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用心付出,偏鄉不再是偏鄉,
只要給予支持,你會看到世界開始改變。
只要用心付出,偏鄉不再是偏鄉,
只要給予支持,你會看到世界開始改變。
身為教育工作者永遠要有以「愛」為前提,視孩子為「己出」的情懷,用心在乎,真誠的喜歡、接納每個學生,在孩子的需求上看到自己的責任,用倡導、尊重、關懷的方式細心栽培,讓孩子宛如春天的種子,找到力量,開出燦爛的花朵。
學生為本,他的舞臺在當下,更在未來。因此,學校的課程教學要能與時俱進,幫助學生適應現在的生活以及面對未來的挑戰。在課程素材、情境脈絡、概念形成、建構發展應以孩子為主體,在真實情境中學習,深刻的打開「經驗世界」,轉化抽象能力,引導學生解決生活情境中面臨的問題,成為終身的學習者。
良師興國,教師專業、敬業的態度是體現教育價值的關鍵,但在求新、求變、求快的時代裡, 教師單打獨鬥、獨善其身的教學方式已不適用,唯有親自示範、帶領,協助團隊成員採協同合作,交流經驗、心智演練、分享共好、資源互享,創造教育最大利基,增益彼此關懷教育與行動的動能。
「家」是我們積蓄能量、被愛支持的基地,學校是提供學生開發多元智慧、提升生命情懷,涵養人文、陶冶人格的園地。學校如家的經營,需要有意象、有方式、有方法的進行,還要形塑安全、人性化、社區一家親的友善環境,引領家長走入校園,奉獻己力,釋放光與熱,支持師生的教與學,共同成長。
洪蘭教授:「放對位置,就是天才」,經營校務者應該努力爭取社會資源,提供豐富多元的學習機會給孩子,擴大他們學習面向,支援學習,讓每個孩子進行多元試探與興趣嘗試,建立自信,走出舒適圈,勇敢挑戰人生,成為更好的自己,將所學回饋社會,擴大教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