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鹿團的新鹿目前正在中橫行,讓大家跟我們一起來追鹿吧⋯⋯
謝謝北一的前輩幫忙留下的紀錄,我將他放在這給之後的伙伴們能知道這些典故。
Totoro 轉述
我想回顧還原一下歷史由來(或許若能由第一屆的人來說明更適合),如果2012年有參與合歡山場勘,聽過太平洋對清境開發與合歡山導覽的人應該都印象深刻,還有2013年內政部公布清境完全合法的民宿僅4家,我想種種原因,也是在一開始沒有選擇入宿清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使當年場勘,我們住的不外是合歡山莊,或是比清境更低的春陽部落之山居。時空背景的不同,考量不同,決定與行程當然也有所差異。
看9鹿上清境,好像第一天原本比較會出現的高山反應都因為提早適應而沒有耳聞,這也是件好事。
活動能承先啟後,繼往開來,每一屆有每一屆獨特的回憶,都是很棒的!
110年寒假小旅行心得 冰山
同禮部落,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雖說自古以來,此地資源匱乏、交通不便又斷水斷電,但在這裡,卻有一群太魯閣族人世世代代居住於此,守護著屬於祖先們的神聖土地。
歷經六個多小時的長途跋涉,在山間小徑中繞來鑽去,才能到達這位居深山的隱密部落。爐煙裊裊,連綿的山巒在雲海中若隱若現,宜人景致盡收眼底,實在是遠離都市喧囂的好去處。但當我第一眼看到民宿竹屋的「簡約」設計,心中就不禁冒出一個大問號:面對如此艱困的生活環境與惡劣居住條件,究竟是什麼讓這些太魯閣族人願意長居於此?
在山上,除了沒有自來水公司去幫他們接水管,也沒有電力供給,手機訊號更是免談......。為了克服沒水沒電的窘境,自己搬管子上去,自上游引溪水來用(在你我的觀念中,不關水龍頭是浪費水資源的不當行為,但在部落裡,關上水龍頭可能造成水管破裂或分離。到山上接水管絕對不是件容易事啊);電力方面則以太陽能板發電做為替代。
此行也讓我們認識並體驗了太魯閣族的傳統文化習俗。首先介紹口簧琴的歷史、用途及如何演奏。講師解說道,過去的傳統太魯閣人會用口簧琴彈奏各種古調來抒發情感,亦是打獵和戰爭期間的重要溝通工具,以前的男生會對心儀的女生吹口簧琴,再送給她,若往後有幸成為戀人,口簧琴對他們還是個別具意義的定情物呢!民宿女主人也教我們製作傳統的竹筒飯,順便當作我們隔天下山途中的行動糧。她說,由於竹筒內部的薄膜是竹筒飯的成敗關鍵,故採用生長約一年的桂竹效果最佳,再加上圓糯米天然的清香,讓蒸煮後的香氣在舌尖縈繞,久久徘徊不散。
好客友善的主人一家還特地為我們準備營火晚會的表演節目,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橋段,是Yaya阿嬤的歷史分享,她提到過去因日本人統治的緣故,祖先們被迫強制遷居山下,文化上亦受到制約、壓迫,因此,昔日的宗教觀念與各式祭典活動,已大幅的變動。聽到這裡,令人不禁為他們的處境感到痛心(後來查了一下資料,好像是因為日本總督佐久間佐馬太實施五年理番計畫,為有效控制太魯閣地區龐大的自然資源,引發太魯閣戰爭,日本政府得勝後實行「集團移駐」政策。另外,口簧琴相關技藝也因該計畫而失傳)。
最令我佩服的部分,莫過是他們堅持要死守在生活如此嚴苛的山上,因為他們只要一離開那裡,林務局就會將這片土地強制徵收。他們為了歷史、為了傳統文化、為了守護屬於祖靈的神聖家園,而選擇留下,這般堅忍不拔的毅力絕非一般人能擁有的啊!旅行,都會有終點,但在旅途中的人與事,以及那些美好的記憶和體悟都將留下。同理部落巡禮雖告一段落,但他們簡樸且不屈不撓的精神,將深深雋刻在我心中。
