祕魯新任總統Kuczynski就任 (The Guardian, 2016.07.28)
Kuczynski就任祕魯總統,他承諾將會使祕魯建立為南美洲的文明燈塔,並帶給國民更多乾淨用水與國際經濟合作,以脫離赤貧。不過,作為史上就任時年紀最大(77歲)的總統,他必須與對手藤森慶子尋求合作,藤森慶子所屬的政黨人民力量掌握了國會多數,而內閣官員遍布常春藤盟校博士、技術官僚與企業高層人士,也讓人看衰這位華爾街前銀行家的執政能力。
巴西前總統盧拉(Lula)將面臨司法審查 (The New York Times, 2016.07.29)
巴西前總統盧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因收受國家石油公司的鉅額賄賂而被起訴,之前被予以停職的總統羅賽芙(Rousseff)曾提名其進入內閣也因此受挫,而聯邦法官Ricardo Augusto Soares Leite於週五(7/29)表示盧拉將於近日出庭受審。
巴西里約奧運 出包連連(Euronews, 2016.7.25)
世界反運動禁藥機構(AMA)表示,里約奧運雖充滿希望卻仍有各種安全疑慮。國際奧林匹克協會(COI)對於因禁藥醜聞而禁止俄國選手參賽,至今仍餘波盪漾。澳洲選手村接連發生電力與水管問題,運動員皆表震驚。最後,安全仍是一大疑慮,里約警方雖破獲伊斯蘭極端份子藏身之處,但治安問題仍為一大隱憂。
2015年墨西哥謀殺案數量為四年內首次上升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6.07.25)
墨西哥國家統計局於週一(7/25)公布2015年謀殺案數量,是從2012年以來首次增加。2012年Enrique Peña Nieto總統就任後致力於打擊暴力犯罪,使得謀殺率急遽下降,但2015年的數量增加可能源自於新的犯罪團體出現,或是組織間相互鬥爭的結果。
哥倫比亞宣布茲卡(Zika)的流行疫情告一段落 (The New York Times, 2016.07.25)
哥倫比亞官員於週一表示茲卡病毒在哥倫比亞的疫情已宣告結束,也是第一個成功對抗的南美洲國家。自2016年以來茲卡在哥國至少感染了10萬人,且造成逾20個小頭畸形的胎兒,但目前新一周的感染人數已經減少到600左右,有望在未來幾個月完全消除,唯已受感染的1萬8千名懷孕婦女仍可能生出畸型胎兒。
委內瑞拉反對黨示威 (The Guardian, 2016.07.27)
在本周,委國反對派前往全國選舉委員會示威,要求政府正視明年1月10前舉行罷免公投的權利。並要求選舉委員會盡早公布聯署書的審核,不過執政黨聯合社會黨(PSUV)已於事前聲稱,這些聯署書有造假之嫌,而民調顯示,委國選民可能有80%會在罷免公投對總統Maduro投下反對票。
墨西哥總統向大眾致歉(BBC Mundo, 2016.7.19)
墨西哥總統Enrique Peña Nieto因購買7百萬美金的豪宅向大眾致歉,這項醜聞來自於他的妻子於2014年向政府的承包商Grupo Higa購買豪宅,稍早財政部長也承認向Grupo Higa買房。儘管涅拖再三保證並無犯法,但致力於打擊貪腐的他,形象大大受損,大眾對總統信心度大幅下降。調查分析並指出,此項醜聞,將影響墨國與中國之雙邊關係,墨國高鐵建造投標案僅中國廠商投標,若損失,將為墨國帶來極大不便。
巴拿馬針對美國1989入侵展開調查(BBC Mundo, 2016.7.21)
美國入侵巴拿馬27年後,巴拿馬政府將以行政命令組成獨立專案委員會,對於該事件進行調查,包括當時死亡人數及死者身份。巴國副總統表示,若無法辨識真相,則真正的美巴和解將無法達成。專委會將向美國請求檔案解密,並要求在12月20日前交出相關文件。
委內瑞拉人湧入哥倫比亞買食物與藥品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6.07.17)
委內瑞拉近來受糧食短缺所苦,7月10日政府宣布一周兩次的開放國界,讓國民進入哥倫比亞購買食品,造成十萬委內瑞拉人湧入哥倫比亞,包含週六逾3萬5千人、週日逾8萬8千人次。
藜麥或許能幫安地斯農民生活過得更好 (The Guardian, 2016.07.17)
藜麥可能是近年歐美上流人士最風行的健康食品,但很少人知道這個穀物的種植多數來自拉美安地斯的高地。但近來,部分觀察批評藜麥的大量種植導致這類地區的貧困,更不利當地的糧食安全。WTO的智庫研究者專文投書衛報反駁了以上說法,數據顯示,秘魯農民近10年來由於藜麥的消費而福利增加,而藜麥僅占4%當地民眾的家庭食品消費,種植藜麥的農民更有40%是女生,且有利農地栽種的物種多樣性。
哥倫比亞全民公投:是否接受革命武裝力量(FARC)和平協議 (The Guardian, 2016.07.22)
哥倫比亞將對是否接受與FARC和平協議,進行公投。這項協議目前已由國會通過,憲法法庭18日裁定協議交付公投。不過眾多觀察認為,這項協議的公投可能不太樂觀,雖然民調顯示70%民眾支持這項協議,但也有84%民眾認為該把叛軍領導人送入監牢,而總統Santos在國內似乎兩面不討好,支持度僅21%,諸多跡象顯示,民眾其實不太喜歡這個協定。
茲卡病毒的肆虐是否能讓巴西反墮胎法修正?(The Guardian, 2016.07.19)
由於茲卡病毒的肆虐,截至7月7日為止,巴西已有1,638胎兒小頭症的病例,專家更指出非法墮胎的比例遠超正式估計。目前巴西學者與律師,已醞釀於8月初向最高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放寬對墮胎的限制,允許茲卡感染者墮胎。
對沖基金向秘魯開戰 (The Economist, 2016.7.14)
上月,一個來自美國康乃迪克州的對沖基金Gramercy公司,將秘魯政府告上法庭,並於聲明中指出秘魯違反自2009年的自由貿易協定,間接剝奪其該國土地債劵的投資。這項債劵來自秘魯獨裁政府1970年代最激烈的土地改革政策,發行國債自農民徵用土地,秘魯政府自1980年代末由於經濟崩潰已停止這項國債。如今Gramercy公司卻透過惡性收購方式,要求秘魯政府立即兌現,但於經濟崩潰期遭受苦難的多數農民,仍未獲得應有補償。
火地島自由貿易進程的代價 (The Economist, 2016.7.14)
經濟學人本周專文報導阿根廷最早期的幾個自由貿易特區:火地島的經濟現況。作為國家1970年代經濟戰略發展重點的火地島,曾享有極佳的勞工福利的產業環境,但由於地處拉美最南的邊陲地帶,使其在區域經濟發展就位處不利。這項劣勢在前總統Kirchner女士執政時期,要求外商進入阿根廷,需收購火地島下游產業鏈產品方式填補,但在現任總統Macri的自由化政策下,原有問題將持續惡化。
年輕的文官將領導墨西哥執政黨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6.07.12)
墨西哥執政黨-革命制度黨的新任黨魁確認將由43歲的Enrique Ochoa接任,Ochoa自Peña Nieto就職總統後憑藉著自身卓越的效率與勤奮受到信任與重用,從2012年的能源部副部長晉升為聯邦電力委員會執行長,更被認為是2018年強力的總統候選人,明年的各州議會選舉將成為他所面臨的第一個挑戰。
薩爾瓦多法院推翻戰時大赦 重回起訴之路 (The New York Times, 2016.07.14)
薩爾瓦多最高法院在週三(7/13)宣布過去針對內戰時期的戰犯、趕死隊等大赦法違憲,此裁決援引國際人權法,認為特赦本身違背了司法與基本權利的保護,而在1993年大赦法批准之後,眾多的謀殺、屠殺案件被記錄在案卻無法被定罪,此裁決將有助於人權保障。
古巴深受委內瑞拉經濟影響(Euronews, 2016.7.11)
委內瑞拉因石油價格驟降,導致經濟危機並連帶影響古巴。古巴接收4%委國石油出產,以利減少發電成本。而古巴政府從今年7月起,指示公營公司減少50%生產以利減少石油能源用量。同時,古巴政府決定將減少28%的用電至今年年底。
祕魯總統任命啤酒公司執行長為總理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6.07.10)
祕魯新總統Pedro Pablo Kuczynski在週日(7/10)宣布將任命Fernando Zavala為總理,45歲的Zavala曾任Alejandro Toledo政府時期Kuczynski經濟部長的副部長,而後於2006年離開公職轉往國際啤酒商SABMiller PLC,任職CEO;Kuczynski政府將於7月28日就職,目前公布的內閣有財政部長Alfredo Thorne。
墨西哥國會修改反貪腐立法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6.07.06)
在墨西哥總統Peña Nieto上個月有條件退回反貪腐立法之後,國會於週三(7/6)接受總統意見,將政府承包商需等同公務人員申報財產的部分刪除,上下兩院均通過新版本,僅需總統簽署即可生效。
千里達及托巴哥前總理派Patrick Manning享年69歲 (The New York Times, 2016.07.03)
位於中美洲的雙島國-千里達及托巴哥,前總理Patrick Manning因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病逝於於上週六(7/2)。曼寧的兩次任期分別為1991至1995年、2001至2010年,在其任期中穩定國家貨幣、發展天然氣業、刺激經濟成長,但因貪腐與醜聞而下台。
烏拉圭贏得歷史性判決(Euronews, 2016.7.9)
烏拉圭與菸草業巨擘Philip Morris之間,在禁菸問題上的鬥爭,已演變成國際角力。後者指控烏國強迫修改香菸包裝,已違反其著作權和國際對等貿易安排。烏國時任總統Tabaré Vázquez則向美國求助,以國際力量對抗菸商的進擊。花費六年時間後,現今由隸屬於世界銀行之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判Philip Morris賠償烏國七百萬美元。
宏都拉斯環保人士再度遭到謀殺 (The Guardian, 2016.7.7)
繼於4個月前著名女運動家Berta Cáceres遭到謀殺後,宏都拉斯再度出現同樣的謀殺案件。受害者Lesbia Janeth Urquía同樣也是反水壩工程維權組織的重要人士。而政府單位則已否認衛報關於這類謀殺是由軍方支持的指控。
巴西下院議長宣布辭職 (The Guardian, 2016.7.7)
巴西下院議長Eduardo Cunha於日前(7/7)宣布請辭,在之前他已由於涉嫌貪瀆而停職。Cunha與代理總統Michel Temer同屬民主行動黨(PMDB),現有資訊顯示,他在國營石油公司的涉案嚴重性極可能讓其喪失國會席次。
經濟發展在拉美的代價 (The Guardian, 2016.7.9)
衛報本週專文討論,「經濟發展」一詞在拉丁美洲已意味著負面後果,由於產業模式過度依賴原料出口模式,拉美地區的財富分配不均持續拉大,環境惡果也更趨明顯,「發展」已更多時候落實為新自由主義模式的導向,而非技術創新與財富公平。
巴拿馬慶祝運河成功擴建 (The New York Times, 2016.06.26)
巴拿馬運河於上週日(6/26)完成首度的擴建工程,並邀請七十多位國家元首出席竣工典禮,而此儀式透過電視轉播向全世界播放。
哥倫比亞和平進程 剩臨門一腳(Euronews, 2016.7.1)
