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site
Embedded Files
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關於海星
建校歷程
校名校徽校址
敬天愛人 校訓
校歌
聖吳甦樂女修會發展史
修會教育理念
歷任校長
校史
辦學績效
105學年度
106學年度
107學年度
108學年度
109學年度
110學年度
111學年度
112學年度
113學年度
海星中學首頁
關於海星
建校歷程
校名校徽校址
敬天愛人 校訓
校歌
聖吳甦樂女修會發展史
修會教育理念
歷任校長
校史
辦學績效
105學年度
106學年度
107學年度
108學年度
109學年度
110學年度
111學年度
112學年度
113學年度
海星中學首頁
More
關於海星
建校歷程
校名校徽校址
敬天愛人 校訓
校歌
聖吳甦樂女修會發展史
修會教育理念
歷任校長
校史
辦學績效
105學年度
106學年度
107學年度
108學年度
109學年度
110學年度
111學年度
112學年度
113學年度
海星中學首頁
聖吳甦樂女修會發展史
安琪,Angela Mereci (1474~1540) 生於義大利北部岱森農市(Desenzano)一農家。
十六.七歲時父母雙亡,寄居沙羅(Salo)舅舅家。為能有更多機會參加彌撒、辦告解、領聖體,她加入了方濟第三會,並從聖方濟身上學得喜樂、單純、謙虛心靈自由及尊重他人的人格。
她參加方濟第三會的工作,幫助許多貧病者。
約四十歲時,被派到碧夏市(Brescia)去安慰一位剛喪夫的寡婦,從此就在碧夏市住下來。她屢次去朝聖以汲取力量與靈感。
在1535年,當她大約六十歲時,結合社會賢達貴婦,創立一在俗團體Company of St. Ursula。培育有志少女,以聖化自己,聖化家庭,轉移社會風氣為己任。 這在俗團體於十六、七世紀以法國為基地,迅速傳佈歐洲各國,並發展為聖吳甦樂修會 (Company of St. Ursula),專致於教育青少年及兒童的工作。
聖安琪留下遺作三篇;會規、勸言、遺訓,共兩萬餘字。
聖吳甦樂會的教育精神即源自於此。 後來延續著少女安琪的精神,使修會的精神持續到今天。安琪死後,後來加入聖吳甦樂修會的女孩們開始到世界各地尋找土地,興辦學校。這些土地除了富有的國家外,不外乎窮困的地方。就如同我們身處的地方「海星中學」便是聖吳甦樂修會在台灣所創辦的第一所教會學校,此外還有海星國小、幼兒園、高雄文藻外語大學等。
我們的制服雖與外國學校的制服不大相同,但都有相同的校徽。校徽以七顆星和”Serviam”(意為「服務」)除了是修會的宗旨外,它更是師長們對學子們的殷切期望---希望每個海星的學子們,將來也能「以出世之心,做入世精神。」
海星中學如此融洽且開放的校園特質,適合學生們多元性的發展,因此,學校希能給予每一個經過海星的孩子良好的教育,並提供適其發展人文天性的特質。
目前全世界有300多所“URSULINE”大小學校—台灣有文藻外語大學、海星高中、海星國中、海星小學、海星幼兒園 。
Report abuse
Page details
Page updated
Report ab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