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少儿练武术是否会影响身体生长及体形?
答:不会.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疑问,是看到有些专业运动员个子偏矮、腿形不直.这其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武术教练对运动员的身高选材标准;二是由于运动员大负荷的运动量和不正确的武术基础练习造成的局部肌体劳损.所以,家长在为孩子选择武术学校的时候,切记不可盲目地投师.正规的专业武术教练是应该具备丰富的武术理论经验及科学的训练技术方法,经过系统地讲解和演练,将一系列合乎运动生理学的武术技术传授给学员.通过循序渐进的锻炼,可以促进少儿的骨骼生长及体能的增强,同时可以塑造孩子的外在气质美,这些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2 武术运动员应具有哪些性格品质?
1)表现在学习、训练方面:热爱武术运动,严于律已、学习认真、训练刻苦、充满自信、勇于进取.
(2)表现在理智方面:有强烈的求知欲,勇于探索、善于观察、富于想象、能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表现在情绪方面:心胸开阔、沉着冷静、自我控制力强.
(4)表现在意志方面:具有自觉性、独立性、坚定性、坚韧性、纪律性以及勇敢、果断性等品质.
(5)表现在气质方面:气宇轩昂、精神抖擞、重德重礼、乐于助人.
3 练武术有什么好处?
答:从社会意义来说是对中华古老文化的传承.
从自身利益来说主要有两点:一是可以提高素质、健体防身.系统地进行武术训练,对人体速度、力量、灵巧、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要求较高,人体各部位"一动无有不动",使人的身心都得到全面锻炼.实践证明,对外能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对内能理脏腑、通经脉、调精神.同时,武术套路运动和搏击运动,都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通过锻炼可以提高克敌制胜的防身自卫的能力.二是锻炼意志、培养品德.练武对意志品质考验是多向的.练习基本功要克服疼痛关,磨练"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常年有恒、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套路练习要克服枯燥关,培养刻苦耐劳、永不自满的品质.遇到困难要克服消极逃避关,锻炼勇敢无畏、坚韧不屈的战斗意志.同时"教武育人"贯彻在武术练习全过程,培养讲礼守信、尊师爱友、不凌弱逞强等品质。
4 有的孩子本来就很调皮、爱惹事,如果练武术了是否会更难管了?
答:这种顾虑是不必有的,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当然表现在个别孩子身上就愈发突出.之所以认为比较难管,主要是由于他们的自我约束力差、自我表现能力强,或者是其他客观环境影响的.武术是一种动静结合的运动,动的一面是适合他们个性发挥的,如果加以兴趣引导,他们的可塑性是非常大的.由于武术内外兼修的魅力,对于培养和塑造孩子的优良品质是非常有益的
.
5 练武术是不是很辛苦,能承受的了吗?
答:武术是一种体育项目,它的核心实质是它所具有的健身性、技击性、艺术性三位一体的综合特质.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与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它的身形招法明显区别于使人致伤致残的实用技击技术.
从运动员身体的承受力来讲,是合乎人体运动生理特点的.合理限度内的辛苦是存在的,但这是有益的,对于个人意志品质的提高及肌体素质的增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业余运动员的训练强度和运动量同专业运动员比较也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减弱,因此身体的承受能力是不存在问题的.
从意识的承受力来看,首先是要从教练员做起,营造一个愉快、和谐的氛围.培训学员对武术的高度兴趣,让他们以向往的心情力求支研究它、领会它、掌握它.在这种状态的引导下,使武术训练成为一种需求,并能从中体会到快乐.这也有助于调节身体方面的承受力.
6 在少儿训练的过程中,家长需要做怎样的配合
1)在初期,应先将孩子的个人特点、性格、身体状况等综合情况向教练员提供.
(2)监督、协助孩子完成家庭作业.
(3)针对孩子的课后训练情况、情绪及时同教练员沟通.
(4)管理好日常生活,特别是训练前后的饮食、起居安排.
(5)经常性的了解孩子的训练情况,不应以急于完成的心态去要求、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6)了解孩子课后的心理活动.特别是在训练低潮期,这个时期是个人耐受力最弱的时期,会产生消极、抗拒、厌烦、放弃的情绪.家长应采取鼓励、诱导等方法帮助他们安全的度过这个阶段,对孩子来说,这是磨练意志品质的最关键时期.这一关过去后,对他个人综合素质将会有非常明显的提高.
(7)正确了解孩子学习武术的必要性、方向性.