哥倫比亞民族解放軍(ELN),一個因古巴革命軍而起的游擊隊,成為哥國現今內戰50年以來,最後和平進程的阻礙。今年3月,政府與游擊隊正要「準備談話」時,總統桑托斯(Juan Manuel Santos)要求只與FARC(哥國革命武裝力量)談判,拒絕與ELN協商,於是和談停擺。ELN隨後綁架3名記者,同時FARC卻與政府簽署停火協議,使ELN為哥國僅存和平阻礙。
委內瑞拉至西班牙移民潮失控(El País, 2016.7.1)
在委國近期經濟與社會危機爆發下,民生物資極度缺乏、政治不穩,有越來越多的委內瑞拉人移民西班牙。根據西班牙國家統計局表示,2014至2015移民至西班牙的委內瑞拉人口數成長53%,成為移民至西班牙人口最多的拉丁美洲國家。
尼加拉瓜反對黨批評總統一黨獨大 (The Guardian, 2016.6.26)
由於尼國最高法院判決,正在籌組反對聯盟的主要在野黨獨立解放黨(PLI)需撤換領袖Eduardo Montealegre,現任總統Daniel Ortega形同於11月大選獲得勝利。這項判決已引起Ortega反對者高度不滿,委國內部諸多對於言論自由限制也引起批評。
拉丁美洲過低的儲蓄率 (The Economist, 2016.7.2)
經濟學人本周專文分析了拉丁美洲的儲蓄率問題,主張拉美大量的炫耀性消費不僅不利於經濟增長,更不利儲蓄率的提升。拉丁美洲的儲蓄率低於多數新興經濟體(如亞洲),而拉美需要更多的儲蓄以推動處於低迷的經濟。此外,低儲蓄率也不利社會保障系統與穩健金融體系的建立。
委內瑞拉罷免總統申請 第一階段壓倒性通過(Euronews, 2016.6.24)
委內瑞拉民主團結聯盟申請罷免總統Nicolás Maduro,得到超過罷免程序所需票數的兩倍。儘管票數超過,罷免行動的發起人之一、反對黨陣營領袖Enrique Capriles仍表示國家選舉委員會的刁難讓罷免程序充滿不確定性,因此,若要在短期內跑完流程,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哥倫比亞反政府的革命武裝力量(FARC)與政府達成停火協議 (The New York Times, 2016.06.22)
哥倫比亞政府與境內最大的反抗軍FARC自2012年開始的停火談判,終於在週三(6/22)達成協議,包含總統Juan Manuel Santos、FARC領袖Rodrigo Londoño與拉美各國領袖均出席週四在古巴首都哈瓦那舉行的簽署協議儀式,之後此協議將交付公民投票。
哥倫比亞武裝力量52年的歷史 (The Economist, 2016.6.23)
經濟學人本周回顧了革命武裝力量(FARC)發展史,由於歷史社會結等構因素,FARC在哥國有深厚根基,並曾引起廣泛同情。但由於80年代的後冷戰格局,及國內激進右翼血腥衝突升高的趨勢,FARC日益依賴古柯鹼與綁架。在全球化時代後,美援的介入與緝毒行動更加劇這類趨勢,在簽署協議後,戰後的復員行動可能將決定FARC是否會捲土重來。
巴西眾議院議長庫尼亞面臨更多的貪污指控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6.06.22)
巴西眾議院議長庫尼亞(Eduardo Cunha)與其妻在被控涉入石油公司的貪汙案,且被巴西最高法院停職後,本週三(6/22)再裁定應慎重審理其解任一事,而庫尼亞則始終堅持自己並無不法且不願辭職,努力爭取道德委員會的支持以避免遭解任。
美國務院副卿抵委國展開外交會談 (The Guardian, 2016.6.22)
在委國陷入糧食暴動之際,美國務院副卿Thomas Shannon以特使身分與委國高層展開會談,Shannon此行將會見總統Maduro與反對派領袖,Maduro對此次會談表示歡迎,但重申不容許美國干預內政。
墨西哥總統否決部分的反貪腐立法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6.06.23)
墨西哥總統Enrique Peña Nieto在週四(6/23)否決了國會通過的反貪腐法案,該法案要求公務員與政府承包商均需進行財產申報,以遏止公務員的貪腐歪風,但總統認為法案過度侵犯個人隱私,因此提議修改部分條文,並希望國會能在9月前修改完畢。
尼加拉瓜驅逐三位美國官員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6.06.17)
尼加拉瓜政府於14日將三名美國官員驅逐出境,美國國務院於週四(6/16)發出譴責,但尼加拉瓜部分聲明僅驅逐兩位美國官員,且指稱其在未告知尼加拉瓜政府、未經許可與協調,便展開一系列工作,此舉也將對雙邊關係造成影響。
里約州於奧運七周前宣布財政危機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6.06.17)
里約熱內盧的州長於週五(6/17)宣布進入「公共災難狀態」,由於籌備奧運會而花費鉅額建設基礎設施,且受石油價格下跌的經濟衝擊,導致里約州政府陷入財政危機,宣布進入財政的緊急狀態後,或將促使中央政府介入幫助金援。
古巴與哥倫比亞消除貿易壁壘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6.06.17)
古巴與哥倫比亞政府於週五(6/17)宣布廢除2000項商品的關稅,包含農產品、建材、紡織品等,且古巴也開始開放國內擴大民營企業,並學習拉攏外資,在與美國關係解凍之後逐漸改變。
委內瑞拉民眾集體搶劫超商食物(Euronews, 2016.6.16)
委內瑞拉庫瑪拉市(Cumaná),民眾因饑荒而集體搶劫超過二十家麵包店與超市,警方因而實施安全控管。委國幾星期來出現抗議糧食、醫療用品與基本生活需求短缺的遊行。在上週,委國各地已因重度缺乏日常用品而奪走四條無辜性命。
墨西哥教師上街示威教改(Euronews, 2016.6.13)
墨西哥教師在本週再度走上街頭示威抗議教改方案。經過上星期與警方的正面對峙後,墨國最大國家教育工會在週一時發表強烈聲明,要求政府釋放工會領袖Rubén Núnez。此次教改將建立起教師的義務性聚會與教師評鑑等制度。
巴西旅遊部長因涉貪辭職 (The Guardian, 2016.6.16)
巴西旅遊部長Henrique Alves因國營石油弊案辭職,根據前總裁認罪協商提供的訊息,公司對Alves提供了多次政治獻金,Alves因此向總統Temer遞交辭呈。這是Termer內閣第三位去職的部長,而旅遊部長辭職在奧運舉辦前兩周發生,已引起各界對里約奧運的憂慮。
墨國的脆弱民主 (The Economist, 2016.06.11)
墨國執政黨革命制度黨(PRI)於本次州長選舉大敗,在本次州長選舉的12個州中,革命制度黨失去了7個州的執政權,其中4個州執政長達86年。反對黨國家行動黨(PRD)最後共拿下7州席次。經濟學人專文討論墨國革命制度黨於州長選舉大敗的因素。專文認為,墨國的32州中的北方洲區域,事實上正以驚人的經濟速度增長,這部分受惠於總統Nieto的結構性改革。但貪腐問題與過高的犯罪率,都削弱這類改革紅利。改變長期一黨獨大的政黨體系,是解決這類問題的根本之法,也才是墨國的繁榮之路。
藤森慶子承認敗選 (The Guardian, 2016.06.10)
秘魯總統大選結束有效選票爭議,由於在本次總統大選第二輪選舉差距極小,藤森慶子獲得49.9%選票,另位總統候選人Kuczynski則取得50.1%。因此藤森慶子不願承認落敗,但在黨內同僚勸退法院翻盤機率極小後,於周五承認敗選。並承諾將扮演忠實反對黨角色。
巴西臨時政府支持率僅11.3%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6.06.08)
巴西代理總統米歇爾(Michel Temer)政府上任後,由MDA於6/2至6/5所進行的民調結果顯示,臨時政府的支持率僅11.3%,54.8%受訪者認為臨時政府與羅賽芙(Rousseff)政府並無太大差異,但也有20.1%認為臨時政府積極改變。
布宜諾斯艾利斯增設女性專用車廂(El País, 2016.6.8)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人潮擁擠的地鐵近期傳出乘客騷擾醜聞,女性乘客常藉由手提包與後背包以避免與人接觸,但因人數眾多,難以發現騷擾者。社群媒體爭論層出不窮,布宜諾斯艾利斯市長隨後表示將成立歐卡納計畫(Ocaña),以設置女性專用車廂,並舉例巴西、墨西哥與日本等國家先例。雖然計畫備受質疑治標不治本,但至少可抑制騷擾案件數量。
巴西羅賽芙(Rousseff)總統支持者抗議米歇爾政府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6.06.10)
週五(6/10)在巴西各大城市,如里約熱內盧、聖保羅等地,羅賽芙總統的支持者上街示威,要求參議員投票無罪釋放日前被交付法律審理的羅賽芙總統,表明只有羅賽芙為唯一的合法總統,並要求代理總統米歇爾(Michel Temer)交還政權。
美洲國家組織秘書長指責阿根廷阻礙委國人權問題的決議 (The Guardian, 2016.06.04)
美洲國家組織(OAS)秘書長Luis Almagro於日前公開譴責,阿根廷大使對委內瑞拉人權問題討論拖延。這項討論是針對應委內瑞拉反對黨的請求,召開緊急會議,討論委內瑞拉憲法與人道危機,委國總統Maduro已對此表達高度不滿。但由於離會員國三分之二的決議門檻,仍有一段距離,秘書長要求阿國總統Marci應落實當初對委內瑞拉進行人道干預的競選承諾。
巴西內閣第二位部長因貪腐辭職 (The Guardian, 2016.05.31)
巴西新內閣反貪腐部長Fabiano Silveira在一個電話錄音爆光後請辭,這個錄音顯示他試圖阻止國營石油公司的腐敗調查,這已是新內閣由於類似電話錄音請辭的第二位官員。在上週,總統Temer的政治親信--巴西規劃部部長Romero Juca亦因為貪腐案下台。這顯示Temer新政府在經濟問題的同時,多位官員都將面臨國營石油貪腐案的調查。
拉丁美洲的性暴力抗爭 (The Guardian, 2016.06.03)
一個發生於巴西里約熱內盧的未成年女性性侵案件,引發了巴西與阿根廷兩國首都的大規模社會抗爭。這個案件,再度喚醒拉丁美洲女性的不安感,近因則是兩國近來上升的性侵犯罪比率。而根據多項調查顯示,這類性暴力犯罪,已是拉美國家的結構性問題。
殘疾人士示威 玻利維亞政府擲催淚瓦斯 (Euronews, 2016.6.4)
玻利維亞殘疾人士與警方爆發衝突,造成十幾人受傷。示威者希望政府每月補貼可高於65歐元,但玻國總統莫拉萊斯(Evo Morales)卻拒絕請求,並指控人民才是施放催淚瓦斯的主謀。對此,玻國聯邦人道殘疾組織主席表示,政府的作為對身障人事無疑又是一大傷害。
墨西哥總統簽署經濟特區法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6.05.31)
墨西哥總統Enrique Peña Nieto於週二(5/31)簽署經濟特區法,將提供減免稅、簡化監管流程等貿易福利以吸引投資人,規劃於下月制定、年底前正式頒布相關法令,由於墨西哥國內各地貧富差距大,特區預計設置於較為貧窮的東、南部,希望藉此換取基礎建設投資與區域均衡發展。
祕魯緊張的總統選舉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6.06.03)
週日(6/5)即將舉辦的秘魯第二輪總統選舉,但無論是前總統之女藤森慶子還是經濟學家庫辛斯基誰勝出,由於兩人的公開宣示,秘魯都將贏向自由市場的懷抱,藤森慶子認為現行的刺激投資效果不佳,將規劃進出口簡化流程、減稅、促進小企業提高產能;庫辛斯基則計畫逐步降低銷售稅、支持農業與旅遊業、提供企業優惠稅率,預計能增加3萬個就業機會。
