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的園地
201的園地
9/12(五)截止收件
113學年度學生才藝展演聯合甄選實施計畫
小一跟幼兒園的節奏不同,爸媽與孩子需要事先調整生活作息配合。此外,替孩子選擇合適的用品也可以參考以下建議:
書包:選用寬大背帶的雙肩書包,書包有硬的內裡層,能讓課本跟作業穩穩站著而不是倒成一片歪七扭八。注意空書包不要過重,書包裝完東西後的總重量不能超過體重一二.五%,也就是一個二十六公斤的孩子書包不能超過三.二五公斤,否則容易造成脊椎側彎或肌肉韌帶拉傷。學校不建議購買拉桿式書包,因為行走時容易絆倒自己或別人造成危險,也不利上下樓梯;老師也不建議買太貴的高價書包,放置物櫃容易刮傷。買對書包很重要、會不會整理書包更重要,書包會太重,大多是孩子還不會判斷需要來調整內容物,把學校全部的課本作業、安親班的一堆評量、文具、水壺、早上沒吃完的三明治全塞在一起所致。因此家長要養成睡前跟孩子一起清點書包的習慣,若孩子容易丟三落四,就貼一張每日需要清單在書包打開的蓋子上。
文具:購買實用為主、趣味為輔的文具用品,跟孩子一起挑鉛筆盒,但不要太豪華、機關太多(比如可變成一台變形金剛);鉛筆不用買太多,用普通鉛筆練習書寫而非自動鉛筆。文具用品上可貼上姓名貼,以防變成文具孤兒。
回家後聊正面話題抒解焦慮
每個孩子面對改變跟適應的能力不同,家長可觀察是否有焦慮反應或者太過散漫的天兵狀態。怕生、較難適應新環境或者沒有上幼兒園的孩子可能會出現分離焦慮,哭哭啼啼掛著鼻涕眼淚上學,家長儘量陪伴上學、明確告知下次見面的時間並依約出現,放學時問一些關於學校的正向問題如:「今天班上有什麼有趣的事情嗎?」跟其他孩子建立友誼,可逐漸抒解分離焦慮。有些孩子緊張肚子痛、受點小傷就跑去保健室找護士阿姨,重點不在吃藥,是希望溫柔的護士阿姨給他們「秀秀」。有些小天兵天性浪漫、容易丟三落四,家長也要用方法耐心引導而非只是責罵,像是時間管理跟自律習慣都得慢慢養成。
有些家長在暑假就急忙送孩子去上小一正音班、先修班,但老師分析,開學後有十週的國語課都在教注音符號,只要學生沒有生理限制(如視力、聽力、注意力問題等),也沒有理解困難,家長陪伴練習、注意進度,上學期結束前幾乎都能夠學會,家長毋須太緊張。另外也要注意課後活動的適應狀況,從中觀察孩子的特質跟能力。
「老師他亂碰我東西啦!」小一老師坦言除了教學,每天花最多時間在「勸架、調解糾紛」。有些家長希望孩子開口就有說英文、背唐詩的能力,老師們反而更重視孩子是否能融入團體,有分享、合作、同理心的「人際力」。現在小朋友的人際能力較低,對環境跟人的感受度也不高,更缺乏照顧自己的基本能力,跌倒了就狠狠怪罪同學跟老師。因此老師希望孩子在家多練習使用抹布、掃把等清潔工具,養成衛生習慣,至少將自己抽屜、置物櫃保持清潔;另外也多創造孩子跟其他人的互動機會,從中學習與人相處的經驗。
重要事情直接跟老師當面溝通
「以前幼兒園老師都稱讚大寶很聰明,為什麼上了小學每天聯絡簿都是紅字?」小一家長常被聯絡簿的滿江紅嚇到。因為小一老師只有「單兵作戰」,除了勸架還要教學、批改作業,無法像幼兒園老師那樣無微不至的看顧孩子,親師溝通模式也需調整。老師給家長以下建議:
1.用開放、信賴的態度跟老師交往,孩子回家哭訴被欺負,先忍住不要馬上出手搭救,而是先請問老師狀況、聽多方說法再決定處理方法。
2.有事請教老師前先看看課表,老師不一定都在教室裡,跟老師交換手機、email或line,保持聯繫管道暢通,有要事不在聯絡簿上打筆仗,用電話講或直接約見面。
3.看到聯絡簿紅字先不驚慌發怒,也許老師在交代事發經過,早已處理完畢。若對老師處理方法有疑義可再次誠意溝通,或透過學校家長會、主任或校長居中協調溝通,而不馬上訴諸民代、媒體或打1999。
4.若老師班級經營需要協助,家長可視情況抽空到校當志工。如說故事的晨光媽媽、教注音的課業指導媽媽、圖書館借還書的書香媽媽、教品德的品德媽媽。
過來人家長小建議
這些要準備:三角鉛筆、防滑書套、飛龍或蜻蜓牌的白色橡皮擦、墊板、布料筆袋、文件夾、姓名貼、304等級餐碗、打電話的零錢跟爸媽的電話號碼。
這些不必買:自動鉛筆、多色一枝會發出喀嚓噪音的色筆、擦不乾淨的造型橡皮擦、可以打彈珠的玩具型鉛筆盒、既貴又重的書包。
開學日提醒:提早進校園,帶相機記錄,留注音文加油小卡在鉛筆袋中,約定放學見面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