7 怎样看待、引导孩子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不稳定情绪?
答: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各不稳定情绪直接会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学习及训练.只要我们了解了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可以避免的.
(1)在训练初期,有些孩子就放弃了继续训练的机会.一种情况是因为他的意志力和承受力比较弱,只凭一时心血来潮,随着训练的进行产生了消极、枯燥的情绪.另外一种是孩子本身就对武术没有认知,完全是家长的安排.这两种情况看,第一种情况是可以通过家长、教练的引导和帮助鼓励他继续坚持练习的,在这一低潮期渡过后,对孩子的各方面都会有极大的促进,是非常有益的.后者,我们建议有家长不要强求孩子,如给他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形成逆反情绪,会直接影响他的学习主动性和质量.
(2)在训练过程中,有些孩子对武术产生了畏惧感、思想包袱很重.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练教学的技巧上.任何一种好的技术的推广都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怎样才能达到让更多的人认识它、了解它、使用它,前提必须是要让人们能接受它.这种接受的方式是不能通过逼迫、打骂来完成的,要营造一种氛围,使学习变成一种需求和兴趣,这才是我们武术教育都应尽的职责.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但"严"并不完全代表着"打",对少儿的教育首先应有一颗爱心,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教练一定要把好这个限度.心情紧张、恐惧的训练是远远不如心情舒畅、自然的训练效果好.
8 练武术是否会耽误孩子的学习?
答:肯定不会.(1)很多孩子是因为体质差,经常请假影响了学习.首先,武术训练的根本目的是强身健体.有了好的身体,才能保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质量,掌握更多的知识.
(2)武术运动是一项综合性的体育活动,促进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可以增强学员的记忆力、接受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等,这对学习文化知识都是有帮助的
9 有了武术特长后,对今后的事业发展有何帮助?
1)可以从事武术交流活动.武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非常巨大,因为它具有的民族性、社会性和艺术性,所以,武术表演者,武术运动员等武术工作者都得到了人们的尊重.这是一项无国界的事业.同时,武术也象其它体育项目一样逐步走入市场,而且会日趋成熟,作为一项事业,它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2)可以从事任何你热爱的事业,武术将会成为你强身健体的业余体育爱好.健康的身体和优秀的意志品质将会陪伴你,帮助你成就完美人生,这是你一生的财富.
10 决定武术训练水平最重要的学习阶段是何时?
答:是基本功训练.基本功的训练直接关系到武术整体水平的高低和武术健身性的体现.不正规、不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对学员是百害而无一益的,学员一旦形成了不正规动作的定性,以后要想从根本上改变是很困难的,而且练习的时间愈长愈难调整.所以,作为教练应严把训练关、一丝不苟,不能为了达到一时的短期利益而忽视了武术基本功训练,也不能为了迎合部分学员的急功近利的思想不练基本功直接上套路.基本功的训练过程会有一些枯燥,有些学员会半途而废.但武术的美和所体现出的精神就在于它对意志、品德的塑造,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才能真正体会;作为学员应坚持不懈、稳打稳扎,戒骄戒躁.
11找什么样的教练练习武术呢 ?
答:首先在品德上,教练员应该是一个有良好的人格魅力的人,有爱心,包容心,耐心的人.他作风正派、思想端正、谦和有礼,有很强的正义感和责任感,对待所有的学员一视同仁.在教学上,有丰富的专业技术理论和形神兼备的演练水平,他可以很透彻的就一招一式进行讲解,剖析精髓及内涵,不照本宣科或生搬硬套.根据学员的情况调整教学计划,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在武德教育方面能经常化、人性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2练习太极拳能治病吗?业余的太极拳爱好者在演练过程中哪些现象应引起注意?
答:由于太极拳运动是一种合乎生理规律、轻松柔和的健身与防病的体育运动.几世纪以来,经过实践证明,它适合各年龄段、各阶层的人士练习.自邓小平同志题字"太极拳好"后,全国各地大力倡导太极拳健身运动.目前,此项运动已风靡日本、韩国及欧洲各国.通过正确地太极拳训练,可达到调节身体机能、增强体制的保健功能,对人体各主要系统的生理影响具体表现为:
(1)可预防心脑疾病及动脉硬化.
(2)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
(3)对骨骼、肌肉及关节活动影响突出,并能有效地防止老年骨质疏松症.
(4)促进体内物质代谢,延缓衰老.
(5)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增强呼吸机能.
