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顾客打电话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不能像大多数验屋师一样现场出报告?
在这里,我想给买家一个忠告,不要把条件去除日定在验屋那一天,至少给验屋师、也给自己一两天时间,考虑这个也许是一生最大投资的项目。
我当然想现场出具报告,在那些打印好的表格上划勾即可,省时省力。验屋完毕就可以彻底收工,何苦还要回家再花2小时写报告?但是,作为一个认真负责的验屋师,我无法达到那种"境界"。有两个原因:
1。这个报告的目的是什么?
这份验屋报告的目的是要向买家阐述物业的各个系统的运转情况、问题和一些必要信息。其实,他还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与卖家沟通,进行协商维修、价格谈判的重要工具。
那些打印表格报告上出现的都是英文的专业术语,不要说是英语最为第二语言的移民,就是对本地西人,都常常是不知所云。就像你在国内买保险时拿到的保险单,上面每个字你都认识,可是你根本看不明白,因为全是专业术语,目的就是要让你看不明白!
如果拿着这样一份报告,又没有任何图片辅助,买家和卖家又都是非专业人士,如何交流?如何进行协商维修以及价格谈判?例如,在阁楼里(很难进入)发现水迹、排风管破裂等等问题。如果屋主告诉买家刚翻新的屋顶并表示质疑这份报告,买家如何能底气十足的协商维修以及价格谈判?只有带有图片的报告才能帮助买家。
我之所以坚持在现场验屋结束后还要再花几个小时写报告(不在现场出报告),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一般来说,对于一个house或townhouse,我至少要拍300-500张照片。每张照片我都要在电脑里仔细查看,花费的时间自然多很多。因为有许多细节在验屋现场由于各种原因可能无法发现,只有安静地在电脑前一张一张仔细查看,才能不漏掉蛛丝马迹。
而往往这些蛛丝马迹会揭示非常重要的信息,有些可直接影响到买家的决策。
例如,阁楼是非常重要的验屋项目,只有进入阁楼才可以检查:保温棉的材料和厚度、vaper barrior 的铺设、阁楼通风情况、各种管道的铺设、屋瓦是否漏水、动物活动状况以及roof结构。有时候现场提供的条件非常有限,只能探头观察而无法走入。我记得几个月前在温西验了一套比较破旧的house。在检验阁楼的时候发现阁楼入口(hatch)只能打开一点缝隙,可能是不合理的管路铺设堵住了hatch。我只好把相机从缝隙里伸进阁楼拍了几张照片。
随后给客人用电脑演示这些照片的时候,只告知了保温棉的厚度不足的问题。回来后趴在电脑前写报告,一张一张仔细查看,才发现在一张阁楼照片的左下角,有早已被淘汰的旧电线knob&tube,如果不放大照片很难发现。
而这个早已被淘汰的旧电线很可能会影响到房屋保险的购买。
这种电线是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产品,到现在普遍都已经老化而形成火灾隐患。因此许多保险公司都拒绝给这样的房屋上保险,除非屋主请专业电工更新这些老旧电线并且出具证明文件(更新可能要花费数千元,依据面积不等)。
有些保险公司干脆寄来文件,其中有一项:是否铺设旧电路knob&tube。如果买家肯定,则买不到保险。如果否定,没问题,保险可以买到。但是一旦有了火灾,保险公司来人一查,买家将得不到一分钱的赔付。因为买家没有如实填写文件,责任全在买家。
所以,这是我为什么要回来写验屋报告的原因。
“认真、负责、细心”是每个验房师的招牌和口号,但是真正做到这点是需要实实在在花费时间的。
所以,我要在验屋结束后花几个小时写报告,最后呈现给买家的是一份图文并茂的文件,在图片上还会用红色箭头指示问题的具体位置。这样的报告才会给买卖双方的沟通带来便利,才会在价格谈判上占得先机。显然,现场紧张的验屋进程不可能有时间做到这一点。
驗屋是一件極其嚴肅認真的事情,所以一个真正细心、负责任的的驗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