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來信詢問以下問題:
我的孩子七歲,學鋼琴僅有十幾堂,看她學習態度還不錯,想買台鋼琴讓她能常練習;但我心裡並不求她以此為業,只要她能為自己認為的興趣好好堅持~所以請教老師:在電鋼琴與直立式鋼琴之間,我很掙扎,請給我建議,感激不盡!
回答如下:
在專業的學習上,我當然會希望孩子能用真正的鋼琴來練習,因為觸鍵一定是鋼琴比較稍重一點,不過我也到Yamaha的展示場彈過電鋼琴,現在的電鋼琴已經能做出像鋼琴一樣的觸鍵了,有的甚至能調整觸鍵重量,不過一台的要價也不斐,功能越多則價格越高。
若您是想選擇"便宜"的電子琴,那我相信觸鍵一定是比較鬆軟的那種,那個叫鍵盤(keyboard),也就是電子琴,那種的觸鍵一定不是像真正的鋼琴一樣喔,可能會影響孩子學鋼琴的手型。
在價格的考量上的話,現在的直立式鋼琴已經是有很多便宜的選擇了,上網google"二手鋼琴"會有相當相當多的展示場,一台兩萬以上就有(我想一萬元以下擔心會有泡水琴或很差的狀況),全新的大概也在六萬以下。
若不是以價格來考慮的話,就看家裡的空間需求,方便的話建議還是能選用直立式鋼琴囉!
文/Freya
演奏一個樂器,覺得演奏的好不好,其實就是“技術”好不好,在我來說,就像是雜技表演者,或是魔術師一樣,表演的好不好是以出槌的次數、出槌了有沒有掩飾好、最好是都不要出錯,要近乎完美,技術越高超,獲得的掌聲越大。
而像拉(彈、吹)奏這樣的“技術”基本上都是靠傳授的方式,從老師的老師的老師,師祖師公代代傳下來的方法,所以自古我們就說是“拜師學藝”。
以提琴來說好了,其實拉奏方式有很多不同門派,持弓的方式也略有不同,有人堅持不用肩墊,有人使用較多手臂、或較多手腕拉琴,很多種習慣,最終的目的都是要把音樂演奏到好聽又完美,沒有任何一個方法是對或錯,只要身體是輕鬆不受傷的方式,而音樂是流暢表現的就是好的方式。
不過換言之,如果用錯方式拉琴,身體就會受傷了,試想,長時間維持一個動作卻使用錯誤拐手的姿勢會造成身體有多大的負擔,所以會希望初學者拉琴一定要非常地注重自己姿勢的正確,姿勢只要正確且成了習慣,才能繼續進階到音樂上表情的修正。
以上說了這麼多呢,其實最早我想提到的是師徒間的“信任”問題。最近又是快開學的時間,Freya老師又開始接觸到一些新的學生,每到這個時間,我就必須要再面對不同背景、不同學習狀況、有著不一樣的練習習慣、與對音樂的學習上有不同想法,而要再做溝通的學生與家長。Freya 老師學習中提琴很幸運地從小接觸到的是一位相當認真的日本老師-吉永禎三老師,大概是日本人的天性使然,做事一板一眼不馬虎,在最初的啟蒙他便一一的指正我每一個動作的細節,並不厭其煩反覆叮嚀,而我的母親也在上課時做筆記,回家練習時就每一項的“修理”我,我讓這位老師差不多教了小學與高中時期,國中時期在音樂班的安排下讓另一位老師指導,而國中這位老師很注重音樂上的表現方式,也是當時我所需要的另一個階段,所以有的時候我會再回到吉永老師那裏詢問一些姿勢上的問題,還有查證譜上的一些記號,在不同的老師身上吸取他們不同的長才,以求自己的精進。
一對一的課,個別課老師影響甚鉅,姑且不論拉奏樂器本身的技巧,老師的人格品行也深深影響學生,我覺得甚麼形容詞都難以告訴大家如何選擇老師,最主要就是靠“緣份”。家長跟老師很投緣,學生也不一定跟老師投緣,學生與老師投緣的話,家長可能有其他顧慮,若正好家長與學生都與老師很投緣,卻有可能有其他因素影響學習:例如經濟、未來出路的考量、時間空間的考量等等,所以我會尊重緣份的安排。但是緣份如果給了師生間很好的安排,請千萬一定要“信任”對方,老師能得到一個很好的學生一定會想用力的把所學傳授出去,我相信喜愛音樂的孩子也會相當喜歡自己奏出美妙的樂聲,音樂的學習是無止盡的,我一直是在與學生互相切磋的情況下得到自己最大的成就感!
開始上個別課了,你準備好了嗎?!
文/Fre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