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支援小組專責策劃及統籌各項資源的調配,以支援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使學生得到最適切的照顧。小組從以下各個項目,開展對學生的支援工作。
駐校教育心理學家李芷玲小姐為懷疑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進行評估,或提供轉介服務,給予老師及家長專業的意見,能更有效地支援有需要的學生。
陳嘉怡姑娘(仁健醫療有限公司)為本校學生提供
校本言語治療服務,會按學生的需要,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個別或小組的語言訓練,加強言語表達的能力。
老師是學生的同行者,關注學生的社交、行為、情緒、自理或學習等各方面的情況,給予適時的指導、關顧和鼓勵。
中、英、數三科均有分層課業,作為有特別學習需要學生的調適項目。評估方面,老師亦會與教育心理學家商討,定出考試調適名單及調適內容或形式,以配合學生的學習需要及提升學習信心。
為學生提供不同形式的小組訓練,如﹕小肌肉訓練、社交、情緒、專注力、讀寫訓練、自理等小組。
為配合學生的學習差異及學習需要,本校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中或英兩科抽離教學模式,以提昇學生的學習效能,促進學生的學習技巧,並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
本校靈活運用政府撥款,調配人力資源及增加硬件配套。針對學生的學習需要,設計校本中文課程,採用融合及抽離兩種上課模式。另外,亦透過不同模式的中文延展學習活動,鞏固非華語學童中文知識及提升學習中文的興趣,當中包括: 課後中文學習鞏固課程、中華文化活動班、中文閲讀故事班和中華玩具體驗活動等等。而2020-2021的支援措施請瀏覽學校網頁中的「非華語學生中文學習支援」( Non-Chinese Students Chinese Learning Assistance)專頁。
小一科任老師觀察小一生的學習及行為表現,識別有學習困難的學生,安排教育心理學家按個別學生的情況提供諮商或評估,以便提供校本支援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