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社區生活營成果

 臺南市南區新興國小

療程式小團體諮商活動

壹、       依據: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社區生活營專案辦理。

貳、       目標:

  藉由小團體的學習活動,協助適應障礙或人際關係不佳的學生,由自我關係的認識、探索、了解與接納,進而學習人際互動的技巧,發展出適切的人際互動模式與生活習慣,提升法治觀念、抵抗誘惑、預防犯罪行為,杜絕其接觸違法事物、毒品等危險因子。

參、       辦理單位:

一、指導單位: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

二、主辦單位:臺南市政府教育局、臺南市家庭教育中心

三、承辦單位:臺南市南區新興國小

肆、       實施對象:行為偏差、中輟之虞、中輟復學等需高關懷學生。

伍、  實施期程:

        第1期自3月1日起至6月30日止,共9週;第2期自9月1日起至11月30日

        止,共9週,合計18週,每週進行1次,共18次,每次2小時

陸、  活動地點:南區新興國小團輔室

柒、  實施內容及方式

以小團體方式進行,由一位leader(具心理師證照—諮商/臨床心理師)、及一位co-leader帶領6-10位學生進行(需至少6人以上)。

捌、  課程內容:(請講師提供)

玖、  師資來源:由葉邦彥擔任leader,邱似齡擔任co-leader。(師資簡歷後附)

壹拾、    經費來源:由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緩起訴處分金社區生活營經費及市府自籌款項下補助。

壹拾壹、       經費預估:詳經費概算表(如附件)。

壹拾貳、       預期成效:

(ㄧ)融入法治教育、性別平等、家庭暴力防治、反毒、反性霸凌、自我保

      護、反賄選及網路成癮防制等宣導,提升法治觀念、抵抗誘惑、預防犯

      罪行為,杜絕其接觸違法事物、毒品等危險因子。

(二)藉由小團體的活動認識自我、了解自我,學習人際溝通的技巧、解決因

      人際關係引起的困擾或衝突的方法,進而正向面對、肯定自己及週遭人

      事物。

(三)藉由親職教育活動提升家長的親職技巧,促進親子情感、增強家庭功能


臺南市南區新興國小

個別諮商輔導活動

壹、 依據: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社區生活營專案辦理。

貳、 目標:

        一、有效利用校外資源彌補學校輔導人力之不足。

        二、對嚴重適應障礙或有犯罪傾向之學生,給予立即、專業之個別諮商,以防微杜漸。

    三、加強行為低成就學生之學習生活、課業輔導,提高正向思考力,反毒拒毒及預防藥物濫用,增進其社會適應能力與法治觀念。

參、 辦理單位:

一、指導單位: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

二、主辦單位:臺南市政府教育局、臺南市家庭教育中心

三、承辦單位:臺南市南區新興國小

肆、 實施對象:

一、嚴重心理障礙需要特別諮商輔導的學生。

二、遭遇重大事故亟需心靈重建與輔導的學生。

三、中輟復學需要特別輔導之學生、時輟時學及中輟邊緣學生。

伍、 實施期程:第1期自112年3月1日起至6月30日止,共8週;第2期自112年9月1日起至11月30日止,共8週,合計16週,每週3小時

陸、 活動地點:本校個別諮商室。

柒、 實施內容及方式:

         一、聘請相關專業人員(如心理諮商師、社工師),需有專業執照,定期駐校,安排有諮商需求之學生進行個別諮商,每一諮商時程約4-6次。

         二、諮商完畢請填寫個案紀錄表。

捌、 師資來源:聘請葉邦彥心理師駐校諮商。(師資簡歷後附)

玖、 經費來源:由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緩起訴處分金社區生活營經費及市府自籌款項下補助。

壹拾、 經費預估:詳經費概算表(如附件)。

壹拾壹、 預期成效:

      一、引進社會資源進入校園,協助學校有效進行輔導工作。

      二、使遭遇重大事故的學生能得到適當的輔導,進行心理重建。

      三、使個案能得到良好的輔導,減少青少年犯罪與校園暴力行為,培養法治觀念、反毒反賄、能拒絕誘惑,防止各種負向觀念與行為之滋長。

      四、促進家長認識親職責任、有效安排家庭生活、建立健康的親子關係,提升家庭功能。


歷年社區生活營成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