阿根廷最後存活的獨裁者遭判刑 (The Guardian, 2016.05.26)
上個世紀僅存的阿根廷軍事獨裁者Reynaldo Bignone,日前遭法院判刑。這位如今已88歲的獨裁者遭判刑監禁20年,依據來自於在1970和80年代玻利維亞、巴西、巴拉圭、阿根廷、智利、烏拉圭等6國軍事政府聯合的「禿鷹行動」(Operation Condor),這段期間大量異議人士遭軍政府刑求甚至傷害。美國情報單位於禿鷹行動資助軍政府的大量解密檔案,成為主要判決依據。
古巴小型、中小型企業合法化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6.05.24)
古巴執政的共產黨提案讓小型與中小型企業合法化,古巴政府認為擴大開放民營企業將有助於國家的經濟發展,目標是由私人企業提供古巴40%的就業機會,該草案仍待國民議會批准。
墨國州長選舉籠罩梟陰影 (The Economist, 2016.05.28)
墨國於6月5日將舉行州長大選,目前諸多跡象顯示,由於升高的犯罪率與毒品暴力問題,選舉將不利於執政黨革命制度黨(PRI),總統Nieto的支持度處於歷史新低,不過衛報也指出,革命制度黨的基層黨機器依然強大,持續透過糧食與基本物資收買窮困選民。
哥倫比亞國民解放軍釋放人質(Euronews, 2016.5.28)
哥倫比亞國民解放軍(ELN)釋放他們綁架的西班牙女記者Salud Hernández給監察委員會,數小時後,亦將哥倫比亞廣播電台記者Diego D’Pablos與Carlos Melo釋放。哥倫比亞革命解放軍(FARC)的領導人表示這起綁票案可能危及歷時2年與哥國政府及國民解放軍在3月時協商的和平議程。
世衛表示里約奧運舉辦方式並未成功預防茲卡病毒(Euronews, 2016.5.28)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廢除里約奧運比賽,並無法避免茲卡病毒所可能造成的傷害。巴西身為茲卡病毒感染重鎮,至今已約有150萬名民眾感染。上週五時,約有10多名科學家請求世衛轉換里約奧運場所或是延遲舉辦,但世衛認為較有效的方法是要降低危機發生並遵從公衛機構的建議。
哥倫比亞與反政府的革命武裝力量(FARC)達成童兵協議 (The New York Times, 2016.05.15)
哥倫比亞政府與境內最大的反抗軍FARC達成協議,反抗軍願意釋放兒童兵,包含15歲以下的兒童與15-18歲的未成年人,在最後三個月的談判期限內,雙方將對分歧進行最後談判,希望能於夏天結束戰爭。
阿根廷國會通過反裁員法案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6.05.19)
阿根廷反對黨控制的國會於週四批准法案,要求未來六個月的裁員成本負擔需增加一倍,而被稱為「反裁員法」,與總統Mauricio Macri目前的政策方向大不相同,而民調顯示有57%支持該項立法。
多明尼加總統大選 梅迪納輕鬆連任(Euronews, 2016.5.16)
多明尼加總統大選結果出爐,現任總統Danilo Medina以獲六成選票繼續連任,無需進入第二輪選舉。競選期間遭遇許多挑戰,包括電子投票的引入與3千名技術人員的罷工。這次投票,亦是多國第一次使獄中犯人享有投票權。
墨西哥總統提案同性婚姻合法化 (The New York Times, 2016.05.17)
墨西哥總統Enrique Peña Nieto於週二簽署一項提案,向國會提交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計畫,將婚姻平權法規載入憲法與全國民事條文。墨國目前連同首都在內,有3個州承認同性婚姻。但仍有28州尚未承認。目前阿根廷、烏拉圭、巴西、哥倫比亞均已通過同性婚姻合法,此提案希望改變憲法對同志的歧視,但有政治學者認為此提案可能是為了提振總統萎靡不振的人氣。
藤森慶子高級助理陷入醜聞 (The Guardian, 2016.05.19)
秘魯總統候選人高級幕僚,中間偏右政黨人民力量(FP)秘書長Joaquin Ramirez身陷洗錢醜聞,消息來自於秘魯地方電視台根據美國緝毒局(EDA)報導。報導指出Ramirez長期協助藤森慶子洗錢,Ramirez已否認指控並辭去黨職。這消息可能不利藤森慶子在二輪大選投票既有的優勢。
巴西中間偏右政府朝社福開刀 (The Guardian, 2016.05.20)
在總統Michel Temer上台後,諸多觀察顯示這個中間偏右的政府將持續朝社福政策開刀。支持者認為,這將有助於改善巴西的主權信用評級與政府赤字。但巴西住房、扶貧與社福系統照護開支也同樣下降。批評者指出,Temer任命的內閣全數為白人男性,欠缺種族多樣性。
巴西參院通過彈劾總統Rousseff (The Guardian, 2016.05.12)
巴西參院以55比22的票數通過總統Rousseff彈劾案,Rousseff需即刻停職180天。而Rousseff拒絕承認任何指控。雖約有七成民意支持重選總統,但副總統Michel Temer依法仍將組成政府度過看守期,但Temer組成的政府仍有多位官員將面臨司法調查。根據衛報統計,迄今為止彈劾Rousseff的參院,81位參議員中有33位已被起訴或面臨司法調查,自巴西1985年結束軍事獨裁統治後,4位經過民主直選產生的總統,已有2位遭到彈劾。
阿根廷將舉行首次再生能源的拍賣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6.05.13)
阿根廷宣布將於下週一(5/16)開始舉辦一系列的可再生能源拍賣,也是總統Mauricio Macri作為吸引外資、整頓國家能源產業的計畫之一,希望在明年底可將再生能源產量提升至總發電量的8%,2025年能順利減少對天然氣的進口依賴。
阿根廷前總統Cristina Fernández de Kirchner涉貪起訴 (The New York Times, 2016.05.13)
阿根廷前總統Cristina Kirchner與相關涉貪官員於週五(5/13)因疑似操控中央銀行大量出售美元、造成國家損失且收賄,正式被法官起訴,Cristina Kirchner認為這是新政府為了轉移眾人對新經濟政策等注意力,故意對她進行誹謗。
墨西哥法官引渡毒梟古茲曼至美(Euronews, 2016.5.10)
墨西哥聯邦法庭法官稍早考慮將大毒梟古茲曼(Joaquín Guzmán)引渡至美國。古茲曼面臨無數項罪名,其中包括洗錢與販毒。墨西哥擁有20天決定是否轉獄,而在上週六已被移轉至位於美國邊界高度安全戒備的胡亞雷斯城獄所。
委內瑞拉示威者與警方發生衝突(Euronews, 2016.5.11)
在卡拉卡斯州,委內瑞拉的警方稍早包圍支持加快程序以罷免總統馬杜洛(Nicolás Maduro)的示威者。群眾面對馬杜洛可執政至2019年,深感不滿,多位示威者在遊行過程中因執法過當遭到傷害。委國反對黨一週前已將180萬支持罷免的公民連署交付審查。
郵輪從邁阿密到古巴,結束幾十年的凍結 (The New York Times, 2016.05.02)
從1970年代後只允許古巴人民搭乘飛機離境的規定終被取消,週日(5/1)起古巴到美國的郵輪隨著兩國關係正常化而啟航,從邁阿密航向哈瓦那,雖然目前僅有兩家公司通過美國核准可從美國的港口提供遊船到古巴,還需古巴當局額外的許可,但此舉也將為古巴帶來數以千計的遊客。
巴西參議院彈劾委員會通過Rousseff彈劾案意見報告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6.05.06)
巴西眾議院通過總統彈劾案後交付參議院,週五(5/6)時參議院的彈劾委員會以15比5票的結果通過對總統Rousseff的彈劾議程,預計於下週進行表決,在參議院81席只要以簡單多數(即41票)通過則批准彈劾案,將由副總統Michel Temer代理六個月任期,若Rousseff的訴訟判刑有罪則直接代理至2018年任期結束。
哥倫比亞引渡秘魯版毒梟(Euronews, 2016.5.2)
繼先前古茲曼大毒梟,秘魯版毒梟Gerson Aldair Gálvez已在上週六哥倫比亞被補,將引渡回秘魯。秘魯官方指控Gerson Aldair Gálvez謀殺未遂與毒品販賣。
阿根廷前軍事獨裁者受審 (The Guardian, 2016.5.5)
阿國前軍事獨裁者Omar Graffigna以90歲高齡移送受審,他被控於1978年綁架民權運動人士。Omar Graffigna曾為空軍總司令,並為1978年政變組成的軍事執政團成員,也是最後一位仍在世的成員。
歐巴馬與墨西哥總統討論移民、反毒議題 (Reuters, 2016.05.05)
美國總統歐巴馬與墨西哥總統Enrique Peña Nieto於週四(5/5)共同討論中美洲移民與海洛因等毒品的反制議題,白宮聲明指出對於來自中美洲的非法移民問題、降低生產與消費海洛因等毒品是目前兩國共同合作的首要目標。
正義無限期拖延:墨國43名學生失蹤案 (The Guardian, 2016.04.28)
衛報本周專文報導了墨國43名學生失蹤案的國外調查情況,由美洲人權組織與墨國政府組成的調查委員會目前看來毫無進展,雖然目前跡象顯示可能牽涉到警方與販毒黑幫的共謀,但政府的阻撓導致一切欠缺具體證據。但短期內這個事件的答案恐仍無解。
哥倫比亞政府同意同性婚姻合法化(Euronews, 2016.4.29)
哥倫比亞針對同性婚姻合法化終拍板定案,最高憲法法院以6票贊成、一票反對通過議案。在去年4月,同法院拒絕定義婚姻為男性與女性的結合,因此開啟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議題。而在拉丁美洲贊成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寥寥無幾,只有:巴西、阿根廷、烏拉圭與墨西哥。另外,在2015年哥國政府最高憲法法庭同意同性伴侶領養小孩條件與異性戀婚姻相符後,亦造成哥國輿論分歧。
委內瑞拉反對黨簽署協議撤銷總統一職(Euronews, 2016.4.28)
委國民眾在政府電力配給以限供電量與糧食缺乏下開始躁動不安,而在馬拉開波城(Maracaibo)早已掀起多起針對委國總統馬杜羅(Nicolás Maduro)面對國家乾旱不滿的示威遊行。週三時反對黨(Mesa de la Unidad Democrática)發起公投以廢除馬杜羅的簽署活動。另一方面,為節省電源,政府下令公務員只需在每週星期一、二上班。
古巴哈瓦那總教區樞機主教辭職 (The New York Times, 2016.04.26)
古巴哈瓦那總教區樞機主教Jaime Ortega y Alamino於週二(4/26)宣布卸任,將由新任Juan de la Caridad García Rodríguez接任,Ortega於任內接待過三位教宗,也是促成歐巴馬拜訪古巴、緩和古巴對外關係、推動消除貧窮、資助新興企業與經濟改革的重要推手。
巴西最高法院撤銷前BTG Pactual執行長的拘捕令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6.04.26)
去年12月因涉入巴西石油公司賄賂案而遭拘捕的巴西最大獨立投資銀行佰達濟(BTG Pactual)執行長André Esteves,週一(4/25)經最高法院裁決,撤銷對他的拘捕,雖然BTG內部調查未發現André任何不當行為的證據,但因其牽涉賄賂案而致使公司形象受損,是否能回到BTG尚屬未知數,而巴西檢察官直指André仍是該案的重要關鍵證人。
