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研討會的主要內容是關於JAVA SE7推出的新feature介紹、JAVA EE 6的一些應用、JAVA和雲端運算的介紹,和其他的一些相關語言工具和架構介紹。基本上都只是比較介紹性質的講解,較少深入的說明。
對於JAVA 7的一些新的feature,並不會即刻對平常的開發有影響,但還是可以依需要試用一些新功能。
JAVA EE的部份組內因使用spring framework及flex,所以比較少用。
目前市面有一些配合在JVM上使用的scripting language,因還沒有機會實際用到,所以沒有深入研究,不知是否符合我們專案的需求。
整體的感想是,不管有沒有一些新的功能或更好用的API,最重要的還是設計和架構。有時候反而因有現成的API或工具可用,而減少了思考更好設計的機會。
參加研討會除了要知道一些information外,主要是想看看其他人都是怎麼在做的?我們和外面有什麼不同,方向對不對?有哪些可以學習的。希望之後能有機會是可以學習別人經驗的。
這次雖然收穫還好,但乍看之下覺得原來我們也是專業人士耶.....
回來被問了好幾次,有沒有抽到IPAD?? 當然是沒有阿!!!!不然早就敲鑼打鼓了!!這次只有 背包+T恤+乖乖+帽子.....看敢不敢大家穿一樣出門逛大街!!
很多人會覺得JAVA是很heavy的,再加上比較常聽到的架構:JAVA EE、Struts、Spring,整個就是一個大樓。若我只需要一個小平房就好了呢?
所以有些人就直接選擇php,或者甚至直接由UI層去跟後端資料庫溝通。
是否應該依專案大小和需要調整架構?若只是小專案或簡單的專案,還須用到整個完整的架構嗎?或是直接用simplified版的就好了?
這次聽到的playframework感覺是給簡化版的小專案用的。
另外像一些語言:這次提到的scala,或是 python、ruby、etc..等等,是否可依需要使用?
曾經被質疑,前端UI似乎好像需要常常使用到不同的技術,以符合使用者的需求做相對應的使用流程和畫面的改變,
但邏輯層只要管好JAVA就好了,搞搞架構調調效能,改變設計是為了我們自己好維護,使用者也感受不到有什麼大的不同。雖然有點不服氣,但也說不上什麼可支持的。我們是否真的武器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