體錦標成績以各參賽單位成績最佳的前四名選手計時成績加總計算;如果完成比賽的人未達四人,則沒有團體成績。

班隊就是縣代表隊

阿里山國中小的代表隊,其實就是班隊,由五、六年級的鄒族原住民學生組成,也就成了嘉義縣代表隊。而其他縣市,大多是先從各校選拔菁英,然後組隊代表縣市參賽。我很清楚,我們的班隊選手先天條件和能力,和其他縣市有明顯落差,但又不想放棄兩年才舉辦一次的全原運,因為輸贏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身為原住民族,本應讓孩子有機會參與屬於他們的體育盛事。

「你們真的想去比賽嗎?強度很高喔!這是全國賽喔!我不期待你們跑贏,我只擔心你們會受傷。」賽前我曾這樣確認孩子們的參賽意願,因為我知道,他們想贏的鬥志遠超過身體能負荷的範圍。

孩子們不想棄賽是好事,但同時也是一件危險的事,因為三公里的距離對國小生來說,若沒有長期訓練,在高強度的競賽下很有可能會受傷,甚至發生心臟意外。

賽前報名時,為了學生安全,我曾考慮只帶長期有運動習慣的孩子參賽,但六年級的小翎得知有此比賽,吃醋的苦苦哀求,希望也能一同參與。該有的練習沒有少,但賽前仍不斷給他們做心理準備,「跑自己的節奏,不要被別人影響。」畢竟競技運動不是三、兩天就能練成的事。

不怕墊底的資優女孩

賽前一天,我帶學生到比賽會場模擬練習,讓他們知道賽道方向與折返處。小翎的意志力很強,但不擅長體育的她顯得很吃力。她本來就是我最擔心的選手之一,果真練習完回到民宿,小翎就開始表示小腿脛骨不舒服,教練趕緊為她冰敷、擦藥,我們都勸她隔天休息不要參賽,但她仍執意要下場,直到比賽當天,意志堅決的小翎仍搖頭回應不想棄賽。

「老師,我就是要跑,我可以的啦!相信我!」其實我不在乎她的名次,我只擔心她能否平安回來。果不其然,比賽當天,只見其他學校選手陸續跑回終點,卻遲遲不見她的人影。「會不會出什麼事了?」在終點拿著雨傘等候孩子回來的老師們,擔心到回頭看救護車還有沒有停在路邊。「好險,救護車還在,代表應該沒有意外發生。」我心裡默默掛念著小翎安危。

被鑑定為資賦優異的小翎,從小到大在學校考試都是常勝軍,做事、讀書、邏輯反應都很快,雖然體育運動並非她的專長,但她卻有著天生不服輸的性格,明知這不是她擅長的項目,即使可能會最後一名完賽,她仍執意要參加。

距離第一位選手回到終點已過了好一段時間,終於在遙遠的賽道看到一群人,包含裁判及大會人員,都跟著最後一位選手緩緩迎向終點。往前仔細一看,太好了!是小翎!她拖著蹣跚的腳步回來,此時的她已無法再多走一步,最後由同學背離會場。

這應該是小翎第一次得到最後一名的經驗,她自己也知道沒有人跑在她後面了。看得出來,她已用盡超過她能力範圍的全力來完成這次比賽,身為老師的我們看在眼裡都很心疼她,心疼她的腳傷,擔憂她的身體狀況、她的心臟是否能負荷如此高強度的比賽,甚至擔心,在學校永遠名列前茅的她,這次讓所有裁判「等」她回到終點,會不會感到丟臉,甚至從此沒了信心?

要是能重來,你們還會想再來比賽嗎?一場會輸的比賽。

簡易換了乾衣服,全身裹著大浴巾衝上遊覽車,雨中完賽的孩子們冷到發抖,我實在很怕他們感冒。回到民宿盥洗後,大家才開始吃早餐,孩子們也接續分享剛剛的比賽過程,驚呼其他學校的選手都跑好快,讓他們大開眼界,且十分崇拜,同時也知道自己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最終,我們男女組的總成績都是最後一名,跟我預估的一樣,但對孩子來說,我擔心他們失落。可我還是要讓他們知道成績,因為結果是大家共同承擔的,而我也有責任。

「我們真的最後一名,對不起,我沒把你們訓練好。你們會後悔花了三天時間,坐將近八個小時的遊覽車、四百公里的車程來到宜蘭,結果沒得名嗎?如果再讓你們選擇一次,還會想來比賽嗎?而且還是淋雨比賽。」

吃著早餐的孩子們,沒有人後悔參加這次比賽,也沒有人生氣難過自己沒得獎,反倒有所領悟,認為自己原來還可以更好。最後一個跑回終點的小翎說:「我不後悔比賽,也不會害怕,因為我知道老師會在終點等我。」

是啊!小翎的一句話點醒了我,我們常常都是擁抱第一名或勝利者,興奮的與他擊掌喝采,但其實,落後的孩子更需要我們敞開雙臂與等待,等待他們緩緩抵達終點。順序名次的成敗,是外界給予的肯定,但是抵達終點的價值,是由自己內心來決定。當老師的我們要永遠讓孩子相信,老師永遠都會在這裡等他、陪他、愛他、相信他。


離不開電腦的青少年,網路成癮即刻救援

2021-06-05 00:00 (更新:2021-06-05 08:05)   by 林靖軒 引用於親子天下

網路成癮已被世界衛生組織納入精神疾病的一種,然而,成癮大多來自真實生活中的需求無法被滿足,使得青少年一頭栽入網路世界尋求慰藉。若能增加真實人際互動、建立親子關係,成癮其實能及早避免。

網路重度使用就是網路成癮?