答:对照自查,如果出现以下情况,需重新加强正规培训 1)套路演练时加入多余手势,虽然好看,但这是错误动作.(2)舞蹈风格的动作.(3)动作敷衍、路线模糊.(4)照猫画虎,只能跟着别人练,单独就不能练.(5)完全依赖于音乐.其实太极拳的伴奏乐只是在比赛时为烘托气氛而采用.(6)动作不连绵,忽高忽低、忽快忽慢、忽紧忽松.(7)对每一个招式无法分解,不了解其内涵及运用.(8)膝、腰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9)学习了太多的套路,样样松、招招粗.其实作为业余爱好者,学习很多的东西并不是一个好现象,主要原因是不能科学性、正规化的掌握、理解.踏踏实实、正正规规地掌握几个套路就已经能很好地体现其健康性的.(10)长期练习无明显的健身效果
13如果把武术训练作为一个活动筋骨的方法,而不考虑其动作标准性、。科学性、正规性这种思想正确吗?
任何一种体育活动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提高肌体的免疫能力。但武术的民族性、多元性、科学性、系统性‘奠定了它无法替代的地位。经过几千年来的发展和弘扬,它已经形成了一套完事的理论,它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的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这点是其它健身运动所不能具备的。合家欢具有浓厚的历史底蕴,自然地溶汇了易学、哲学、中医学、伦理学、兵学、美学、气功等多种传统文化思想和文化观念,注重内外兼修,诸如整体观、阴阳变化观、形神论、气论、动静说,刚柔说等等,逐具备了人类体育运动强身健体的共同特点,又具有东方文明所特有的哲理性、科学发生和艺术性。
14普通健身运动与武术健身运动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任何一种体育活动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提高肌体的免疫能力.但武术的民族性、多元性、科学性、系统性,奠定了它无法替代的地位.经过几千年来的发展和弘扬,它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它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的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这点是其它健身运动所不能具备的.它具有浓厚的历史底蕴,自然地溶汇了易学、哲学、中医学、伦理学、兵学、美学、气功等多种传统文化思想和文化观念,注重内外兼修,诸如整体观、阴阳变化观、形神论、气论、动静说,刚柔说等等,逐步形成了独具民族风貌的武术文化体系.它内涵丰富、寓意深邃、既具备了人类体育运动强身健体的共同特点,又具有东方文明所特有的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武术讲究松静安舒,周身协调,通畅气血,阴阳平衡,以意领行,导引经络,气贯全身,身形合一,它把握人体状态的能力,有助于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状态的调整具有奇效。武术讲究刚柔并济,随机应变,舍身忘己。有利于高中生的心态的调整,减少内向性格的影响,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武术讲究松静自然,对于消除精神紧张,提高精神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特殊的功效。武术讲究呼吸的频率和深浅,对调节呼吸,保护内脏,调整心脏,代谢功能的提高,武术都有明显的功效。
武术的健身优势
武术运动的特点决定了武术在健身方面具有其他运动项目所没有的优势: 全面的锻炼:武术动作有相当明显的特点,如刚柔并济,快慢结合, 连贯如一。这都是运动中不可忽视的。它的运动量比球类大, 在脂肪的消耗量上比球类大。可见武术在全面的锻炼时的优势。
内外兼顾:武术在锻炼的时候,肌肉在活动的时候,还需要呼吸来配合,这能促进心肺的机能活动。而且还要做好呼吸运动和隔膜运动来促进心肺机能活动。另外由于每一个动作都加以引导,使人精神集中,使中枢神经能更好的调节。这种锻炼方法,除了有一般运动对肌肉的好处外,还吸收了调息的好处,所以有内外坚固的好处。
不受年龄,体质,性别的限制:武术的动作刚柔并济,速度可快可慢,拳式也有难有易,而且方式的高低,用力的多寡都可以根据锻炼人的条件来设定。由于它的运动量可大可小,以至于它老幼皆适。经常练习不会发生流弊,而身体强壮的人更会觉得武术其乐无穷。武术也有技击项目-散打,散打是两人对练技击的方法,只要运用合理就不会发生受伤事故,这都是武术人人可以练习的优点。
健身与陶冶性情相互结合:武术动作有刚有柔,要求招式要连贯,轻盈。而且需要在动作上包含着“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意识作用,能使性情急噪的人或者性情偏慢的人在无形中受到影响,改正不好的习惯。武术一方面讲究沉静,可以使人抑制急噪。另一方面,讲究灵敏,可以让人提高反映能力。可以看出来武术具有陶冶性情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