阿根廷央行預計自九月實施通膨目標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6.04.28)
阿根廷中央銀行總裁Federico Sturzenegger於週四(4/28)公開表示預計於九月開始施行通膨目標制,希望藉由國債減少資金、高利率等方式,讓通膨率能於今年降至25%、明年17%、2018年12%、2019年底降到5%。
巴西副總統表示已經準備好接手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6.04.21)
由於巴西總統Dilma Rousseff的彈劾案已於4月17日在下議院以壓倒性的多數投票通過,並如火如荼地送交參議院審理,如果參議院表決接受彈劾,總統將先停職180天、由副總統Michel Temer將代理總統一職,雖然日前Datafolha民調顯示有60%民眾希望兩人一起辭職,但要以同樣方式彈劾副總統的機率不大,Temer則公開表示會準備接手的相關事務。
宏都拉斯前警察局長指政府造假刺殺文件 (The New York Times, 2016.04.22)
宏都拉斯前警察局長Ramón Sabillón Pineda日前在一次受訪中指出,有部分警方與毒販勾結,其中從高等官員、警察與軍隊都有牽涉其中,販運毒品在宏都拉斯不僅是犯罪更是政治,在相關的紀錄文件內有許多並非由辦案員警所記錄,而是被其他人偽造而製作的,例如最近兩位遭暗殺身亡的反緝毒官員的相關報告。他認為相關單位應進行嚴格審查並改善腐敗。
古巴共產黨召開第七次全國黨代表大會 (The Guardian, 2016.4.17)
古巴召開第七次全國黨代表大會,Raúl Castro確定連任第一書記,現年89歲的革命領袖Fidel Castro亦出席閉幕式。在會中,Raúl表示未來應確立幹部年齡劃線離退原則,最高領導人不得超過70歲。不過在會議中,也出現不少對經濟發展路線的雜音,部分與會者批評國有企業的經營效率低落,但對美國總統Obama訪古表示反感,並對國內少數私營部門是否會成為全球資本主義入侵代言人感到擔憂,Raúl對此表示古巴不會走入快速私有化道路。
拉美女性面臨毒品問題的困境(The Guardian, 2016.4.20)
衛報本周專文討論拉丁美洲毒品問題的特殊現象,墨西哥聯邦一級的監獄的婦女販毒者以超過男性兩倍數字在增長,報導指出,這類婦女日常生活遭受生命威脅而協助販毒,監禁過程無助改變這類困境,相反地,更將其原本較低的社經地位持續邊緣化。
厄瓜多總統宣布提高稅負以利重建(Euronews, 2016.4.21)
厄瓜多先前強震經歷多日搜索,生還者的存活機會隨著時間一點一滴流逝。此次地震造成570死亡,無以數計人失蹤,兩萬人無家可歸,餘震發生至今已超過575起。地震重創下的帕德爾納萊絲縣(Pedernales)重整將耗時多年,清掃工作維持每日最低需求。除了國際救援外,厄國總統Rafael Correa下令增加一般稅收,如:附加值稅、按月賺取超過一千美金職業稅與財產超過一百萬美金的富人稅。
墨西哥邁向大麻除罪化(Euronews, 2016.4.22)
墨西哥大麻合法化又跨進一大步,墨國總統Enrique Peña Nieto週五至國會遞交兩份草案,關於醫療用大麻合法化與增加個人娛樂性消費大麻量從5公克提升至18公克,並表示授與藥品成分加入大麻或其他活躍性配方及參雜大麻藥品亦可進口。從去年開始的大麻合法化議題爭辯因數名孩童病患需求,以及法官判決四名國人因娛樂用途種植並交易大麻無罪化而起。
瓜地馬拉前總統的新醜聞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6.04.15)
瓜地馬拉前總統Otto Pérez Molina與其父總統涉嫌於2013年收受數百萬美元的賄賂,以交換25年、價值約2億5千多萬美元的港口碼頭建設、特許經營權,他們先前已因其他案件而在獄中待審。
墨西哥總統支持率因醜聞跌至歷史新低 (Reuters, 2016.04.13)
根據Reforma報,在4月7日至10日辦理的民調中,總統Enrique Peña Nieto的支持率下降到30%,其中更有66%的受訪者認為對其表現感到失望,由於貪腐醜聞與未能有效解決貧窮、提振經濟等原因,造成支持率不斷下跌。
藤森慶子通過秘魯第一輪總統選舉 (The Guardian, 2016.4.11)
秘魯總統大選候選人藤森慶子,在第一輪選舉取得領先,第二名則為前世界銀行經濟學家Pedro Pablo Kuczynsk,由於藤森慶子並未取得半數選票,第二輪選舉將於六月舉行。
智利調查成千上萬沙丁魚死因(Euronews, 2016.4.12)
智利官方先前展開調查關於成千上萬隻沙丁魚的死因,並附上阿勞卡尼雅區死亡的沙丁魚圖像,隨後發布此區列為衛生危害區,並禁止魚類的買賣。
委內瑞拉總統為節省能源 時間條快30分鐘(Euronews, 2016.4.16)
為因應經濟危機,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Nicolás Maduro)宣布從5月1日開始為節省能源將時間條快30分鐘,並宣布調整公部門上班時間以節省電力,甚至要求婦女停用吹風機。
委內瑞拉最高法院撤銷異議分子特赦 (The Guardian, 2016.4.12)
委內瑞拉最高法院於本周撤銷由國會通過的國內異議份子特赦令,總統Maduro事前已多次批判由反對黨掌控的國會,而國會今年度多項法案均已遭到法院否決。因應這樣的嚴峻情勢,反對黨未來可能將謀求罷免總統與重建最高法院。
巴拿馬文件揭露全球秘密帳戶(Euronews, 2016.4.3)
全球眾多名人的海外秘密帳戶因一家位於巴拿馬主要管理資金與遺產名為莫薩克·馮賽卡(Mossack Fonseca)的法律顧問公司而曝光,根據國際新聞調查協會(ICIJ)將眾多文件經由姓名分類,發現70名過去或現任政治領導人物,包括俄國總統普丁與阿根廷新總統馬克里等。
智利計程車司機與Uber之戰(Euronews, 2016.4.8)
大批示威份子佔據市中心車道,對於Uber的商業行為表示抗議。Uber從2014年起在智利實施,藉由手機軟體,提供乘客私家叫車服務。
哥倫比亞最高法院裁定同性婚姻平權(The Guardian, 2016.4.7)
本周哥倫比亞最高法院以6比4否決了一項以「婚姻僅限於一男一女」的提案,並裁定同性婚姻合法於否的認可應由國會決定,而非法院。這對天主教國家占多數的拉丁美洲,無疑是一大邁進。
阿根廷檢察官將前總統列入金融調查案 (The New York Times, 2016.04.09)
阿根廷聯邦檢察官將前總統Cristina Fernández de Kirchner列入洗錢案的調查對象,由於上週被捕、涉入洗錢的Lázaro Báez在其證詞中,提出她與夫婿(前總統Cristina Kirchner)亦貪汙公共工程費用及洗錢,而去年12月才卸任的Kirchner政府不斷有貪腐案爆出,包含交通部長、副總統等重要高官,Kirchner恐怕也將遭起訴。
委內瑞拉全國限電管制:周五不上班 (The Guardian, 2016.4.7)
總統Maduro宣布這項計畫將持續兩個月,並要求重工業由於原物料問題應持續降低產能。這項政策目前已在國內引起普遍的譏諷與嘲笑,即便連執政黨支持者都不太買帳。
秘魯大選浮現的政經問題 (The Economist, 2016.4.9)
經濟學人專文分析當前秘魯的政經局勢,由於現任總統Humala欠缺改革能力與結構性經濟調整,秘魯當前的經濟情勢仍趨於疲軟狀態,這些因素都有利於藤森慶子的領先地位。但由於政黨體系的高度不穩,這將導致秘魯的政治局勢呈現不可預性,難以預料藤森慶子當選後的結果。
拉美國家在OPEC杜哈會議前尋求共識 (Prensa Latina, 2016.04.09)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預定在4月17日於杜哈舉辦高峰會,在此之前,南美國家聯盟(Unasur)的石油國家代表於厄瓜多的首都基多先行舉辦閉門會議。由於油價持續下跌衝擊生產成本,各國代表於會後記者會提出穩定油價、凍結一月生產等協議等建議,被認為是支持沙烏地阿拉伯、俄國與卡達的立場。
哥倫比亞第二大反政府游擊隊與政府和談(The New York Times, 2016.03.30)
當哥倫比亞政府與最大叛軍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FARC)即將達成協議前夕,哥國第二大叛軍民族解放軍(The National Liberation Army,西文簡稱為ELN)在週三(3/30)宣布願意與政府談判,而總統對此希望國民能支持政府與叛軍談判,雖然有保守派認為叛軍提出談判是為了換取不被起訴,但政府希望以此結束數十年來的武裝衝突及戰爭、換取和平。
駭客宣稱曾操縱墨西哥總統大選 (The Guardian, 2016.03.31)
曾在拉美各國操縱選舉的哥倫比亞駭客Andrés Sepúlveda,日前於彭博社專訪宣稱幹過最大一票的案件是2012年的墨西哥總統大選,這項行動共花了六十萬美金,以協助總統Enrique Peña Nieto當選。墨西哥執政黨革命制度黨(PRI)已否認這項指控。
以色列在巴西大使任命一事做出讓步 (The Guardian, 2016.03.28)
以色列總統納Netanyahu撤回原新任巴西大使Dayan的任命,並改派其為紐約總領事。這項任命案已延宕長達7個月,僵局來自於巴西政府長期支持巴勒斯坦的立場,而Dayan曾為猶太屯墾運動領導者的身分不為巴西總統Rousseff接受。
薩爾瓦多的監獄管制 (The New York Times, 2016.03.29)
薩爾瓦多於週二(3/29)宣布七個監獄進入緊急狀態,將採取非常措施打擊幫派暴力,相關的措施以包裹法案於週三進入立法程序,包含部署更多士兵、在衝突地區宣布緊急狀態、限制15天內不得探監等項目,希望透過更高規格的維安措施控制監獄的訊息流通。
阿根廷國債終於償清(Euronews, 2016.3.31)
阿根廷國會表示已償清自2001年的涉外國債,參議院投下擴大支出政府法案,以預先支付「禿鷹基金」訴訟案。阿國新總統馬克里(Mauricio Macri)對此事發展表示贊同,但在議院外聚集大群示威群眾,對於政府在購買基金時未減免2005至2010年的公債以及損失大筆利息感到不滿,而馬克里也將在4月14日針對阿國能否在15年後重返金融市場進行商討。
前古巴領導人拒絕來自帝國主義國家的禮物(Euronews, 2016.3.28)
繼美國總統歐巴馬一週前拜訪古巴後,前古巴領導人菲德爾.卡斯楚(Fidel Castro)打破沈默,針對歐巴馬談話內容透過官方媒體做詮釋,對美古自2014年的建交持續持懷疑態度,並點出60年來美國對古巴禁運、豬玀灣事件(Bahía de Cochinos)與其它對立小插曲等。
歐巴馬於哈瓦那:古巴無須懼怕美國(The New York Times, 2016.03.22)
歐巴馬在訪問古巴的最後一天發表演說,表示此行拜訪古巴是為了埋葬冷戰最後的遺緒,希望改善冷戰以來兩國的衝突,並強調古巴無須擔心來自美國的威脅,但支持古巴人民自己及集會遊行並選出自己的領導人,這是普世的基本人權,且認為古巴應致力於政經的改革。
巴西總統Dilma Rousseff拒絕辭職 (The New York Times, 2016.03.24)
