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110學年度建華國小「臺灣母語日」實施計畫
一、依據:
(一)教育部「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推動臺灣母語日活動實施要點」。
(二)雲林縣110學年度推動臺灣母語日活動計畫。
(三)雲林縣國民小學鄉土語言教學實施要點。
(四)雲林縣四湖鄉建華國民小學鄉土語言教學實施計畫。
二、 目的
(一)豐富日常生活,促進母語的傳播及瞭解語言的多樣性。
(二)培養學生聽、說鄉土語言的能力。
(三)培養學生與各族群溝通能力,瞭解並尊重其他族群語言及文化。
(四)透過鄉土語言的學習,讓學生認識自己的鄉土歷史、地理、自然與人文。
三、實施原則:
(一)活動設計生活化、趣味化、統整化。
(二)活動過程強調生活接觸、活動參與。
(三)教師以身作則,並在校園中充分使用,成為學生表率。
(四)每週訂一天為台灣母語日。
四、組織:成立「臺灣母語日」推動小組(如附件一),擬定工作內容,依組織分工實施。
五、實施對象:全校師生
六、實施內容:以閩南語教學為主
七、具體作法:
訂定每週五為台灣母語日,配合週二兒童週會時間,辦理下列活動:
(一)節慶與歌謠說唱
(二)觀賞鄉土課程教學
(三)教師朝會報告
(四)演說朗讀
(五)其他
八、經費:年度經費內相關經費勻支。
九、獎勵:相關比賽活動中之得獎或表現優良之學生,給予獎狀或獎品獎
勵。
十、本計畫奉核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雲林縣建華國小110學年度母語融入教學實施計畫
一、依據:
(一)教育部臺灣母語日實施要點【教育部95年6月21日台語字第0950087762B
號令發布】。
(二)國民教育法第十一條:「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教師應為專任。但必要時,得 依法聘請兼任教師,或聘請具有特定科目、領域專長人員,以部分時間擔任教學支援工作。」
(三)本校校務發展計畫。
(四)本校課程總體計畫。
(五)本校推動台灣母語日計畫
二、基本理念:
(一)培養學生熱愛本土文化及主動學習本土語言的興趣和習慣。
(二)培養學生具備本土語言基本的聽、說能力,並能在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表情達意,進而發展出讀、寫、作的興趣和能力。
(三)激發學生廣泛學習本土語言的興趣,並提升其欣賞本土文學作品的能力。
三、目標︰
(一)培養學生多利用本土語言做為與人互動溝通的工具。
(二)落實本土語言教學,促進本土語言教學效能。
四、實施原則:
(一)生活化:教學內容與生活密切結合,以生活實用、簡單有趣為原則。
(二)適性化:教學實施兼顧學生程度差異,以聽、說為基本目標,實施適性教學。
(三)統整化:課程規劃及教材內容注重前後年級之銜接,及其他領域之統整。
(四)多元化:教學方法以溝通式為原則,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法;教學評量採用多元方式,並兼顧形成性、總結性評量。
五、實施策略:
(一)除了每週乙節正式本土語言教學外,並融入各領域教學中實施。
(二)逐年充實本土語言教學教材及資源。
(三)本土語言教材教學與活動
(四)本土語言教材蒐集與編輯
1.建製本土教材資料庫:蒐集本土語言諺語、歌謠、童詩、俚語、故事……。
2.編輯本土教材:編輯以學校為本位之相關本土教材,包含地理、歷史、自然、藝術等資料,並與本土語言結合製作。
3.自製教材編撰:蒐集或自行編輯本土語言之相聲、話劇、戲劇、演講等腳本。
(五)教材選用:
1.由本校教科書評選小組,依教育局訂頒教科書選用注意事項,選擇適用的本土語言教材。
2.以生活化的聽說能力訓練為主,上課教師再依需要設計補充資料教學。
六、預期成效:
(一)透過本土語言的學習,增進族群的瞭解與尊重,使社會更和諧。
(二)激發學生學習本土語言的興趣,並能主動利用本土語言做為與人互動溝通的工具
(三)培養學生喜愛本土文化,並能欣賞本土文學。
(四)培養學生尊重各族群的文化,增進族群融合社會和諧氣氛。
(五)傳承與創新本土文學與本土文化內涵。
七、本計畫陳 校長核可後實施,修正時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