感謝粉鳥、夏堇、腹斑蛙、風雲、青帶鳳蝶等導引員為了我們犧牲假日,特別是總召小草,事前聯絡及周全的籌備工作,讓這次小旅行順利、平安的落幕。
九鹿中橫1/24-1/30
中橫心得 Day 1
昨天準備要出發時我的背包過重,所以我把拖鞋、雨傘都拿出來,因為還沒裝水就已經8.1kg,所以我把糖果都放到外套裡再把不要的東西拿出來才變7.5kg,跟大家告別後,我們坐了3小時車去埔里,中間因為太無聊,所以路上我們都在玩大老二!下車後發完錢我們因為想省錢,所以去全家買午餐只花了$83晚餐又花了$80,買完後又坐了1小時去住的地方放完行李就出發到清境餵羊,玩的很開心!晚上住在楓葉山莊,廁所很乾淨還有浴缸!希望明天不要很累
中橫心得 Day 2
今天我們6:30起床整理20 分鐘 7:10分我們整理完之後,看還有剩時間我們就玩了一下再去吃飯,吃完後我們坐著小巴去鳶峰,司機一路介紹了合歡山的人文生態跟歷史,下車後我們講完敬山詞就從鳶峰走到昆陽,再走到武陵,因為一路都是上坡,走得很累我們就拉著鬼針草邊走邊說有沒有好心人要載我們⋯還真的有人要載我們但被鬼針草趕走了!
去松雪樓的路上看到好多雪、冰、冰柱,一路玩雪,因為有雪的關係一下就到松雪樓了,到房間我們開始期待去外面玩雪,因為來的時候都是大太陽,所以應該不會下雪,結果居然下雪了!!但是紫斑蝶說要寫完日記才能去玩雪所以我們就趕快寫完日記去玩雪,希望明天還能有雪!
中橫心得Day 3
今天我們從松雪樓出來後,講完敬山詞後準備繼續前行,路上有好多雪!我就拿我的杯子來裝,裝滿後把雪潑在導引員身上,轉眼就到小風口了!吃完午餐因為馬鈴薯不舒服所以我們就趕去觀雲山莊,走了1個半小到2小時,沒想到要到觀雲山莊還要走一段上坡...超累的我們一到就開始收操,放好行李後就聞到很臭的腳臭味,所以我們就趕快去洗澡,希望明天太陽小一點因為真的很熱...
中橫心得 Day 4
我覺得今天最有趣的事就是休息時可以玩牌因為大老二很好玩!
今天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就是晚上有看到稀有的貓頭鷹!有個人等了9年才看到今天那個貓 頭鷹希望他可以平安長大!!
我們很感謝招潮蟹!因為我們想要嚇紫斑蝶而他幫我們保密,但是紫斑蝶很早就睡了…所以沒成功
到何家果園沿路看到很多垃圾,可惜無法停下來撿垃圾
路上還有人跟我們說加油,那時我覺得很驚訝!因為大部分看到的車都是呼嘯而過,很難得遇到幫我們加油的!
中橫心得 Day 5
我們在路上用對講機變換不同頻道來玩,因為不想讓男生聽到
沿路還有人一直搗蛋,招潮蟹讓我們換到他前面這樣就不會影響到我們,感謝招潮蟹!
這天看到好多烏鴉、小鳥還有沿途的櫻花,感覺這裡生態很豐富,有空可以在這裡玩或看風景
中橫心得 Day 6
去白楊步道非常好玩,因為可以看到猴群!
路上印象最深的是中午本來要吃泡飯,但是在往西寶國小的路上有一家小吃店,店家說西寶國小不能上去,後來我們就改成吃那家店當午餐!而且東西好吃
沿途看到很多生物例如白楊步道的猴子,還可能會有羊出現,希望這樣美麗的環境可以一直保持下去
中橫心得 Day 7
路上遇到了道路管制,要通過等了半小時,才能通過
到了太魯閣感覺感覺很開心!終於走完了!
在往太魯閣的路上經過了一條河流,水非常清澈,覺得這裡的環境太美麗了!希望可以一直都這麼的美麗!
腹斑蛙入團儀式跟我們說話都要蹲下很像求婚一樣,感覺真是太有趣了!
