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學術著作 教學課程 學術 / 社會活動 activities Link
沈秀華 Shen Hsiu-hua
聯絡方式: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台灣新竹市30013光復路二段101號
Tel:03-5715131# 34532
Fax: 03-5751917
E-mail:hhshen@mx.nthu.edu.tw
現職: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助理教授,2006年8月迄今
學歷:
Ph.D, Sociology, University of Kansas, USA, 2003.
經歷:
助理教授,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2006-)
Postdoctoral Fellow, Asia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04-6)
Postdoctoral Fellow, The Fairbank Center for East Asian Research, Harvard University (2003-4)
Chinese Identity: Taiwanese Business People Meet Chinese Nationalism,” (2003)
研究興趣:
性/別研究、移民研究、全球化、親密社會學、國族主義、台商研究
學術關懷:
和 許多同世代的學術人一樣,我的學術投入起源於參與1980年代末與1990年代初,台灣民間澎勃發展的政治社會運動。當時的社會參與,讓我對社會如何運 作、變化,產生許多好奇疑問,也激起我由文學轉至社會學領域再求學的動機。這轉變是個漫長的探索與訓練,這時期關心的議題,環繞在國族主義 (nationalism) 、 國家暴力 (state terrorism)、認同 (identity)及性/別(gender/ sexuality),尤其是這四者交錯複雜的關係。我對二二八事件,及其他發生於不同歷史社會情境政治暴力中的性別書寫,是當時對國族主義及國家暴力如 何性/別化及其社會意涵的發問。
自 1980年代後期,台灣社會經歷經濟轉型,許多產業、資本及人力大量往中國移動,對這些跨越台灣海峽兩岸的台商/台幹社群的研究。主要關注的課題有台商 /台幹社群的形成、他們跨越兩岸間的認同建構與權力關係、台商/台幹與他們在台配偶與子女的跨國家庭(transnational family)實踐,以及在與中國女性發展婚外親密關係的脈絡下,男台商/男台幹的跨國商業陽剛氣質的形構與台灣配偶面對此婚姻課題的處境與行動性。從這 些問題,我發展一個學術議題並將其概念化: “situational singles,” 「情境單身」。 從恩格斯以降,資本主義對親密、婚姻、家庭關係的影響,一直是學界關心的一個重要議題。彈性(flexibility)目前已不只是資本累積、身分認同的 文化邏輯 (the cultural logic),也深深地支配著當代親密、婚姻、家庭關係。我從「情境單身」此概念來探討以中國為中心所發展出的區域經濟體如何 「彈性化」(及如何不彈性化),以及這些結構變遷如何影響以台商/台幹為中心所發展出的包括性愛、性、婚姻、家庭等親密關係。以這些經驗材料,我論述「情 境單身」如何在全球經濟下作為親密、婚姻、家庭關係的文化邏輯,以及性別如何形塑情境單身此實作與概念。
另 外,我目前也開始以中國北京為田野研究地點,處理處於房價與愛情/婚姻兩難下,所顯現當代中國都會白領青年的生活困境,以及他們的集體困境如何形塑當代中 國社會的愛情婚姻關係與文化的研究。中國社會在經歷過去三十多年來快速經濟改革與社會變遷下,一群在都會生活的白領、新中產階層,並未因為擁有還算體面的 工作而感到生活的穩定感。透過教育水平、職業性質與收入界定,他們是新中產階級,不是窮人,但在不斷上升的房價與物價面前,及隨著生活品質與消費習慣的持 續成長,他們感受自己遠遠落在物價變化之後的尷尬身分與相對剝奪、窮困感。這個研究承繼我以性別作為形塑社會過程的根本結構的觀點 (gender as social structure and social institution),來探討中國都會新中產階級青年男女面對愛情/婚姻與房價困境的不同社會期待與實踐,點出性別作為了解當代中國都會新中產階級經 驗的重要性。此外當愛情、房價與都會新中產階級三者糾結的難題成為訴說當代中國愛情與婚姻的主軸故事之一,也說明愛情、婚姻做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與社會機 制(as a cultural phenomena and social institution)是受時代階級、性別、物質關係變動所影響與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