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林國小創建於西元1895年,為「全臺首學」。學校內,除了保有獨冠全國的悠久校史、文物及典籍外,更有兩棟見證國民教育發展歷程的古蹟建築。其中,串聯士林街區情感與國民教育推手的歷史建築—士林公會堂,在士林國小親師生及地方民眾的殷殷期盼下,其修復及再利用工程終於在113年12月2日舉行開工動土典禮,開始為期720個日曆天的工期,預計於115年底完工,風華再現。
開工典禮由士林國小吳明郁校長擔任主典,期許未來工程完工後能重現96年前的建築風貌,並結合友善共學計畫成為士林遊學學習中心,將近年來校藏130年的史蹟、古物數位化搬入,促進社區在地情誼的串聯;公會堂修復後將提供全校師生及社區民眾一個優質且具有歷史價值的藝文活動空間。典禮在各界貴賓陪典下,共同為士林國小-原士林公會堂歷史建築修復及再利用工程祈求工程圓滿進行,師生能放心如常的學習,施工人員及機械運作一切平安順利。
本次修復再利用工程,除回復原建築的風貌、功能外,也將藉由空間的多樣性設計,提供更多元的學習環境。其中的閱覽室空間,將回復近百年前的書香傳薪功能,做為展出全國第一所創建的國民小學-士林國小創校130年的數位校史;而原本的集會堂將做為會議廳,活動場將做為藝文展覽堂,供各式藝文活動展演。讓士林公會堂不再是以往只有議事、集會、辦喜事或是短暫學習的課室,而是擁有現代化多功能的數位學習與社區友好的分享空間。
【工程大事紀】
【專訪照片】
【郭石吉會長專訪】
【北投國民黨部專訪】
【施玉鳳女士專訪】
【施孫慶施習賢先生專訪】
【曹永洋老師專訪】
【車寄解體調查及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