巴西3/17、18所做的一項民調顯示有68%的民眾支持彈劾總統Dilma Rousseff,但總統在週四(3/24)接受訪問時,表示國會眾議院院長Eduardo Cunha對她所提起的彈劾案是為了轉移大眾對Cunha本人非法賄賂與洗錢的關注,Rousseff更重申自己在2010與2014年的競選總統過程中並無收受非法的資金,更無非法行為,她絕對不會辭職下台。
Lula的政治悲劇 (The Economist, 2016.03.26)
經濟學人本周回顧巴西前總統Lula的崛起與墮落,Lula曾透過巴西的國營石油帶起巨大的經濟成長,但如他已深陷國營石油的醜聞其中。而根據目前民調,巴西有50%不支持Lula個人,執政黨左翼工人黨(PT)可能在十月的市長選舉遭遇大敗。
美國總統承認為阿根廷人權辯護晚了一步(Euronews, 2016.3.24)
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先前訪問阿根廷時承認為其人權辯護晚了一步,現將以誠摯與清晰的態度面對並承擔起責任。同時,歐巴馬與阿國總統馬克里(Mauricio Macri)一同弔念在前阿國獨裁者下的受難者,地點選在拉普拉塔河附近的紀念碑面前。對此,阿根廷左派份子上街示威前獨裁者軍變下自1983年建立至今的40週年紀念日,並拒絕歐巴馬的來訪。
歐盟敦促哥倫比亞改善新聞工作者的安全措施(Latin Correspondent, 2016.03.25)
25名歐洲議會的議員於週二(3/22)致信給哥倫比亞總統Juan Manuel Santos,要求哥倫比亞政府正視記者因報導侵犯人權的不法行為,而遭恐嚇、非法監視與攻擊等,針對此類行為應認真調查並逮捕嫌疑人,且應捍衛新聞工作者的安全才能建立持久的和平。
巴西法官暫停前總統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的內閣提名 (The New York Times, 2016.03.18)
巴西前總統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因涉入洗錢案而遭檢察官申請、要求拘捕後,現任總統Dilma Rousseff反而將其提名為內閣成員,此舉引發群眾上街抗議與支持者遊行,週五(3/18)巴西最高法院暫停了該提名案,該裁決預計於30日交由九名法官組成之法庭審議。
海牙國際法院裁定哥倫比亞與尼加拉瓜之爭議(Latin Correspondent, 2016.03.18)
尼加拉瓜於2013年11月26日提起訴訟,指控哥倫比亞於尼加拉瓜領海活動而侵犯其主權,哥倫比亞於1948年簽署波哥大公約,雖然於2014年11月宣布退出該公約,但國際法院認為哥倫比亞於該案中仍有遵守該公約的義務,以14比2贊成裁決,國際法院有權針對此爭端進行判決,未來約需耗費二至四年進行訴訟。
拉美通膨惡夢再現?(The Economist, 2016.03.13)
經濟學人專文探討拉美各國的通貨膨脹現象,本年度開始,惡性通膨在拉美各國再度死灰復燃。雖然成因各有不同,經濟學人認為,這將考驗目前各國央行貨幣貶值與低利率政策是否仍應持續。
拉美軍文關係 (The Economist, 2016.03.17)
經濟學人專文回顧拉美近年軍文關係發展,與上世紀的血腥衝突相較,軍方似乎已更為服從民主執政者,各國文人國防部長比例逐漸上升。軍方權力逐漸衰退,有朝向制度化的趨勢。
厄瓜多軍機墜毀亞馬遜林 22死(Euronews, 2016.3.16)
厄瓜多軍機發生墜機事件,飛機殘骸散落在厄瓜多東部的帕斯塔薩省(Pastaza),機上當時正在進行跳傘人員的軍事訓練,飛機組員包含兩名駕駛、一名技術人員與19位跳傘員,事發原因仍有待查明,但總統柯瑞亞(Rafael Correa)已在推特發文表示並無生還者。
美國與古巴重啟通郵與通話(Euronews, 2016.3.15)
美國與古巴在50年後,首度透過全美最大通訊公司-威里遜公司(Verizon)通郵,雙方簽署合約指在經過技術測試後也可進行通話。
秘魯總統候選人被禁止參選 (The New York Times, 2016.03.09)
祕魯將於4月10日舉辦總統選舉,本週三(3/9)選委會以程序違規的技術問題為由,禁止目前排名第二的經濟學者Julio Guzmán參選,此舉被認為是選委會替領先的Keiko Fujimori助選。Keiko Fujimori的父親是1990年至2000年擔任祕魯總統的Alberto Fujimori,被控專制領導與涉嫌多起貪腐案。
阿根廷法官拒絕重審前總統Kirchner刑事案 (The New York Times, 2016.03.11)
阿根廷聯邦法院於週四(3/10)拒絕重啟對前總統Cristina Fernández de Kirchner的刑事訴訟,此案起訴人Alberto Nisman指控Kirchner干涉並破壞他對1994年轟炸死亡案的調查,但Nisman在提交該訴訟案當日因頭部中彈而死亡,檢察官近日提出新事證但被法官否決,認為不足以扭轉去年的裁決。
墨西哥總統將川普比喻為希特勒與墨索里尼(Euronews, 2016.3.8)
墨西哥總統Enrique Peña Nieto日前接受電視台訪問,將美國共和黨總統初選參選人川普(Donald Trump)比喻為希特勒與墨索里尼,並痛斥其針對墨國移民的攻擊言論,及其欲在墨國邊境築牆一事。
委內瑞拉調查礦工謀殺案 (The Guardian, 2016.03.07)
28名委國礦工疑似因為爭取賠償金,於東南部的叢林地區遭到謀殺。這類非法礦坑謀殺案件在近年日趨頻繁,反對黨議員則指責州政府試圖吃案。部分觀察則呼籲外資在收購拉美國家礦產的過程,正視這類非法案件。
哥倫比亞政府與革命武裝力量延後簽署和平協議(Euronews, 2016.3.11)
在經歷50年的武裝衝突後,2015年9月時在哥倫比亞總統桑托斯(Juan Manuel Santos)與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FARC)游擊隊員握手言和,談定在今年3月23日簽署停戰和平協議。然而,目前雙方仍有部分歧見,哥國政府與FARC已決定延長簽署和平協議日期。
古巴與歐盟簽署正常化雙邊條約(Euronews, 2016.3.11)
日前古巴與歐盟在哈瓦那簽署正常化雙邊關係,歐盟將允許古巴與歐盟商業集團擴大合作交流。透過該條約將可拉近古巴與美國距離,並重啟債務談判,為古巴重返國際舞台的里程碑。
巴西前總統Lula涉貪 (The Guardian, 2016/3/4)
巴西前總統Lula因涉嫌貪瀆遭警方帶走訊問,此事引爆街頭暴力衝突。雖然搜索過程出現爭議,檢調單位支持此項調查,由於事涉巴西國營石油公司貪賭案件,此事無疑將再影響現任總統、Lula政治接班人Rousseff的威信。
玻利維亞總統Morales前同夥人涉貪調查中 (Latin Correspondent, 2016.02.29)
玻利維亞總統Morales前女友Gabriela Zapata任職中國一家工程公司高級主管期間,不當借用其與總統的關係向玻利維亞政府部門獲得不同政府工程大約幾百萬的合約,於上週五(2/27)被收押進行調查。
美國支付食品與住所給停留在哥斯大黎加的古巴移民 (The New York Times, 2016.03.04)
今年一月開始,美國承諾將提撥一百萬美金作為資金,用來提供八千多名滯留在哥斯大黎加的古巴移民,包含臨時住所、飲用水、食物、衛生設施與各項用品,以分擔哥斯大黎加目前為安置古巴移民所花費的龐大費用。
宏都拉斯環保女鬥士遭槍殺 (The Guardian, 2016.03.04)
宏國環保女鬥士Berta Cáceres於家中遭槍殺,喪禮有數萬群眾參與。他因力阻中國水電(Sinohydro)水力發電在當地開發水壩而成知名環保鬥士。上萬名支持者在街頭呼籲政府調查真相,並誓言討回公道。
聖嬰現象引發秘魯水患(Euronews, 2016.3.1)
秘魯近幾星期因聖嬰現象,強降豪雨,引發溪水暴漲及房屋、軌道摧毀,多數區域受災慘重。秘魯總統烏馬拉(Ollanta Humala)除監督,並組成國軍特別小組增加救援及舒緩交通。此次水災,造成兩死一失蹤。
阿根廷終結主權債官司 達成協議(Euronews, 2016.3.1)
阿根廷歷時15年的主權債官司,已與債權人談妥至2001年債務違約(禿鷹基金)方案。阿國為債務願做到債務國要求的百分之85,賠款65億美元,債務調解人波拉克(Daniel Pollack)表示:這將是一大里程碑。阿國總統馬克里(Mauricio Macri)期望能在國會通過草案,然而馬克里目前居於劣勢,尤其是在參議院。
玻利維亞總統承認延長任期的公投失敗 (Euronews, 2016.2.22)
玻利維亞於上週日(2/21)發起修憲公投,針對總統任期是否能延長、讓現任總統Evo Morales競選第四任的議題進行公投。合格選民人數為6500萬人,週二的開票結果顯示51%反對、49%贊成,該公投並未通過,總統於週三的聲明中表示願意尊重選舉結果。
古巴允許異議人士出境 (The New York Times, 2016.02.25)
自上週宣布歐巴馬將於三月訪古巴後,古巴政府釋出善意,表示將准許因2003年鎮壓中被逮捕、而後因天主教干預而被釋放的部分異議人士出境,其中包含古巴愛國聯盟的領袖José Daniel Ferrer。
穆迪將巴西主權信評打至垃圾等級 (The Guardian, 2016.02.24)
國際主要三家信評皆以將巴西降級,這主要來對執政者Rousseff的貪腐風暴和經濟持續疲軟。不過,政府仍表示不會改變本年度將財政赤字降至占GDP的10%承諾。但市場觀察普遍不看好,認為Rousseff將為選票亂灑銀彈。
阿根廷法院對前總統發出傳票 (The Guardian, 2016.02.26)
阿根廷法院傳喚前總統Cristina Fernández,調查其在總統任內央行拋售大量美元外匯儲備的動機,前央行行長與前經濟部長同時遭到傳喚。未來檢調單位可能還會調查Fernández是否涉嫌洗錢,這些司法行動可能將對阿根廷政局造成極大風暴。
巴西針對石油公司貪污案展開深入調查(Euronews, 2016.2.22)
巴西總統羅賽芙(Dilma Rousseff)捲入巴西石油公司貪污案調查,透過政府已展開調查行動,目前已擴大到幾個主要城市,並在海外逮捕協助前任與現任總統的競選活動的負責人桑塔納(Joao Santana)。調查行動目前進行到第二十三個階段,並持續搜查巴西工程與建築公司(Odebrecht)。
教宗為拉美婦女做了甚麼?(The Guardian, 2016.02.22)
衛報本周以措辭強烈專文,討論教宗訪問對拉美婦女地位的影響,主要聚焦於天主教對公衛議題立場,未因教宗到訪鬆動。對於暴露於茲卡病毒的拉美婦女而言,天主教在避孕措施趨於消極,同時還是無法接受墮胎選項。
玻利維亞示威火災 (The New York Times, 2016.02.17)
由於玻利維亞將於週日(2/21)舉辦一場公投以決定是否修憲讓總統能於2019年爭取連任,使得玻利維亞目前陷入緊張局勢,而El Alto市民於週三(2/17)發起一場要求提升教育品質的遊行中,更被部分抗議者施放火源,導致6人死亡、28人受傷。
委內瑞拉反對派要求發起反總統公投 (Latin Correspondent, 2016.02.18)
委內瑞拉反對派自週三(2/17)起發起公投連署,預計收集390萬份連署,以提出罷免總統的公投,反對派認為社會黨領導下的委內瑞拉經濟不振、通膨率節節升高,停電與糧食短缺問題重重,總統更同時掌控行政與司法,與反對派掌握的國會多數常有衝突,希望藉此公投使總統於2019年任期結束前提早下台。
