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職業介紹
編輯:陳品潔
編輯:陳品潔
每個職業的背後,都藏著一段努力與堅持的故事。他們或許是默默付出的英雄,也或許是技藝高超的專業人士,無論身在哪個行業,都為家庭付出了重要的一份力。本刊藉由讓同學們介紹自己家中長輩的職業,一起認識那些看似平凡卻充滿意義的工作人生。也希望藉由本單元,可幫助同學們在明年要各奔前程時,能掌握更明確的方向,勇往向前。
賴宜萱:
我的父母都是護理師,負責的東西截然不同,卻又很相似。一個主要照護小嬰兒、一個照護成年人。媽媽照顧的小孩大多都是「巴掌仙子」。顧名思義,只有巴掌大的小嬰兒。有的孩子腳掌約等於成人的大拇指第一指節,手臂只有小指頭那麼大。很脆弱,卻也讓我看到生命的頑強。
爸爸照顧的病人大多是急重症,能想像一個與我們差不多大,十三四歲的孩子,需要依靠體外循環吊著命嗎? 血順著管子流到葉克膜的機器裡打氧,再輸回身體裡才能維持他的性命。
他們照顧的病人有一個共同點。身上都插著數不清的各種管子。他們的病人辛苦地活著,他們辛苦的照顧病人們,三班制,沒有固定假日的工作,一做就是十幾年,我想這也算護理、醫師是高危工作的原因吧。
但我完全沒有想過要走護理這條路,因為真的太累了。三班倒+可怕的病護比讓我不敢恭維
陳品潔:
我的爸爸是一名警察。小的時候爸爸在派出所值勤,總是有辦不完的案件,當我們睡著後,他才會回家。儘管如此,我還是為我父親感到驕傲。父親工作雖忙碌,可是我們的成長,他皆有參與,忙碌的同時依舊顧家。現在爸爸在市府值勤,雖然偶爾有大夜班,但至少不再讓爸爸太勞累了。
我的媽媽是一名護理師。在我的眼裡,媽媽很偉大。每當家裡有誰哪裡不舒服,媽媽總會想出相對應的處理方式,很快不舒服就遠離我們了。不過媽媽很忙,平常上班要面對成千上萬的負能量,打針、換藥等等,媽媽,真的辛苦了。
邱于恩:
我阿公阿嬤現在是自己開油漆公司的,阿公說原本是要去當中醫的,但太年輕怕沒有人信,所以他就不想再做了,他也做過消防員,所以有節日的話消防局就會出去吃飯,而阿嬤曾經當過會計,但不知道為甚麼不做了,所以就自己開油漆店,現在阿嬤過得很悠閒,每天在樓上躺著,現在生意也不錯還開到桃園分店。
陳泠聿:
我爸爸是資訊方面的顧問,常常要到處去當講師。很辛苦:P
林佳蓁:
我的爸爸是名五金送貨司機,這個工作需要一定的體力,因為有時候需要搬運一定重量貨物,所以有時爸爸都會腰酸背痛。另外還要會開貨車,甚至還需要一點溝通技巧,這樣才能跟客戶溝通。
我媽媽是名作業員。作業員的類型有很多,例如:倉儲、電子等等。而我媽媽是屬於工廠作業員,當名作業員需要有些條件,像是耐心與細心、團隊合作能力、環境適應力等,同時這工作環境噪音大,有時還會有割傷、手部傷害等職業傷害風險。
謝忻妤:
我的姐姐是上班族,平常在用電腦畫工程圖,需要利用空間方向的思考,這是一個很費腦力的工作,也需要好的繪製能力.。
曾憶萱:
我爸媽是一起工作的,他們做的是模具零件,因為是我爸自己開的公司,所以時間很自由,我姑姑是會計,很常加班加到很晚。
陳思怡:
我媽媽的職業是作業員,專門在做手工的。我覺得媽媽很辛苦,手上還有很多繭。
我爸爸的職業是當水果店的店員,爸爸的店裡有許多狗,我放學很喜歡去那裏。
林智勇:
我爸說他不愛讀書 ,所以目前他好像在菜市場工作(我不知道 他基本上沒什麼時間讓我問) 我媽常要在越南和台灣往返,有幫友人準備行李,也有送貨的 :3
孫以萱:
我爸爸是廚師,他的工作日不固定,可能 一個月只要去十幾天。通常上班時間是從早上九點到晚上九點。他在公司是負責做甜品跟上菜的,偶爾會帶一些吃的回來,看他每次回家都很累的樣子,廚師這行業應該不好做吧~
我媽媽是組裝作業員,她告訴我這個工作很辛苦,都要用手轉電纜固定頭,有的時候很難轉,就要用力一點,有時候還會長水泡,看著就痛。上班時間是早上八點到下午五點半,如果加班就是到八點半了,回到家就會很晚。
黃尚庠:
我爸是油漆老闆,每天早上6:30分就出門,趕工作的話5點多就要出門了,雖然很累,但薪水可不少呢!
我媽則是作濾水器的,每一到兩個月就會回台南工作一次,薪水一樣很高呢!
賴正翰:
爸爸的職業是裝潢。這個工作應該很累,但相對的薪水也蠻多的,只是每天早上六點半就要起床了,真辛苦。
哥哥的職業是美髮師,他高中就讀美容系,他對這一方面有興趣,但他的薪水不穩定,要看有幾個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