感謝紫斑蝶、鬼針草、招潮蟹這些天的陪伴跟照顧,感謝九鹿的同伴陪伴我一起堅持下去完成了這趟旅程!
2021年1月27日今年的寒假小旅行我們到花蓮太魯閣大同大禮部落拜訪太魯閣族的原住民!!聽哥哥(蛇雕)說這趟旅程非常的辛苦,所以原本我有點不想去,但是想到可以跟好朋友無尾熊,花栗鼠及滿天星一起體驗截然不同的生活,想了想又覺得很難得!
上山的路上一開始高低起伏並不是很好走,陡上的路途結束後,終於平坦一些,但路很平卻很長,要走非常久,在山下時帶領我們的亞伯說很快就到了,『轉個彎就到了』,然後我們就走了六個小時的轉個彎就到了!!!
經過數不清個彎以後,我們終於抵達部落,到了山上他們的生活非常的簡單,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所有日常用品也都要是自己背上山,聽Yaya阿嬤說她每個星期都會背四十到五十公斤的物資上山,非常的辛苦, Yaya阿嬤堅持上山是因為那是她的故鄉,而且如果沒有人上山,山上的土地就會被政府收走,變成觀光地。
大同大禮部落並沒有像我們居住的都市提供水電,在那裡需要用太陽能來發電,但是太陽能板受天氣因素的影響很大,如果天氣不好就會沒有電可以使用,我們就遇上天氣不好,當天電力不夠使用我們就用粉鳥的手電筒照明,並烤火取暖。水則是由族人自己到山上接水管,為了避免結冰,水管爆裂等問題無法使用,在山上不能關水一定要讓水一直流,所以最特別的是在那裡上完廁所不用沖水…….
在山上並沒有方便的便利商店,所以他們以打獵為主要生活方式,並種植小米、刺五加、韭菜、天山雪蓮、馬告、川七、金線蓮(蘭花)、陸橋、紅蘿菠/白蘿菠、橘子、番石榴、串珠(亦已)、硝南木等植物來應付生活所需,無論吃的用的,甚至到應付各種狀況的藥.....
這趟旅行我們也了解到他們的文化,這次我們認識到口簧琴及頸鍊,口簧琴對原住民來說很重要,除了是樂器可以歌舞同歡之外,口簧琴還可以表達語言,愛情在日治時期甚至用來溝通。頸鍊是用亦已做的, 亦已是一種非常硬的果實,做成頸鍊是要保護脖子的,因為在以前傳統原住民社會裡會出草(獵人頭),所以他們需要保護脖子!!
在這個路程中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第三天,因為當天早上我們四點摸黑起床去看日出, 因為天氣候狀況不佳沒有看到日出,但是下山的時候非常驚險刺激,因為全部都是爛泥巴所以腳下非常的滑!我和無尾熊,花栗鼠及滿天星四個一路上從尖叫變成大笑,簡直比遊樂園的設施還刺激, 等我們到平路時,在山下的人說他們一直聽到我們四個的叫聲簡直響徹雲霄啊!
