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陀羅思考法理論主要依據「放射性思考法」和「螺旋狀思考法」二種思考技術來進行學習層次提昇的思考策略。
曼陀羅思考法緣起
曼陀羅思考法的原文是梵語【Mandala】,Mandala是由【Manda】+【la】兩個字彙所組成。『manda』的梵語意思是「本質」、「真髓」;而『la』意思是「得」、「所有」,因此『Mandala曼陀羅』一詞的意思就是「獲得本質」或「具有本質之物」。曼陀羅思考法理論主要依據「放射性思考法」和「螺旋狀思考法」二種思考技術來進行學習層次提昇的思考策略。
曼陀羅最早出現在古印度五世紀,是聚集諸佛與菩薩聖像於一壇城,將諸尊的本質真理完整的表現出來。演變至今,曼陀羅是將諸佛悟道的智慧藉由美麗的圖畫呈現在我們眼前,它可作為我們心靈啟發、日常生活實踐開啟智慧所用。
放射性曼陀羅思考法
放射性曼陀羅思考法所轉化出的思考方式,其潛藏的九宮格智慧圖形與由一而八,由八而六十四放射思考,可激盪出無限創意,是一種可以活用在多功能用途的擴散性思考策略。經由曼陀羅思考法的訓練,思考力由「點」至「線」,由「線」至「面」,獲得擴展提升。
螺旋狀曼陀羅思考法
螺旋狀曼陀羅思考法所轉化出的思考方式,大多用在有前因與後果的發展關係上(由格子1發展到格子8的過程),或者是有關做事的方法步驟、事情的發生順序,以順時鐘方向推進思考,在獲得結論前需經過七個步驟。這種螺旋狀曼陀羅思考法則,有助於思考的擴展與歸納,因此若想在開會場所舉手發言表示個人意見,事前亦可以利用螺旋狀曼陀羅思考法,整理及歸納自己的發言內容。
●本篇資料原出處:
曼陀羅思考法對精進學習策略的啟示
陳木金(國立政治大學教授兼教學發展中心主任)
黎珈伶(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管理研究所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