教宗-方濟各至墨西哥為瓜達盧佩聖母祈福(Euronews, 2016.2.14)
教宗(方濟各)成功完成心願至墨西哥為瓜達盧佩聖母(墨西哥庇護神)與全美州祈福。在20分鐘的過程中,教宗手持黃色花束玫瑰與銀牌進入掛有其姓名與畫像的殿堂密室,數以千計名眾透過實況轉播,屏息以待,以見證動魄人心的歷史時刻。
哥倫比亞警察首長下台 (The New York Times, 2016.02.17)
哥倫比亞警察總長Rodolfo Palomino週三(2/17)因非法所得與年輕警員性醜聞等問題辭職下台,由於其獲利與工資不符,且對記者進行非法竊聽、壓迫基層員警等案件,已遭檢察總長調查。
秘魯總統選舉候選人遭法院宣布需暫停選舉活動 (The Economist, 2016.02.20)
總統候選人Julio Guzmán遭選舉法庭需暫停競選活動,但困惑的是,他的候選人資格並未消失。問題主要來自法庭宣稱Guzmán並未經所屬政黨TPP正常程序提名,這項判決對領先者Keiko Fujimori極為有利,Guzmán暫居民調第二。
委內瑞拉油價暴漲60倍,仍是世界最便宜(Euronews, 2016.2.18)
委內瑞發總統馬杜若(Nicolás Maduro)為避免原油價格下跌導致經濟停擺,根據最高法院新賦予的法令權限,26年來首度宣布調漲國內原油價格,95無鉛汽油由每公升0.1波利瓦爾飆漲至6波利瓦爾,宣稱是平衡基本物價的必要手段。但市場觀察普遍不看好這項舉動,不過若根據匯率計算,委國油價目前仍保持世界最低價格。
海地總統Michel Martelly卸任後無繼任者 (The New York Times, 2016.2.7)
由於海地第二輪的總統選舉不斷延期,現任總統Michel Martelly於2月7日卸任後將無人繼任,為避免衝突與糾紛,美洲國家組織(OAS)派代表至海地,協助各政黨協商,最後暫定由國會負責選出臨時總統,並於4月24日辦理總統選舉,新總統預計於5月14日就任。
厄瓜多總統Correa更換軍方高層 (Latin Correspondent, 2016.2.8)
厄瓜多總統Rafael Correa宣布陸、海、空三軍司令與聯合參謀長將於四月被解任,聯合參謀長認為是因為他們要求軍方退休金不該退還的問題,但總統認為軍方的爭議是源自於2010年軍方以4800萬的高價販售220公頃的土地,但政府實際估計該土地僅值730萬,軍方始終不願將多出的4100萬交出而造成。
玻利維亞總統身陷貪瀆指控 (The Guardian, 2016.2.11)
總統Morales目前身陷與中工國際工程的利益輸送指控,這項指控主要來自於他的前女友曾於該公司高層任職,在野黨認為這為中國公司大開方便之門,Morales否認這項指控,並回應國會已組成調查委員會。
瓜地馬拉LBGT社群有了屬於他們的國會議員 (The Guardian, 2016.2.11)
衛報本周專訪了瓜地馬拉女權主義者Sandra Moran,他在去年9月當選成為第一位具同性戀身分的國會議員。他長年參與LBGT與婦女運動,並認為瓜國在社會運動的聯合維權進程,終於出現了部分進展。
秘魯國會競選出現第一位性工作者候選人 (The Guardian, 2016.2.8)
秘魯國會選舉候選人出現歷史上第一位性工作者,這位候選者的政見包括將為婦女權益奮鬥、打擊人口販賣與保護雛妓,並允許在非自願性行為下的墮胎。而根據2014年全球奴役指數估計,秘魯約有66,300人處於奴役狀態。
墨西哥複雜的政教關係 (The Guardian, 2016.2.12)
衛報本周專文探討墨國的政教關係史,天主教在史上曾發揮特有的影響力,透過與民俗信仰結合,殖民者帶來的宗教得以在墨扎根,甚而促成了墨國獨立,但也不乏執政者衝入教堂欺壓虔信者。而在當代,部分觀察則畏懼教宗來訪,會為總統Nieto的失德背書,及強化民意支持的工具。
哥倫比亞與美國的會談主題:美援與游擊隊 (The Guardian, 2016.2.4)
哥倫比亞總統 Santos本周拜會白宮會談,雙方觸及哥倫比亞武裝力量(FARC)的問題, Santos呼籲美方將FARC自恐怖組織名單移除;Obama認為雙方打擊毒品與叛亂組織邁入十五周年的「哥倫比亞計畫」成效巨大,雖然這項計畫因人權問題飽受抨擊。
從衝突到合作:拉美礦業開採糾紛 (The Economist, 2016.2.6)
經濟學人專文討論拉美礦業開採誘發的長期社會衝突議題。部分觀察認為,這類問題長期不利於人民權益與環境保護,但專文指出,無可否認,礦業開採獲益普遍已為拉美國家取得最穩固的經濟增長,關鍵在於抗爭者與政府雙方應朝民主的協商模式前進,政府也應有效對國營企業監管。
薩爾瓦多貪汙的前總統Francisco Flores享年56歲 (The New York Times, 2016.02.02)
1997年當選、成為當時美洲最年輕總統,且被認為是最親美的Francisco Flores總統,被控於2001年擔任總統的任期內,違法收受1500萬美元來自台灣政府的政治獻金,去年12月判決中認定他將500萬移入個人戶頭、1000萬則匯入政黨,最終於1月30日逝世,享年56歲。
哥倫比亞實施一年的禁槍令 (Latin Correspondent, 2016.02.03)
由於哥倫比亞首都Bogotá為期一個月的禁止槍枝政策顯著地使謀殺率下降,哥倫比亞決議於2016年施行全國性為期一年的槍枝禁止政策,希望有助於全國謀殺率的降低,但同時也須面對非法槍枝的販賣與管理問題。
多明尼加-燈光與教育之關聯性(Euronews, 206.2.5)
在學習世界〈Learning World〉指出燈光與教育之關聯性,並深入探討學校主要扮演的角色與如果學校的缺電問題。在拉丁美洲有近6萬所學校沒有電,但現在已有一項計畫,利用了解「光與學習的效用」與「規律的來電使學習效力更佳」,能幫助沒有持續電力的鄉村學校與當地團體。
古巴領導人訪問歐洲(Euronews, 206.2.1)
古巴總統卡斯楚(Raul Castro)展開對法國的國是訪問。在古巴與美國恢復邦交後,法國總統歐蘭德(François Hollande)在去年5月是第一個參訪古巴的西方國家領袖。
智利總統媳婦遭控貪腐 (The New York Times, 2016.1.29)
智利總統Michelle Bachelet的媳婦Natalia Compagnon與合夥人等,在本週五(1/29)被起訴賄賂,在參與土地開發案時涉嫌收取回扣。雖然總統Bachelet發表聲明對此並不知情,其民調支持度仍大幅下降至25%,對Bachelet造成不小衝擊。
瓜地馬拉通過禁止販賣婦女法律 (Latin Correspondent, 2016.1.29)
本週四(1/28)瓜地馬拉國會通過法律案,設立機構負責協尋失蹤的婦女。根據統計,近兩年瓜地馬拉有4500名婦女失蹤,該法案的目標在於改善拐賣婦女到他國為奴或賣淫的狀況,此外也要求政府各機關共同合作來進行搜索,並建立犯罪資料庫。
美國放寬融資對古巴的出口限制 (The New York Times, 2016.1.26)
歐巴馬政府週二(1/26)宣布將解除對古巴融資的出口限制以及商品的運輸限制,使貿易不再需要如過去得經由現金或第三方支付進行融資交易,外界認為歐巴馬致力在其任期內正常化兩國之間的關係,而該項修訂正式於週三(1/27)生效。
聯合國同意派任務小組,監督哥倫比亞停火(Euronews, 206.1.26)
聯合國安理會同意成立觀察小組,以檢驗哥倫比亞政府與該國最大反叛軍FARC達成停火協議。哥倫比亞總統桑托斯(Juan Manuel Santos)表示,對於安理會的決議幫助國內解決紛爭將是「最好的保障」。
墨西哥披索危機:為何政府無法抑制貶值(El Mundo, 2016.1.29)
墨西哥貨幣披索連月來持續走貶,與去年相比,已貶值百分之十六。至今,墨西哥政府官員對於貨幣貶值依然束手無策,一般而言與人民幣影響拉丁美洲與何時將受到美國聯準會升息影響有關。
拉美低效率的公部門服務 (The Economist, 2016.1.30)
經濟學人本周專文討論拉美國家普遍低效的公共服務。由於官僚組織的過度科層化與任人唯親原則,公務服務已無法應付經濟發展與中產階級需求。經濟學人認為,建立普遍專業化的文官集團,應是拉美國家未來應考慮的解決之道。
巴西懸崖邊的狂歡節 (The Economist, 2016.1.28)
雖然巴西即將迎接二月狂歡節假期,但除了持續蔓延的茲卡病毒,巴西政經情勢將有可能在今年持續探底。經濟學人報導,根據國際貨幣組織評估,巴西本年經濟增長將持續萎縮,通貨膨脹將達到11%會是2002年以來最高。而隨著假期結束,總統Rousseff面對不只是他的彈劾問題,還有焦頭爛額的政經貪腐醜聞。
海地總統二輪無限期延遲,全國陷入暴亂 (The Guardian, 2016.1.23)
海地取消1月21日應舉行的第二輪總統選舉,這肇因於反對黨候選人拒絕參加,他認為由於全國因的選舉騷亂層級上升,有必要停止選舉,選舉委員會同意這項建議。在此之前,第二輪選舉已於去年12月延後過一次,總統Martelly強調應讓一切選舉程序步上正軌。
阿根廷總統將出席世界經濟論壇 (The Guardian, 2016.1.18)
阿根廷總統Macri本周將出席瑞士達沃斯舉辦的世界經濟論壇,自前任總統Kirchner後,阿根廷已不曾出席過這項場合,據信他將與英國首相Cameron會面,這將為兩國的福克蘭群島問題帶來些許解凍。
委內瑞拉2016年通膨率恐將超過700% (Latin Correspondent, 2016.01.22)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西半球主管Alejandro Werner於週五(1/22)發表的預測,委內瑞拉2016年的通膨率預估將達720%,而去年通膨率也達275%,比上週五(1/15)委內瑞拉央行公布1至9月的141.5%還要高出許多,Werner認為糧食短缺與黑市是影響委國經濟不佳的主要原因。
市場與國家在秘魯高等教育法的鬥爭 (Latin Correspondent, 2016.01.22)
去年祕魯通過了高等教育法,總統Ollanta Humala於批准法案時曾表示教育不能由市場主導,而該法案包含大學校長的遴選辦法、高校教師的學位要求、限制課程設計須由主關機關核准等,被批評過度限制學術自由,其中如San Marcos大學因學生自主選舉校長而違反該法,但目前尚無總統候選人對修正該法表示意見。
玻利維亞原民總統在任10年的改變(El Mundo,2016.1.22)
Evo Morales(埃沃•莫拉萊斯)已數度連任玻利維亞總統,若下月公投通過,他的任期將可延長至2025年。相較於2006年上任時同期拉美各國左翼領導人,Evo Morales仍維持領導威信,且在經濟增長與抑制通膨上都取得不錯的成果。
巴西政府是否可忍受因罹患茲卡病毒的墮胎婦女(El Mundo,2016.1.23)
茲卡病毒正在拉丁美洲崛起,造成許多先天性畸形兒。對此,巴西與哥倫比亞已開始針對懷孕婦女是否可因被帶有感染源的蚊子叮咬後的進行墮胎展開討論。
阿根廷總統逾越憲政慣例 (The Guardian, 2016.1.10)
阿根廷總統Macr日前簽署緊急命令,任命兩位最高法院法官,按照慣例,最高法院法官需由參院批准。在此之前,阿根廷歷史上僅發生過一次總統繞過憲政程序的任命方式。批評者認為總統欠缺客觀條件行使這項任命,此舉已遭在野黨反彈。
毒品戰爭的失敗 (The Guardian, 2016.1.12)
布朗大學政治系教授Peter Andreas於衛報對於毒梟 Guzmán逮捕事件專文認為, Guzmán的成功證明美墨政府長年針對毒品戰爭資源投入的無效,這場毒品戰爭的贏家是 Guzmán,如今他太過耀眼而被逮捕。但他歷史的終結將為墨西哥毒品市場帶來更血腥且混亂的結果。