在這次過程中,我深刻了解他們的生活還有文化,我覺得很值得嘗試,去體驗他們在山上自給自足的生活和他們如何面對遇到的困難。在這麼文明的時代,他們為了保留傳統文化,所以選擇在山上過著簡樸的生活,讓我非常的敬佩。
荒野北一老鹿旅行心得-獅子王
我們到台北車站集合,短短兩小時的車程,就從台北到花蓮,我們搭上遊覽車前去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到了那兒,導覽員熱心的迎接我們,但天氣總是不配合,下午開始下起細細毛雨,我開始擔心明天的行程。我們全副武裝的開始進行定向遊戲,在遊戲過程中,解說員給了一張地圖,一個指北針,要你找到地圖上的那個點,首先你要利用指北針找到北方,地圖的北方和指北針的北方重疊,指北針的中心放在你的所在位置,轉到你要去的方向,就是你的目標了,最後我們錯了一個,我在這個遊戲中學到團隊合作,互助學習。
隔天,我們去拜訪同禮部落,因為車子無法開上去,所以只能徒步上山,上山的路很長,大約10公里,一直往上爬,大家的哀號聲不斷,當我走到同禮部落時,我覺得沒有很累,因為沒有高山反應。為了工作和讀書,部落裡大部分的人都因交通不便搬到山下去了,目前部落僅剩下一些捨不得離開堅持住在祖先原始土地上的長者,他們不嫌麻煩不怕辛苦,能繼續住在山上真的很令我佩服。上山的途中,我還有看到對面的山頭上被挖了一個大洞,那是亞泥公司為了賺錢破壞山林的結果,幾千年的所形成的山林,在短短幾年內,就被破壞殆盡,這才是我們最大的損失。
晚上我們認識了口簧琴,看演奏時感覺很簡單,但實際操作時,卻沒有一個人能演奏得出來,聲音聽起來很特別。據說在日治時期,原住民還能用它來對話,但最後卻因為戰爭被日本人禁止,所以最後幾乎失傳。
第三天,我們很早起床,帶著疲憊的身軀,爬上泥濘又陡峭的立霧山步道看日出,過程中因為地上泥濘,寸步難行,很多人都滑倒,哀嚎聲此起彼落,到山頂時,都快看不出來鞋子是什麼顏色了,走了一個半小時,但最後沒看到日出有意點失望。
晚上,營火晚會,大家一起大合唱,還有獨唱,腹斑蛙和小草也有上台表演,Yaya阿嬤也跟我們說了有很多原住民辛苦的歷史,但他們還是堅持在最原始的土地上生活,用最原始的方式住了下來,這種堅持的精神,讓我動容。
最後一天,我們要離開部落下山了,大家都依依不捨的告別山裡的夥伴。下山的路比上山更陡峭,沿途中我們走過一個快塌掉的橋,已經傾斜了,欄杆都掉了,一次只有一人可以通過。到了山下我們重新整理服裝儀容,準備入團儀典。
這次的老鹿旅行讓我知道我的生活已多麼的富裕,我要好好珍惜。謝謝這次旅行陪伴我的導引員,還有奔鹿團一起旅行的小鹿,最後感謝那些跟我們說故事,每天都微笑對著我們的原住民好朋友。
經過了很多次很多次的團練
經過了很多次很多次裝備的調整
也經過很多次很多次的準備
我們終於踏上中橫⋯⋯— 與陳新平。
一到轉運站
見到了一同要去的朋友
非常的興奮
與家人道別後
我們就踏上了七天的旅程
清境的綿羊和草皮讓我們有放鬆愉快的第一天
接下來的五天
松雪樓、觀雲山莊、何家果園、慈惠堂和天主堂
一樣的走走走
一樣的吃吃喝喝
但每天都有不同的風景
每天都很好玩
每天都很累
我會記得這一路上走過的路、說過的話、看見的景色
還有不見的錢包和手套
我寫了七天的日記也不見了
這幾天
雖然我都是走在最後
走的很厭世
不過終於走完了
我會記得2021年暑假紫斑蝶、鬼針草、招潮蟹帶著我們九鹿渡過的這難忘的七天
這個寒假過得很快就過了一半了
一放假我們就出發往中橫的健行
第二天開始走時我們像郊遊一樣開開心心
的走了好幾個小時
第一天松雪樓吃的很不錯
馬上補回我的能量
第二天還是繼續走
不知道走了多久
一直走了五天
我們終於走到太魯閣
這幾天的心得就是很累很好玩很難忘
笑著、唱著、叫著、哭著
終於完成了2021年的第一個旅程
以後我不知道還會來中橫幾次
但經過的每個地方我都會記得
謝謝這幾天陪著我的人
110.10荒野北一團集會-觀新藻礁
疫情後好不容易的團集會,為了減少人員群聚,以家庭為單位分二天進行實體探索。再於缐上團集會辦理缐上分享及講座。
謝謝每一位北一團工作人員及總招的辛苦籌備,桃園分會的解說和帶領,在點點星光的夜晚感受藻礁生態豐富多彩,二十年才能生長一公分,紅灰不起眼的藻礁是沿海生物的育嬰房,更是它們賴以維生的居所,感謝天地萬物讓我們有滿滿的收穫和感動,更學會珍惜和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