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分享

成長路醫同行

孩子坐不住 不代表不專心

文/黃瑽寧(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圖/達志影像 (2023/8/21)  

                                                                                                                       國語日報/親子教養

之前我主持《愛+好醫生》節目,有一次出外景時遇到一個可愛的小男孩,他每次寫數學作業,一定要騎獨輪車在家裡客廳繞來繞去;繞完一圈,才坐在書桌前寫一題數學。他的父母在牆上貼滿「專心」的標語,卻阻止不了小男孩這種行為,他說只是坐在書桌前,他反而無法專心。

 類似情形也在教室內發生。幾年前,指尖陀螺風行一時,小學教師深感困擾,因為學生不但下課的時候玩,上課聽講的時候也轉陀螺,連寫作業的時候陀螺還是轉個不停,他們認為玩具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專注力。

大腦運作方式 兒童成人不同

 不過,大家是否探究過,這些看似分心的行為,真的會影響學習嗎?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最近發表一項研究成果,顯示小學中低年級學童的大腦運作方式,其實和成人有很大的不同。

 研究人員找來一組二十三歲的成年人,和一組七歲到九歲的兒童,要求這兩組人觀察蜜蜂、汽車、椅子和樹四種圖片。

 實驗過程中,研究人員在圖片背景加上會移動的小圓點,以干擾受試者的專注力。研究人員也反覆給受試者不同的指令,比如說「現在看圖片,不要管背景」,或者「現在看背景,不要管圖片」,並且以核磁共振技術觀察大人與兒童的大腦活動情形。

 實驗結果顯示,實驗中,成年人的大腦只記憶被要求專注的訊息。相比之下,中低年級兒童的大腦厲害多了,不僅記住被要求「專注」的訊息,也記下了被要求「忽視」的訊息。換句話說,兒童的大腦具有「多工處理」的能力,在記憶主要訊息的同時,還能接收其他訊息。

別用大人思維 解讀兒童世界

 這項研究的結果傳遞了一個重要的訊息:我們不能用大人的思維模式,去解讀孩子的世界。孩子或許沒辦法像成人一樣,上課時挺直腰桿,目不轉睛的看著老師,表現出典型的「專注」樣貌,但他們在東摸西摸的同時,對周遭環境的敏感度與吸收能力,其實遠超出我們的想像。這樣的大腦特質,對孩子在複雜世界中學習和適應,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必須接受: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專注不一定意謂完全聚焦於一個目標,忽略其他所有事物。對兒童來說,一個看似無意義的活動,比如騎獨輪車,或玩指尖陀螺,或許反而能提高他們對主要任務的專注度。

學習遭遇困難 仍要就醫求助

 儘管這項研究幫助我們更深入的理解孩子的學習模式,但如果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仍然要尋求專業的幫助,比如診斷是否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或者是閱讀障礙。

 這項研究也並非鼓勵所有孩子,學習時手上都拿著玩具,更不是建議孩子在充滿3C的世界,邊看電視邊寫作業,這絕對不是個好主意。研究者想強調的,是父母應把每個孩子視為獨一無二的個體,孩子對學習的需求和方式當然也會有所不同。對教育工作者來說,最重要的是觀察和理解學生,並且根據他們的特性和需求,提供最適合他們的學習方式和環境。


小學兄妹「日睡6小時驚人學習」,最快的往往最慢,這5件事才是小學生家長應該要在乎的

彭菊仙》小學兄妹「日睡6小時驚人學習」,最快的往往最慢,這5件事才是小學生家長應該要在乎的-未來Family (cwgv.com.tw) 

如果回到孩子小學階段,我會怎麼重新思考孩子的每日生活行程?什麼才是走過教養之路的我,覺得小學階段最重要的事?       文/ 彭菊仙

最快的往往最慢。
我的孩子都已成年,應該也算是有點資歷的媽媽了。
如果回到孩子小學階段,我會怎麼重新思考孩子的每日生活行程?什麼才是走過教養之路的我,覺得小學階段最重要的事?
首先,我非常感謝自己給了孩子很多時間自我探索,做他們真正想做的事情,以致孩子們很早便開始進入自我摸索、自我認識、自主學習,最重要的是:自我陪伴。


