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製皂原文為Hot Process Soap,所以又稱HP皂,也就是以「熱煮」的方式把肥皂熬煮熟成,所謂熱煮其溫度至少60℃以上,才能加速皂化反應,令所有油脂反應完畢,故稱為熱製法。一般市售香皂多採用此種作法,而有些手工香皂如有時間急迫考量,也是使用此種作法來製皂。
一、市售香皂熱製法
肥皂工廠在是販售數量難以預估且缺乏晾皂的時間與空間,必須在有限時間內加以生產肥皂,多數採用熱製法製作肥皂。其方法是將油脂倒入皂化鍋或反應鍋中,用猛火或蒸氣熬煮,並緩慢地加入可以增加泡沫和穩定泡沫的松香樹脂與氫氧化鈉溶液,使其皂化反應完全;松香的作用不僅穩定泡沫並增加油脂的溶解度,防止油脂的酸敗,使皂體組織細緻,增強潤滑皮膚的作用;需小心不可添加過量,不然會使肥皂逐漸變色,清洗的衣物變黃並有粘膩的感覺。然後加入適量煮沸的飽和食鹽水及少量清水,以達到鹽析和鹼析的目的,此步驟會將甘油從皂液中分離出來,減少皂體水分並提升肥皂質量,且消除皂液中的雜質使成皂顏色純淨明亮。鹽析冷卻後,浮在皂液上層物質即為皂基,再將皂基倒入調和鍋內,加入適量的矽酸鈉溶液、香粉和其它添加物在一定的溫度下經攪拌調和,倒入冷卻槽中或採用真空乾燥新技術,讓皂基凝結為肥皂,最後將肥皂切成條或壓模,立即就可以送到市場去販售。矽酸鈉又稱為水玻璃,是洗衣皂中的重要助洗劑和填充劑,能增加肥皂的硬度和減少收縮變形,同時對殘存的游離鹼起緩沖作用,防止肥皂酸敗等優點。
二、手工皂熱製的作法
手工皂熱製的作法就如同市售香皂一樣用「煮」的方式把香皂「煮」出來,如果等不及而要馬上就要使用,可以用熱製法製作。作法就是將作皂的油脂和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後,持續攪拌至皂化呈trace階段,再以斷斷續續的加熱方式,使其快速完成皂化,然後倒入模型冷卻,當溫度降低後成型即可脫模,脫模後再放置一週使其水份蒸發即可使用。這種方式是藉由外加溫度以加速皂化反應的速度,所以做好的皂可馬上使用,簡單、方便而且省時省力。但是油脂的特性會因為高溫加熱而消失,結果只得到一塊清潔用皂,相對的對皮膚滋潤保護的作用比冷製皂就低很多很多了。
參考資料:http://babysoap.webdiy.com.tw/knowledge-detail.asp?lang=1&doc_id=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