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來說近期之內不會有計劃寫 Google sites 的教學,不過想想,Google sites 非常適合一個群組的人共同上傳檔案、修改檔案、彼此分享,所以還是來寫教學吧。
好,先登入它吧!!
[@more@]
登入 Google sites 之後,會看到如下的畫面。就讓我們按下紅筆圈起的『Create new site』來開啟一個新的站台吧!!
要建立站台,得先幫這個新站台取個名字。不過要注意的是這個站台名稱之後會是網址的一部份,所以站台名稱祇能用英文,不能使用中文。
第二、三項的站台分類、站台描述可寫可不寫。第四項選擇這個站台要與哪些人共用,選擇『Only people I specify』,祇有我們選擇的朋友才能夠一起來編輯網頁。第五項將這個站台分享給全世界的人瀏覽,不打勾的話就祇有你選擇的朋友才看得到。
開啟一個新站台後,我們先做一下這個站台的詳細設定:
進到設定畫面的第一個選項是選擇要邀請哪些人作為站台共同管理員,祇要輸入對方帳號的一、兩個字,就會跳出符合的名單。
我將教務處組長都邀請進來,讓他們都能管理我的這個測試站台。
底下還有兩個設定,第一個設定是否讓所有人都能編輯這個站台中的檔案,這應該不需要,所以取消前面的打勾;第二項設定這個站台可供任何人觀賞,如果你不想公開站台,就把第二項取消。
再來設定站台外觀
進到外觀設定,底下還有三個頁面,第一個頁面選擇要使用的主題頁面,這沒什麼好說的,就直接選一個比較喜歡的主題就是了。我們從第二個頁面去設定站台元件。
在 Site Elements 中可以設定站台的 Logo (從? 的地方設定);也可以在邊欄加入我們想要的元件 (從?設定)。設定好,按下 Save,就可以從左上角的 Return to site 回到站台首頁了。
回到站台首頁,一切都還空空,就來先設定一個新頁面吧!!按下『Create new page』可以新增一個新頁面。
新頁面有五種選擇,可以選 Web Page(一般網頁)、Dashboard(儀表板)、Announcements(公告事項)、File Cabinet(檔案櫃),以及 List(待辦事項) 等五種不同的類型。還可以設定要放在最上層 (Top Level),或是將頁面置於 Home 這個類別底下。
耶,把網頁放在第一層,與放在 Home 底下有什麼不同?嗯,因為我們現在都還沒有建立任何網頁,所以且讓我用已經建好的另一個站台做說明。從底下這張圖可以發現,紅色框住的幾個頁面隸屬於 Home 這個頁面。要找這些頁面時,必須先點入 Home,再一層一層進入我們要的網頁。藍色框的兩個頁面都在最上層,我們可以很容易就選取到它們。
雖然都放在最上層可以方便選取,但檔案頁面一多,就會顯得凌亂。所以適當的分類收納還是必須的。不過我們現在祇有一個新頁面,所以選擇放在哪裡都沒什麼關係。
開啟新頁面後,會看到以下的畫面。紅色框是編輯網頁的部份,就把它當作在寫 email、word,隨性編輯就是了;如果有檔案想要附加在這個網頁上,可以從藍色框的部份加入檔案;左邊橘色框顯示站台最新的動態:『Yukie 創建了一個新網頁』。而綠色框的部份可以新增左邊欄的功能。
比方說,我們明明新增了一個頁面了,為什麼在導覽列上還是祇有 Home & Site Map 兩個選項?我想要把這個新頁面加到導覽列上,我就按下綠色框中的『Edit Sidebar』。
這個畫面我們之前看過,就是可以編輯站台元件的畫面。現在我想要把新建的頁面加入導覽列中,所以我選則 Navigation (導覽列) 的 edit 功能,編輯導覽列。
選擇『將網頁加入導覽列』(紅色框)
然後選擇想要加入的頁面 (我們現在祇有一個新頁面可以選),按 OK 即可。
回到首頁,左方的導覽列已經多出一個頁面了。而底下的『最新動態』也改變了。
上次的Google sites 教學(一) 提到怎麼樣建立一個新的 Google sites 網站,這次就講講怎麼樣在這個新的站台修改頁面吧!
其實要修改網站頁面是很容易的,祇要登入帳號,然後打開要修改的網頁,點下『Edit page』就可以開始編修網頁了。
[@more@]
基本上,修改網頁與新增網頁時沒什麼不同,一樣能夠對文字加粗、畫底線……
將文字標記起來後,點選『Link』就可以加入連結
點下去後,跳出來的新畫面可以選擇是要連結站內現有的網頁
或是要連結其他網站的網頁
點選要連結的網頁,並按下『OK』存檔後,就會發現剛剛標記起來的字現在呈現連結狀態了
OK,我們修改滿意後,按下 Save 就可以將修改的結果存檔起來了。
重點來了!!如果按下 Save 後發現弄錯了,不小心把文章刪掉了、改錯了,那可怎麼辦呢?畫面上沒有可以『回復到前一步』的功能可以選啊,按『Ctrl-Z』也沒用,怎麼辦?
喔,不用擔心,Google sites 可以讓你將網頁回復至任何時間點,如果你修改後發現改錯了,那麼可以點選『See earlier versions』觀看這個網頁的修改前、修改後的不同版本。
從底下這張圖可知道,這個網頁已經被編修過三次,三次都是由『陳志豪』編輯的。最右邊一欄,提供時光回溯功能。因為現在網頁已經編輯過三次,扣除最 後一次不能回溯之外 (回溯到自己,沒意義啊),你可以任意選擇要回溯為『版本二』或是回溯為『版本一』。
讓我們回溯至版本二吧!!
畫面馬上變成第二版的狀態
再點選一下『See earlier versions』,就會看到現在的狀態變成了『版本四』(不是版本二喔),所以系統是把版本二 copy 一份出來,另存成版本四,這樣可以保證每一次的編修都可以回復 (如果直接回復到版本二,那版本三就不見了)
如果已經編修過太多次,記不得每一次到底編修了哪些內容,不知道該回復至哪個舊版本,沒關係,祇要點選一下你想看的版本,就可以看到其內容。比方說 我想看看版本三的內容為何,就點一下版本三:
畫面就呈現我們第三次修改 (版本三) 的內容了。這時候,可以看到畫面上還有個『Compare two versions』的功能,這讓我們可以比較不同版本的內容有何差異。
比方說,我們來比較一下『版本四』與『版本三』的內容有何異同吧!!一比較之下,系統會告訴我們,版本四刪除了一些原本在版本三有的內容。請見下 圖,文字標有刪除線的部份就是在版本四被刪除的內容 (因為『版本四』其實就是『版本二』,所以這些在『版本三』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