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謇公行述
公諱國謇,字越生,光緒乙未年(公元一八九五年)七月十三日出生於家鄉留隍,鶴鳴公之四子也。誠樸寬厚,少邃於學,志高遠淡泊,不鶩名利。少年就讀潮州韓山中學,該校以紀念唐代韓文公命名,師資皆一時之選。當地早建「潮州韓文公廟」以緬懷韓愈治潮德業,並由宋代大儒蘇軾撰文,推崇韓文公「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爾後潮州文風大盛,代出文宗,皆拜昌黎韓文公之教化也。公潛心學問,六經仁義之說,並皆淹貫。卒業後首途越南襄助長兄國珊公暨四弟國澄公經商,兄弟同心,積年興發。嗣因堂上椿萱留在家鄉,而公昆仲四人皆遊海外;乃經昆仲相議結果,推公返梓里侍奉高堂,兼顧舊家業務。公留鄉期間,秉承親命修橋舖路;水潦告荒,則使人拯濟飢者。行有餘力,捐款興學,公自任兩留公學校長,名載鄉紳。鄉里間遇有糾紛難解之事,皆懇其出面排解,公誾誾如也,聞者無不信服,深受鄉黨敬重。
一九四九年,中原易幟前夕,公移居越南,創設麥芽糖廠於梹椥,時公家生意已轉移堤岸為中心,公獨撑廠務,既無起色,乃經寮國間關抵泰與子孫團聚。數年後,四夫人王氏媽由鄉抵港,公之港相聚。嗣於公元一九六一年四月某日,因肝癌病逝九龍法國人醫院,享年六十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