網路成癮量表評估

網路成癮背後的危險因子

過早與過度使用網路 生理心理皆影響

用親情戰勝3C

網路重度使用就是網路成癮?

網路成癮於 2018 年 6 月底,已經由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為精神疾病的一種,若當事人上網行為無法控制且造成日常生活功能失常,就能稱作「成癮」。若是經常使用網路,使得眼睛經常乾澀,精神狀態疲倦,不過仍能維持正常上課、上班與人際社交,便尚未達到成癮的程度,僅是網路的「重度使用者」。

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林煜軒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潘元健心理師,以及馬偕醫院精神醫學部邱于峻醫師曾組成研究團隊,以國際通用診斷標準的「網路遊戲成癮量表」,調查台灣 8,110 位青少年玩家,成果顯示網路遊戲成癮盛行率大約為3.1%,略高於西方國家。網路成癮在當今時代,已成為家長關注焦點。

過度使用網路就代表網路沉癮嗎?為了能更客觀地評估遊戲的利與弊,也不會將正常娛樂休閒用途的上網玩遊戲、或是電競選手的密集訓練誤判為網路遊戲成癮,這項調查中也確立了3個判斷網路沉癮的重要判準,不只是一般所認為的花太多時間在網路遊戲上,還須有下列3項特徵:

衛生福利部心理與口腔健康司整理形成網路成癮的循環,當人們在現實生活中遭遇問題或情緒壓力,並暴露在方便取得網路的環境中,常透過接觸網路活動,暫時得到情緒紓解,便可能增強上網的行為。若原始的問題並未解決,極有可能引發逃避問題的壓力和罪惡感,因此再次產生接觸網路活動以得到愉快經驗的慾望,使得他們再次進入網路使用的循環,長期下來即造成網路成癮。

網路成癮量表評估

網路成癮對生理和心理有許多有害影響,包括肌肉痠痛、腕隧道症候群、失眠和視力問題等,在情緒上可能造成抑鬱、不誠實、焦慮、社交孤立、攻擊性情緒和情緒波動。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網路成癮?網路上有簡易的網路沉癮評量測驗,美國馬歇爾大學心理學教授 Keith W. Beard 提出了 8 項網路成癮的特徵,若使用網路的情況有 5 項以上相符,即可能被診斷為網路成癮。

網路成癮背後的危險因子

然而,網路成癮僅是現實生活問題的具體外在表現,真正造成問題行為背後的心理危險因子,才是亟待被挖掘與解決的核心。容易造成青少年網路成癮的危險因子,包括家庭功能不佳、缺乏自尊、缺乏社會及情感支持、面對挫折處理能力低等。這些青少年們,因為擔心在真實人際關係中受挫,轉而選擇到較不具威脅感的網路世界,展開與他人之間的互動,而心理危險因子加上網路重度使用,才會成為網路成癮。

專研網路成癮的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教授王智弘也提醒,每個孩子的情況各不相同,有不同心理危險因子的組合,若只是單把網路成癮當作一種行為問題來處理,只強調行為矯治,其實搞錯了方向。

他也分析,特別容易網路成癮的孩子有幾種特質

王智弘也建議家長能看見網路沉癮積極面的預警功能,幫助家長早期發現需要被協助的孩子,及時與專家一起了解、評估孩子狀況,找出孩子依賴網路、沈迷電玩背後的真正心理因素。長期關注個人與家庭關係的友緣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也從網路活動對青少年的吸引力來分析,整理幾個孩子離不開網路的原因

過早與過度使用網路 生理心理皆影響

當代的孩子人人都是數位原住民(digital native),成長在一個數位產品、網路世界蓬勃發展的時代,除了現實生活的人際互動溝通,也常透過網路獲得刺激。甚至,也能常常在通勤路上、餐廳中遇見父母透過網路影片安撫兒童,數位親職外包儼然司空見慣。

不過,過早或過度使用網路,都是埋下了未來孩子網路成癮的因子。美國兒科醫學會指出,過早及過度使用使用網路將造成 3 個層面的影響:

用親情戰勝3C

網路遊戲沉浸式體驗、社群網站無盡式瀏覽,讓過度使用網路、網路成癮議題越受到重視。然而,網路成癮背後的原因,有許多皆是和現實生活中家庭、友誼等人際關係有關,要能有效的預防或擺脫成癮,必須自生活中改善。

首先,家長能分散孩子使用網路的注意力,利用親情戰勝3C,透過安排郊遊、踏青等戶外活動,或是親子共讀、美術勞作,讓孩子自其他領域得到成就感或滿足感。同時,在孩子使用網路前,便約定好使用時間,在時間將至時溫柔提醒,或安裝教育部與勢科技合作的PC-chillin家長守護軟體,掌握孩子使用時長、瀏覽網站等資料。最重要的是,家長須對孩子表達關心,給予足夠的關懷,經常擁有親子交流對話的時間和空間,讓孩子獲得安全感並建立合作同盟,就能減少網路使用過度,甚至是網路成癮的問題。

若孩子已達到網路成癮的程度,則必須透過專業的心理諮商師一同擬定 5 步驟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