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安寺源流

大唐密教

        密宗,又名金剛乘,是大乘佛教的一個支派,金剛乘在見地上認為一切眾生自心皆本性清淨,並融會了許多大乘佛教空宗與有宗的理論學說。密宗認為其他教法都是都是如來的「方便」說法,而密法才是如來所宣的「真實密意」,並以這些秘密教典不可輕易示人,需秘密傳授,因此稱本派為「密教」,稱所有其他宗派為「顯教」,或稱為「密宗」與「顯宗」。密宗又名真言宗,真言宗之義乃依秘密言為宗,故名。

        “金剛”意為其性堅硬而不可破。“在哲學意義上,指如同能刺穿妄想并導致佛性的金剛石那樣堅硬和銳利的智慧”。金剛二字原意為電光,是因陀羅所持的武器,具相的表示即所謂金剛杵。從二諦講,勝義所說的金剛是無畏,不可毀壞;密教把它作為一種能斷除一切煩惱,鎮伏妖魔的兵器,有時也指修行所得的智慧。“乘”原是古印度用以盛放東西的一種器具,有“負載”的意思。佛教認為,它能運載芸芸眾生從生死此岸到達涅槃彼岸,是修行成佛的方法和途徑。合則為金剛乘。

         密教緣自大日如來傳金剛薩埵所說的秘密教門,有不許公開的秘密傳授,及充滿神秘內容的特徵,因而又被稱為密教。由龍猛菩薩開南天鐵塔所取得密教經典,密教經典的梵文叫怛特羅,意思是紡織時的經線。自《蘇悉地經》等起稱為“真言”密教。

        大日如來代表的就是眾生本有的清淨菩提心,修行真言密法的目的,就是在於發揚這個清淨菩提心,通過三密加持使自己與大日如來合一,最終即身成佛。而真言密法則分為金剛界與胎藏界兩部教法。

        金剛界表現了大日如來「智」的世界,代表著智慧。金剛之意為金剛石、鑽石、堅固銳利。象徵著諸佛的絕對智慧,為打破 眾生的無知、迷惑,喚醒眾生的佛性,堅固道心,發出金剛菩提心來依止佛的慈悲而示現,使眾生精進修行直至成佛。

        胎藏界表現了大日如來「理」的世界,代表慈悲,是象徵著眾生被佛陀的慈悲佛光注照,接受溫暖的法流之意,胎藏的意思 是藏在母胎裏,也代表著眾生的心靈深處庫藏著「理法」。只要眾生尋求開悟境地,佛陀是慈悲的,一定滿足眾生所求如願。

        胎藏界密法是以密續《大日經》為中心 金剛界密法是以密續《金剛頂經》為根本經典。而胎藏界密法與金剛界密法合稱二部純密。《大日經》以「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以方便而至究竟」三句義為根本,宣說一切眾生自心皆本性清淨,並將行者初發的一切智心比喻為處在「胎藏」;胎藏界密法,結合了方便學處、真言手印、和曼荼羅觀想。而金剛界密法重視修練人的內在氣脈、明點、拙火,使它導入中脈,以求快速成佛。

       西元八世纪唐玄宗時,印度高僧善無畏、金剛智與不空來到中國,合稱“開元三大士”。這三位密宗大師,在大唐皇室的扶持之下,於長安大興善寺譯出大量密教經典,宏揚密法,成為唐密的開端。

         唐密的特色在於揉合胎藏界與金剛界兩個密宗流派為一體,並與顯教互為師表,最終成為漢傳佛教十大宗派之一的真言宗。唐密真言宗以真言、手印、觀想三事相應,不轉父母所生身,即可於此生此世得到最高成就--即身成佛。生命工程,即身成佛為其精進修行的最終目的。

         唐密八祖為釋迦、金剛薩埵(普賢)、龍猛、龍智、金剛智、不空、惠果、義操。不空惠果義操門下弟子多人皆各自付法傳承以發揚密教,密教得在中土廣弘釋道,日本空海慕道東傳,遂成東密,為唐密傳承的一支。而在中土八祖義操傳與義真後因唐武宗滅佛(會昌法難),唐密為求避禍,遂轉入民間,中土直傳法脈開始秘密單傳。由38世淨悟上師傳承來台後,傳至宗聖上師為39世。聖諾法師經印心後續與大眾結緣於仁安寺,並將密法弘傳至印尼,由41世學源法師接續聖諾法師的誓願繼續弘法。

         仁安寺的前身是新竹梵音寺,梵音寺濫觴於1979年(佛曆2523年),由大唐密教39世宗聖上師創立於板橋光正街,原屬社區型道場型態,是為第一代的板橋梵音寺。此時梵音寺乃上師初轉法輪,法音廣傳的起點。後來漸具規模眾日多,原有道場不敷使用,上師乃於土城龍泉路闢建新道場弘法。1989年春,有新埔大德范德興先生,發心捐贈新竹新埔寶石里石頭坑土地及農舍,供建道場之用,上師允聖諾法師主持此一新道場,並親自命名為梵音寺,以示開啟傳承之意,梵音寺得以重現人間與善信大德結緣近二十年。新竹梵音寺融合客家精神與文化,舉辦客家廟會,成立梵音森林學校,重印大藏經,逐漸成為在地的一個信仰中心。2009年(佛曆2553年)聖諾師返回仁安寺自我修行將梵音寺的精神傳承來仁安寺與眾結緣持續弘法,仁安寺自此成為一個唐密自我修行的道場至今。仁安寺自聖諾法師開始,作為另一個法音廣傳的起點,一代接一代地持續傳播生命工程,即身成佛的密教理念為依歸,持續做為大眾自我修行的自然道場。

         仁安寺是屬於大家的。只要您願意參與,您就可以與我們分享佛法的加被與自在修行的喜悅,進而成為仁安寺的主人翁。

宗旨

"佛法之殊勝不止令人離苦得樂,更是成就的佛法,除了造福人間的現世利益外,更重要的是在塑造人性,提升靈性,創造累世生命價值 。 "

生命工程,精進修行,即身成佛,人生的每一步都在提昇自己 。 

仁安寺就是聖諾師提供大家一起精進修行的地方,也是一個稱為家的地方 。

仁安寺宏願

      仁安寺以聖諾師的八大願為依歸,持續弘揚佛法與實踐公益志業

永遠的公益

       仁安寺從聖諾師雲遊之後,依照聖諾師的遺願,信託開放為公益使用,讓更多的人能夠經由仁安寺持續自主精進修行,完成即身成佛,成就自我的生命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