委內瑞拉宣布進入經濟緊急狀態 (The New York Times, 2016.01.15)
委內瑞拉於週五(1/15)破天荒宣布進入為期兩個月的經濟緊急狀態,由於1月5日就任的國會被在野黨掌握,總統Nicolás Maduro採取此方式想跳過國會以施行自己的政策計劃,而同日委國央行也發布2015年1至9月的經濟數據,經濟收縮4.5%、通膨更達1.42倍。
墨西哥前州長因涉嫌洗錢被捕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6.01.15)
墨西哥前Coahuila州長、執政黨革命建制黨(Institutional Revolutionary Party)前黨魁Humberto Moreira因涉嫌洗錢,於週五(1/15)被法官下令收押。Moreira除了擔任Coahuila州長任期內(2005-2011)留下龐大債務之外,更有證人指證他透過房地產等交易方式洗錢上千萬美元。
瓜地馬拉新任總統Jimmy Morales宣示打擊貪腐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6.01.15)
瓜地馬拉新任總統Jimmy Morales於週四(1/14)發表就職演說,由於瓜國前總統Otto Pérez Molina與副總統Roxana Baldetti兩人涉入貪汙,Morales特別宣示將改善貧窮、暴力與打擊貪腐,希望帶給瓜國「透明的曙光」。
巴西搭乘大眾交通工具費上漲引發暴動(Euronews, 2016.1.9)
巴西各大城市,如聖保羅與里約熱內盧等,因近期大眾運輸費用上漲,人民組成示威遊行扔擲汽油彈並攀爬圍欄,導致大量警方利用催淚瓦斯及瓦斯彈湧入鎮壓,暴動現已趨於平緩。示威民眾表示,針對搭乘捷運、公車及火車價格上漲百分之八感到不滿,因此利用此遊行對抗逐漸上漲的交通費。而巴西近期陷入的政治與經濟危機,通膨高於百分之十,是近十三年來最糟糕的狀況。
巴拉圭檢察官搜查南美洲足球協會總部找尋貪污證據(Euronews, 2016.1.8)
繼國際足球聯合會(FIFA)醜聞,巴拉圭檢察官透過美國法官的訴狀,著手進行搜查南美洲足球協會總部以證實貪污事件。搜索的文件內容包括銷售美洲杯與南美解放者杯的合約,此調查也與去年五月逮捕的南美足會主席尼古拉斯•萊奧斯(Nicolás Leóz)有關。而在紐約,瓜地馬拉足協秘書長赫克托•特魯希略(Hector Trujillo)、前國際足聯主席與其最高法院法官已交付四百萬美元保釋金得到保釋。
墨西哥毒梟古茲曼被捕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6.01.09)
在2001年、2015年7月的二次越獄之後,墨西哥大毒梟、Sinaloa Cartel販毒集團的老大古茲曼(Joaquín Guzmán Loera)終於在本週五(1/8)被逮捕,而後各界均關心古茲曼是否會被引渡至美國,之前墨西哥司法部曾拒絕引渡,但此次墨西哥方面表示是否引渡將會由法院來決定。
墨西哥男性因毒品暴力平均壽命下降 (The Guardian, 2016.01.06)
根據《健康事務》(Health Affairs)的最新研究,墨西哥男性由於毒品暴力氾濫的因素,導致預期平均壽命在各州至2005年後都下降數個月,研究人員並向衛報表示,這與毒品暴力暴增上升的意外死亡率存在相關,兩者間並非巧合。而墨西哥在過去60年的工衛醫療水準出現顯著改進,但墨西哥男性並未因此受惠。
古巴釋放多名政治犯 (The Guardian, 2016.01.08)
作為美古重建外交關係的條件,古巴政府在本周釋放大多數政治犯,其中已有部分人士向美方尋求政治庇護,但有少數仍願留在國內進行政治運動。
委內瑞拉最高法院拒絕四名國會議員就任 (The New York Times, 2015.12.30)
委內瑞拉最高法院於本週三(12/30)判決暫緩四名國會議員原定於1月5日的就任,四名國會議員均來自Amazonas地區,其中三名為在野反對派的議員。反對派認為這是場司法政變,刻意透過司法機關使反對派無法達到2/3多數,更以公開信的方式致函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希望獲取國際社會的支持。
阿根廷政府宣布國家統計緊急狀態 (Buenos Aires Herald, 2015.12.31)
阿根廷政府於週三(12/30)宣布「國家統計緊急狀態」(national statistics emergency),將停止公布通膨指數等經濟數據。財政部長Alfonso Prat-Gay於記者會上表示「國家統計與普查局 (INDEC)過去以來一直謊言連篇」,新任局長Jorge Todesca將著手徹底改革該部門,而明年年初的工資談判將會先以地方政府的統計資訊與評估數據做為替代的參考資料。
巴西女人黨(Partido da Mulher Brasileira, PMB)能代表巴西女性嗎?(The Guardian, 2015.12.29)
衛報本周專文討論了巴西女人黨(PMB)對巴西女性在國會的代表性問題。PMB於2015年9月底註冊為正式政黨,並開始從其他政黨挖角議員,2015年年底,計有22位眾議員、1位參議員從其他政黨退出、成為PMB的黨員。PMB極力淡化女性主義色彩,但22個眾議員內僅有2位女性,還主張反墮胎。對一個擁有世界上女性最高受暴力威脅比例,兩性薪資差距高達40%的國家,巴西女人黨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墨西哥市長宣示就任隔日即遭槍殺 (The Guardian, 2016.1.2)
Temixco市左翼新任女市長Gisela Mota上任後僅一天,即在家中遭到槍殺。Temixco市位於墨西哥市南方60英里,當地毒梟勢力龐大,市長槍殺事件在過去時常發生。
薩爾瓦多的轉型正義仍待落實 (The Economist, 2016.1.2)
雖然內戰早已結束,但薩爾瓦多政府的消極態度導致相關調查嚴重延宕,《經濟學人》擔心這種狀況將隨證據逐漸流失更嚴重。這個在1981年內戰中,軍方對平民大屠殺的事件,仍待更多資源投入與調查鑑試。
哥倫比亞總統簽署醫療用大麻合法化命令 (The Guardian, 2015.12.22)
哥國總統Santos本周簽署醫療用大麻合法行政命令,並稱未改變管制承諾。在這項政策後,哥國也加入墨西哥、智利等國大麻除罪化行列。不過,比較不同是,哥國長期以來參與美國支持的毒品零容忍監管政策,而雖然境內由於毒品爆發衝突的頻率降低,但諷刺地,美國境內古柯鹼量哥國輸入占第一地位這點仍未改變。
阿根廷總統Macri呼籲委內瑞拉政府釋放政治犯 (The Guardian, 2015.12.21)
Macri在南方共同市場峰會提出這項聲明,他要求委內瑞拉政府應釋放遭囚禁的反對派領導人,並以建立民主價值的方向努力。委國外長則於會議指責Macri干預他國內政。委國總統Maduro則已長期未出席這個峰會。
玻利維亞總統呼籲防止回歸帝國主義 (Prensa Latina, 2015.12.23)
玻利維亞將於明年2月21日舉辦公民投票,決定是否批准憲法修正案、讓總統Evo Morales得以於2019年再次爭取連任,自2006年開始執政的總統Morales表示,10年來正因為沒有帝國統治與IMF的干預,玻國才能有現在的政治與經濟狀況,因此唯有透過修憲讓他連任才能避免玻國再次被帝國主義掌握。
美國核准對中美洲7億5千萬美元的援助 (Latin Correspondent, 2015.12.24)
美國國會近日批准對中美洲的7億5千萬美元補助,由於不斷增長的移民問題嚴重影響美國,透過此補助協助中美洲北三角(NTCA)的宏都拉斯、瓜地馬拉、薩爾瓦多三國解決貧困與幫派暴力等問題,希望從根本解決大量自NTCA逃離、前往美國尋求庇護的難民問題。
委內瑞拉舊國會任命13名新法官 (The New York Times, 2015.12.23)
委內瑞拉在野黨於月初的國會大選贏得2/3多數,且將於明年1月5日就任,然而以總統Nicolás Maduro為首的現行國會執政黨統一社會黨卻在本週三(12/23)搶先批准13名最高法院的法官任命案,被批評是總統在失去國會多數支持後,欲轉以司法阻擋國會法案的手段,最高法院失去其獨立性且被行政部門支配。
阿根廷解除對披索(peso)的外匯管制 (The Economist, 2015.12.17)
阿根廷的新政府本周解除長達四年的外匯管制,以推動經濟正常化。而長年的外匯管制使得人民無法自由購買美元,但在引入浮動匯率與鬆綁外幣購買等措施後,可預期將刺激出口情況與外資投入意願。但新政府未來也將面臨披索對美元匯率爆跌與通貨膨脹問題,央行目前已祭出上調定存利率從8%至38%的策略。
美國與古巴:雖見曙光,但仍待努力 (The Guardian, 2015.12.18)
在美古雙方於本周敲定恢復兩國中斷50多年的定期商業航班業務後,衛報專文回顧美古關係一年的改變。衛報認為,部分破冰變化是極為明顯的,來自美國的觀光客人數大為增加,世界銀行也給未來一年經濟較佳的預期。但部分問題如貿易禁運、未來可能爆發對美大波移民潮、雙方領導人接班者的談判意願。這些發展可能都不利古巴人的生活與發展。
巴西更換財政部長 (The New York Times, 2015.12.18)
在總統與國會的長期互鬥之後,本週五(12/18)宣布將由現在的企劃部部長Nelson Barbosa取代Joaquim Levy接任巴西財政部長一職。之前總統Rousseff曾表示Levy在政府處理經濟危機上扮演關鍵的角色,但Levy的前銀行行長、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家的身分似乎未能有效解決危機,巴西第三季經濟更收縮1.7%。
哥倫比亞收到來自世界銀行的發展政策貸款 (Latin Correspondent, 2015.12.14)
世界銀行最近簽署了一項對哥倫比亞7億美元的國家發展政策貸款,將針對哥國勞動力市場、基礎設施項目與創業三個領域進行預算補助,希望改善勞動政策以保護勞工,制定基礎設施融資的監管政策,並吸引國民自行創業以增加市場的良性競爭與國際貿易。
委內瑞拉可能間接協助了美國的官方調查(The New York Times, 2015.12.16)
委內瑞拉毒品管制署的前官員Néstor Reverol公開宣揚其打擊犯罪的功績,但卻有哥倫比亞的毒販在委國被逮捕且被引渡回國時表示Reverol曾收受販毒集團的賄賂,美國檢察官近日將有可能對Reverol提起訴訟。
委內瑞拉:希望的曙光 (The Economist, 2015.12.12)
在反對黨聯盟於本次國會大選取得三分之二的絕對多數後,對總統Maduro的執政無疑是雪上加霜,委國政局也將陷入更為不穩的狀態。經濟學人本周專文討論本次大選的後續效應,並認為Maduro欠缺前任總統Chávez的領袖魅力也無法應付經濟問題。而在Chávez憲法賦予的權力下,掌握國會多數的反對黨可輕易彈劾官員甚至重寫憲法。經濟學人認為這至少提供委內瑞拉一個轉型契機。
巴西最高法院要求眾議院暫停對總統的彈劾 (The Guardian, 2015.12.08)
在眾院成立彈劾總統Rousseff的特別委員會幾小時後,最高法院宣布委員會需暫停對總統彈劾案的審理。按照憲政慣例,總統彈劾第一道程序需先在眾院成立調查委員會,並聽取總統申辯,再裁定是否需送交眾院與參院投票。不過在高院介入暫停總統彈劾至12月16日,討論本次彈劾的適法性與合憲性後。屆時高院將召開全體會議,以無記名方式決議是否繼續彈劾作業。Rousseff則於週三發出聲明表示自己絕無挪用社會福利預算與貪汙。
