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嘉興國民小學113學年度推動「臺灣母語日活動」計畫
一、 依據:
(一) 教育部「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推動臺灣母語日活動實施要點」(97年3月7日台語字第0970033949號函)。
(二) 雲林縣113學年度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推動台灣母語日活動訪視輔導計畫。
二、 目的:
(一)推動臺灣母語日以落實學校之課程目標精神,鼓勵學生學習、使用各種臺灣母語,增進各族群間的瞭解、尊重、包容與欣賞。
(二)整合規劃學生鄉土語言聽、說、讀、寫能力,落實以臺灣為主體之本土化教學,使學生在母語日活動中感受鄉土語言之美,進而建立愛護鄉土、關懷社會與自然之人本情懷。
(三)透過母語日活動,讓學生於生活化的過程中,增進對本土語言、歷史、地理、自然及藝術的認知,進而加以傳承、創新,期許日後成為延續文化香火之新動力。
三、實施對象:嘉興國小全體親師生
四、實施原則
(一)本計畫所稱之「母語」,係指嘉興國小所在嘉興村及豐田村社區民眾日常使用之閩南語。
(二)母語日之推動,包括課程規劃、教學實施、課間活動、情境布置、創作發表或研究等之深度運用,於教師教學、親師生溝通、同儕互動時,儘可能使用本地多數居民所屬之臺灣母語(閩南語)。
(三)活動內容以生活化、趣味化、統整化為原則,形式、理念、結構、活動方法,都能隨領域之特性而轉變,讓「教」與「學」雙向同時進行學習。
(四)鄉土語言之教學目的在於使學生更加豐富其日常生活,在活動過程均強調「生活接觸、活動參與」,經由學習、討論、統整後實際建構知識。
(五)藉由情境營造促進學生學習,有效豐富鄉土語言學習內涵,並讓學生在活動中建立「人親、土親、文化親」的深刻體認。
(六)行政人員、教師以身作則,母語日儘量使用母語作為公共語言、教學語言,在校園中充分使用,成為學生表率。
五、 實施項目及內容:
六、活動評鑑:
(一)學期末配合校務會議,檢討實施成效。
(二)實施問卷調查,了解辦理成效與實施困境。
(三)彙整相關實施成果資料,接受教育主管機關的訪視輔導。
七、預期效果:
(一)藉由每週一日之母語日活動,活用各級學校現有教育資源,將母語適時、適量融入學校生活中,深化九年一貫課程鄉土語言教學的學習內涵,並逐步融入各科教學之中,擴大母語使用空間。
(二)讓學生及社會大眾經由接觸後進一步了解、接納、尊重各族群之語言、文化、藝術之豐富內涵及其生活方式與文化特質,進而肯定各族群民族之文化,為母語傳承進行有效之紮根工作。
(三)經由本活動讓各領域教學作橫向連結,多元呈現母語豐富內在,積極營造母語環境,使政策更落實於生活應用中,除讓學校師生能開口說母語外,亦可在活動中培養對各族群文化的了解與尊重。
八、本辦法經臺灣母語日推動小組討論,陳校長核可後實施,修正時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