關於課業,我曾寫過一大本書 誰說分數不重要 可見我也絕不是偏廢孩子功課、老神在在的散漫母親。


只是,每個孩子個性不同、潛質不同、興趣不同,一隻在天空展翅飛翔的鳥兒,總不能硬逼著他和頂著武器的犀牛死鬥;一隻慢悠悠、甚至整天不動的烏龜,總不能期望他像土撥鼠一樣拚命快速鑽土。
我家沒有資優,甚至績優都稱不上,我沒生出半個天才,全都是必須「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獲,甚至不一定有收穫」的地才。
但觀察孩子在學習上有沒有困難,適時給予資源、伸出援手,扶他們一把,抵達他們能追求得到的目標,激發他們的潛能,以增加學習上的成就感、自信心與動機,確實是父母親不能推諉的事!
在每個孩子面臨大考的階段,我也絕對會盡力做好這一部分。
畢竟,在孩子並不長的生命經驗值裡,他們很容易就把「分數」當成自己的能力表徵。
分數不好,不只是父母緊張焦慮而已,孩子也是很在乎的。
但重要的是,父母要學著接受孩子原原本本的質地與樣貌,並相信,每個生命都有它成長的速度,更有它存在的價值。
但如果說再來一次小學階段,我覺得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第一,運動。
因為長大之後,運動的習慣很可能會被3C糟蹋,也可能被繁忙的課業耽誤。
特別是,我看到好些三十幾、四十幾歲的青年人,一旦工作之後,因為太累,別說運動,連動都不想動,體魄快速衰敗變形,健康快速走下坡,沒有健康,怎麼把路走穩走遠?因此,運動習慣真的比學習和分數重要得多。

第二,情緒自覺與心理健康、紓壓的能力。
看看這些年,兒少憂鬱、精神產生問題、自殺比例急度攀升,就知道,現在的孩子因為社群媒體、比較、霸凌、排擠、孤獨,且人際普遍疏離,心靈品質是多麼糟糕。
看看如今高中和大專院校輔導室的心理諮商都排滿滿,孩子們還多了一個「心理假」,就知道,功課和心理健康,哪個重要了!
第三,生活能力。時間是有排擠效應的,把所有的時間挪去學習課業,當然就沒有時間好好生活。
但我們父母能照顧孩子到幾時?有一天,父母做不動了,孩子也成了老小孩,還可能賴著我們照顧他們嗎?
第四,食育。
大孩子自住校開始,父母就會多了一個擔心:孩子有沒有好好吃飯?
所謂好好吃飯,就是按時吃飯、懂得六大類營養比例,且能降低被垃圾食物誘惑的可能(同學們天天人手一杯全糖手搖飲,能不被誘惑嗎?)。
知道什麼是健康食物,並且有自覺的選擇健康好食物,這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畢竟,口味、胃口都是從小養成的,三十歲前,身體的新陳代謝快速,還看不出壞食物對健康的殺傷力,但是,四十歲、五十歲之後,已不是看學歷,也不是看經歷,而是看「病歷」了。
誰的身體好,誰才有資格在賽道上繼續奔跑。
第五,擁有一項不是被大人逼著學的「嗜好」,並且擁有充裕的時間與它融合,充分的享受它,讓它相伴孩子一生。
每個人都會有低潮的時候,我們無法相伴孩子一生,但這件讓他們快樂的事情能陪伴他們到老。
孩子的成長真如一株植物,需要時間堆疊,需要經驗累積,需要醞釀反思,植物能呈現跳躍性的成長,多半經過晴雨交替、冷熱刺激。
而孩子能大幅度且深刻的成熟與領悟,也絕對必須在失敗與成功、低潮與高峰不斷交錯的經驗值中才產得出。
真的,最快的往往最慢。
到底是 #壓縮成長 還是 #揠苗助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