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裡介紹許多古早味童玩,有別於現代玩具的趣味化,藉由體驗引導學童思考童玩文化與過去生活的關係,師生共同編織童玩回憶錄,保有學童好奇與探究學習動機,繼續發現臺灣本土的美好與奇妙。
小小解說員
臺南市不惟是台灣的文化首都,也是自然資源富饒之地,具有豐富的環境生態及人文歷史景點,將這些特色透過學校教師的引導,學生的深入了解與學習,轉化為運用本土、國際語言解說的能力。透過細膩觀察、深入瞭解與解說服務,豐富孩子的學習層面,亦涵養了對家鄉的認識與疼惜情懷,此正是推動本土教育的最重要意義。新進國小在校本課程也安排小小解說員的活動,讓小朋友能透過解說更加了解,自己的學校社區以及自己所居住的這片土地。
融入課程計劃
年畫創作「語」發表
在校本課程中我們結合藝文課程、語文課程,讓學生為自己設計、創作的年畫與紅包袋有個發表會,選定過年前的好日子,邀請社區鄰居、家長、志工到校,讓學生發表作品的創作理念、巧思,也讓大家體驗客製化的版印年畫創作。
數位說故事
說故事可以增強寫作的力量,也可以讓創作的歷程延續,讓內容更加精煉。而在數位工具的幫助之下,個人的表達能力和創造力都有所增長,透過科技媒體的幫助下,每個孩子都會是一名出色的數位說故事家。此外,數位說故事也可以鼓勵學子去培養應用個人的多元識讀能力、藝術技能、和批判能力,向更多人表達個人所關心的事件。所以,本團隊相信數位說故事與創意作文教學的結合能激盪出更多火花,讓學生在說故事中學習、在趣味中成長。讓我們看影片去
校本發展-繪本
繪本內容以童玩為主題,包含跳格子、彈珠、橡皮圈、陀螺、竹蜻蜓、毽子、沙包、紙娃娃等,題材以連結上一代與下一代情感交流的童玩遊戲為主軸,在內容架構的舖陳,故意留有文字的空白,只呈現圖片,是為了提供親子(親師)共讀引導或閱讀者另一種可以想像或說故事的空間,值得一看。
教室情境佈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