古巴與美國直接通郵 (The New York Times, 2015.12.11)
在古巴與美國重新恢復邦交之後,在週四(12/10)的邁阿密協議決議,週五由兩國官員共同宣布,將在未來幾週內推出兩國的郵件通航,不再需要通過第三國傳遞郵件。
智利將大麻剔除於毒品名單 (Latin Correspondent, 2015.12.08)
智利總統Michelle Bachelet於近日簽署命令,將大麻從毒品名單中剔除,授權藥局販售含大麻的藥品,但種植、販售與運輸大麻仍屬非法,可處5至10年的有期徒刑,國會將針對相關法律進行辯論。智利一地方政府已於2014年10月開始政府的合法的醫療大麻種植計畫,希望協助減輕癌症病人的痛苦。
薩爾瓦多前總統身陷貪腐風暴 (The New York Times, 2015.12.03)
薩爾瓦多前總統Francisco Flores被控於1999至2004年任內,挪用1500萬美元的震災經費,而該筆經費正是2001年來自台灣的捐贈,檢察官認為部分經費流向薩爾瓦多的主要保守黨-共和黨全國聯盟(the Republican National Alliance)。Francisco Flores已於2014年11月被軟禁,週四(12/3)出庭受審。
厄瓜多取消總統任期限制 (Latin Correspondent, 2015.12.04)
日前厄瓜多國民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以超過2/3的絕對多數取消總統的任期限制,也是繼委內瑞拉與尼加拉瓜之後,第三個無總統連任限制的拉丁美洲國家。該修正案將於2021年生效,現任總統Rafael Correa於2017年任期屆滿之後,將可於2021年再度角逐總統。
巴西總統將面對彈劾 (The Economist, 2015.12.5)
巴西總統Rousseff遭到下院啟動彈劾程序,彈劾理由包括挪用國有銀行資金投入社福預算,與竄改預算案等,但諷刺地,發動彈劾程序的下院議長Cunha目前也身陷巴西國家石油公司貪腐醜聞。多數觀察指出,這項彈劾案將為巴西經濟帶來更不穩的結果。
衛生紙壟斷 (The Economist, 2015.12.5)
經濟學人本周專文討論拉美企業特殊的壟斷模式,這項討論的起因來自於智利反壟斷機關對該國兩家衛生紙公司價格壟斷的指控。CMPC Tissue和SCA Chile共謀壟斷了智利的衛生紙市場,但SCA實際上是家瑞典的外資企業,而巴西國家石油公司的貪汙案件同樣顯示了,拉美國家外資企業在進入該國市場時,不是提高市場競爭性,而是選擇和該國企業共謀壟斷價格,這說明拉美經濟體政權都需要有更積極的市場監管政策。
裴隆主義的終結 (The Economist, 2015.11.28)
經濟學人本周專文探討阿根廷總統當選人Mauricio Macri為阿根廷未來的影響,對一個經濟長期疲軟、通貨膨脹率達25%、且財政赤字占6%GDP的國家,轉型似已為迫切。Macri目前可見的改革計畫已包括撤換現任央行行長、經濟部門重整、鬆綁外匯管制及回歸市場規律的承諾。經濟學人將Macri目前的計畫稱為12年裴隆主義的終結,阿根廷的變化將極難預料。
委內瑞拉反對黨領袖在選前遭到謀殺,美方發表嚴厲譴責 (The Guardian, 2015.11.26)
反對黨民主行動黨(Democracy Action Party)領袖Luis Díaz在上周三的競選行動遭到暗殺,美國國務院對此發表嚴厲譴責,並呼籲委國政府保護所有候選人。目前民調顯示,執政黨社會黨極有可能輸掉議會主導權。
多明尼加共和國工會領袖涉入謀殺案 (ABC News, 2015.11.27)
多明尼加公共交通工會的領袖Arsenio Quevedo被指控涉嫌殺害三位司機,並以工會的每月燃油補助進行洗錢,調查已持續一年,預計於本週五(11/27)進行裁定。
中國金主身陷股災,尼加拉瓜運河計畫推遲開工 (The Guardian, 2015.11.27)
這項五百億美元的投資計畫在金主陷入中國股災後,延後開工至2016年底。投資主香港尼加拉瓜運河發展投資有限公司(HKND)董事長王靖個人淨資產已蒸發剩11億美元,這項計畫在工程規模和環境評估問題一直以來也引起爭議,這也為這項投資計畫的未來添加更多變數。
海地:總統候選人表示可能不會參加第二輪選舉 (The New York Times, 2015.11.27)
海地於10月25日完成總統第一輪選舉,由Jude Célestin與Jovenel Moïse脫穎而出,但Célestin與其他七名候選人認為第一輪計票過程充滿疑點,Célestin於本週五(11/27)表示,對於是否會參加12月27日第二輪的選舉「尚未決定」。
巴拉圭:執政黨首都市長選舉大敗 反映民眾對貪腐的憤怒 (Latin Correspondent, 2015.11.18)
上週日(11/14)自由黨(PLRA)候選人Mario Ferreiro以50.99%的得票率擊敗執政黨的候選人Arnaldo Samaniego,當選巴拉圭首都亞松森(Asunción)市長,被視為對巴拉圭Horacio Cartes總統的一大挫敗,也是反映民眾對近期首都教育體系貪腐醜聞的憤怒。
美國與古巴簽署環境協議(The New York Times, 2015.11.18)
美國與古巴於週三(11/18)簽署一份環境協議,聯手保護90英里內的多樣魚類與珊瑚等生物,也是作為自兩國建交後的第一份環境協議。
世界銀行核准對智利的100萬美元貸款以改革教育 (Latin Correspondent, 2015.11.19)
世界銀行於週二(11/17)核准對智利的100萬美元貸款,希望促進教育機會均等、提升高等教育品質、提升社會福利計畫,期盼藉由結構性的改革能減少教育不平等、改善社會不平等的問題。
哥倫比亞革命軍被禁止參政(Latin Correspondent, 2015.11.09)
在憲政改革的系列辯論中,哥倫比亞參議院決議禁止反政府的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FARC)成員參與政治,此決議可能不利總統Santos希望能在新一年內達成雙邊停火的目標,且將惡化政府與FARC雙方的關係。
礦場水壩潰堤 巴西已徵收6600萬美元的罰款(Reuters, 2015.11.12)
巴西東南部Samarco公司的兩處的鐵礦廢水水壩爆裂,導致9人死亡、19人失蹤,摧毀500多個家園,同時造成河川汙染、破壞供水系統等,該政府預計透過民事法庭要求該公司賠償10億美元。
委國第一夫人親戚在海地運毒被捕 (The Guardian, 2015. 11.12)
委內瑞拉第一夫人的兩位姪子在海地運毒被捕,並將於美國聯邦法院受審,根據案件性質,兩人不具外交豁免權。這項逮捕行動,無疑將為執政黨統一社會主義黨下月舉行的全國大選雪上加霜,民調顯示執政黨即可能大慘敗。政府已將此事定調為美國帝國主義入侵長期策劃的陰謀。
墨西哥可望上調最低工資(Reuters, 2015.11.13)
墨西哥眾議院內的委員會以壓倒性的多數(22:1)通過上調最低工資標準,目前每日最低工資為70.10比索(約4.19美元),最低工資不僅是發薪基準,也是用以調整罰款與政治獻金的標準,低工資更是用來壓抑通膨、吸引美國與日本設置工廠的手段,調整最低工資的影響力不可小覷。
巴西對移民者:不再敞開大門 (The Economist, 2015.11.14)
巴西在20世紀初期曾是世界對移民最歡迎的國家之一,但如今已不存在。經濟學人專文討論這種現象,他們認為,巴西目前對移民極不友善的政策,不利於該國趨於崩盤的經濟,而事實上,雖然巴西經濟處於衰退,但從就業結構顯示,該國正極待高階技術人才填補。而諷刺地,巴西最富裕的1%人口正熱衷於往外移民,逃避惡劣的政治腐敗與經濟困境。
喜劇演員當選了瓜地馬拉總統 (The Guardian, 2015. 10.26)
瓜地馬拉總統選舉在Jimmy Morales二輪投票囊括69%選票落幕,不過國際媒體對他是喜劇演員更感興趣。受惠前總統醜聞,Morales得以勝選。不過他所屬政黨National Convergence Front僅占國會11席,部分創黨人士曾是內戰期間涉及屠殺軍官,這都為他執政增添變數。
阿根廷總統大選未有候選人取得過半選票,將於11月進行兩輪選舉 (The Economist, 2015.10.31)
根據第一輪選舉結果,執政黨勝利陣線候選人Daniel Scioli得票率為36.9%,反對聯盟革新陣線(Cambiemos)候選人Mauricio Macri則取得34.3%得票,這樣些微的差距導致勝利陣線在二輪選舉有可能喪失政權。在國會選舉,執政黨在眾院僅取得相對多數的席次。
在多明尼加出生的無國籍海地後裔 (New York Times, 2015.10.30)
受限於蓄意的政策岐視與邊境問題,多明尼加的海地難民身分無法受到保障,如今這種問題將持續到下一代。在多明尼加出生的海地後裔,將繼續成為無國籍人口,他們的教育與就業機會將嚴重受限。
巴西不受歡迎的總統面臨的增稅難關 (Reuters, 2015.10.27)
巴西總統Dilma Rousseff為了解決財政赤字問題而提出增稅計畫,但10月22至24日進行的一次民調結果卻顯示超過八成民眾不願負擔更高的稅,而Rousseff政府的支持度更長期在個位數徘徊。
委內瑞拉檢察官指稱總統Nicolás Maduro涉入反對黨領袖入獄案 (New York Times, 2015.10.28)
上週逃到美國的委內瑞拉檢察官Franklin Nieves於周二的CNN西語頻道上,指稱Nicolás Maduro下令逮捕反對黨領袖Leopoldo López,並導致其遭判13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阿根廷2015大選 (The Guardian, 2015.10.23)
阿根廷將於本週日進行總統與國會大選,衛報本週為阿根廷總統與國會選制提供了概覽。現任總統Kirchner卸任後,她的路線能否持續也值得觀察。
委內瑞拉Bolívar幣 狂貶沒人要 (The New York Times, 2015.10.18)
由於石油價格大跌、政府凍結匯率的政策,導致委內瑞拉面臨惡性通膨與貨幣貶值,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今年委內瑞拉的通脹率將達到159%、經濟也將萎縮百分之十。
美國為人權問題刪減援助墨西哥的反毒基金 (The Washington Post, 2015.10.18)
在援助了數十億美元協助墨西哥反毒後,由於墨西哥近期學生失蹤、士兵施暴等人權問題,美國國務院決定刪減援助反毒的基金以示警告。
裴隆陰影仍持續籠罩阿根廷 (The Guardian, 2015.10.23)
衛報本週專文探討了阿根廷總統大選的現象:裴隆主義(Peronism)還魂。作為一種特殊意識型態,裴隆主義幾乎壟斷阿根廷政治的話語權,且隨著民主化推進並無衰退跡象,不分黨派,總統大選的候選人皆樂於擁抱裴隆主義。
智利經濟持續放緩,總統Bachelet祭出救市措施 (The Economist, 2015.10.22)
智利經濟已進入緩慢期,央行雖持續祭出寬鬆政策,自2013年1月起披索已下跌45%,市場仍未見活絡。部分觀察歸咎於是銅價低迷,但對Bachelet左翼政府的反對者而言,不做此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