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比丘尼,是怎麼來的!-----作者王尚智

這些比丘尼,是怎麼來的!-----作者王尚智

http://classic-blog.udn.com/powerecho/21122609

她們不是普通人。

所以即使在電視上論辯,你無法理解,為何她們能如此「沒有專業卻宣稱專業」,「明明內容空泛卻又以理直氣壯」,到壓根不覺得自己有任何不及或誤區。眼神與表情直率通透、接話應答睥睨四方,到一種讓人又好氣又好笑的地步。

她們當然也都不會覺得,自己是如何「擾動了整個社會」!甚至認為,這是勇敢高舉了一把「佛法的正義之劍」!

許多出家人,向來不會去真正檢視自己的內心,反省社會與大眾的真實需求。佛法成為一種「全面且合理的自我覆蓋」,尤其這當中一旦又充滿著各方來自人們尊重、景仰甚至膜拜的目光。

當任何一位出家人,內心「傲慢」嵌存於教育的形式,內心「貪染」居藏於慈善的深處,這些欠缺自省的佛門人物,一切言行只帶給她們自己更多「自我合理的念念覆蓋」。

在此同時,那個其實早已「傲慢貪染的自我」,隨著歲月與機緣,早就被人們尊崇的目光,日夜滋養成彷彿佛光普照般的天大、地大、人大、我最大!

一切如此渾然成理的命運至此!連她們自己也絕對相信,無疑於自己是應運慈悲或智慧的需求而生,自己一切的所言所行,就是莊嚴無比的「廣-度-眾-生」呀!

於是,連同那一份強烈發出的論議與憤怒、批判與詛咒,也只是因為一份如實而說的「悲憫」呀!

其實這也就是為何,佛經中對於女性出家的「比丘尼」,有更多戒律上的限制或者抑制。

經典中描述了眾生中之所以是「女性」的成因,主要是業力與心性的因素。縱使落髮出家,內心往往具備了女性本質上存有「情執、欲染」並且能「孕育」成因的相對特質;而這往往在出世追求清淨解脫的佛門中,一不小心就會成為「自傷、傷他」的因緣。

佛門中經常可見,許多出家女性在之後的生命追尋過程中,卡結在一種「法愛」!她們以一種看似佛法的表象形式,其實內心依然是渴望著一份「被肯定的愛染」。包括「追逐著一位比丘師父」的目光肯定、或者心儀其他雄略氣度的比丘尼,乃至部分無法跳脫與在家男女信眾之間雖非逾越但仍纏繞牽扯的情感或者情緒關係。

這也就是為何,佛教戒律對女性出家,所要求的觀察時間、條件階段,乃至角色位階都非常常的嚴格。

因為一旦進入了佛門中,並不表示所有「讓人迷戀的誘因」就將全部消失!更可怕的是,往往頂上無髮、披上僧袍之後,除非遇上真正的「洞悉者」能給予警告或勸勉,當事者自己也能時時反省,否則那些藏伏在內心中的情執欲染,都會以各種難以想像的型態,流竄貼附在之後某些情境與對象之中,更將難以自我控制或者受到抑制。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精進嚴格、自我要求」的比丘尼,雖說跨越了這些情感及情緒層次的「人間糾葛」,但她們卻往往更無從覺察,自己本能中「極其細微的貪與嗔」!之後慢慢的深藏累積,結合進入了佛門角色擔負的「工作與任務」之中。

這類的比丘尼,佛門實務上都有一些共同的特性,比如,她們經常都「特別嚴厲」!她們看不慣許多事、永遠要求別人、特別總是要求別人像她們一樣努力;行事風格始終經常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對於符合自己期待的,就是微笑以對,與自己意見相左的,就是怒目斥責。

「佛法的形式」與「自己的精進」,覆蓋了這些比丘尼再去自我檢視「極其細微貪與嗔」的能力,成為輾轉加倍合理成自我認定。這是一種不再貪染外境,卻是「對自我一切的強烈貪染」!

認定著:自己的一切起心動念,都是為了佛法、符合佛教的一切!所有與自己相左的,都是眾生的無知、愚昧、罪愆,或者共業所致。

佛門中依照經典戒律,即使是出家修行數十年直至「長老尼」的資深,終其一生到老至死,都會恆守依恃一位比丘僧為師。

這是佛陀在戒律中的特殊設計!主要讓女眾心性中,更為容易執著或容易張狂的特質,在修行的過程中,能有一個相對的自我抑制,或者自我檢視。

所謂佛菩薩,畢竟是抽象的,完全可以被人性扭曲與自我合理化解讀。因此,透過一位依恃為師的比丘,比丘尼們得以保持敬畏及法義上的參酌。

如今包括昭慧法師在內,之所以整個讓人見識到言行「變形」至此!往往都是因為她們過去在佛門中,遭遇了這個「戒律點上的空缺」。

昭慧法師在佛門中從年輕以來,就反對或者不放在眼中有關這些經典中的戒律條文,也可堪稱她們「自視甚高」!總是經常以人世間的「男女平等」之名,認為這是佛教界的「性別歧視」,全然不屑於「向男眾比丘低頭」。

所以也可以說,她們在很久之前,就無視於佛門中的「戒律要求」!她們以佛法現代化的「教育」或「慈善」名義自居,站在社會現實的功能角色中,不再依照佛陀對於僧團的設計以及對於僧眾的戒律要求。於是當然也不會依照戒律中,定期且樸實的勤做早晚課、每月誦戒發露懺悔,乃至遠離名聞利養與賓士車的供養!

因為,我思故我在!我已經出家且放棄了世間的種種,我就是佛法!我的言行就是佛法!

這些同類的比丘尼,早就有「自己解釋佛法的邏輯」!也有自己認定佛門角色中「工作生活的結構與系統」!再加上敢言敢論本身所攫取的社會目光、媒體靠近,更令她們的「自我」深感在佛門中的與眾不同,而更倍增一種價值上的「自視更重」。

於是她們,就是這樣輾轉形成的!

從某個角度,其實也可以欣賞這一批出家人與比丘尼,她們的某種「自食其力」的自我突破!許多社會學及文化研究,也都是這麼從女權變遷角度,看待佛教在內的人類文明。

當然同樣也可以感嘆,這一切最終也如同佛教經典中早已清晰的預告了,來自於諸多比丘尼今後「對佛門本質帶來的任性破壞」,一切彷彿就是註定!所以說,包括昭慧法師在內的許多比丘尼,最終輾轉就是這樣「形成的」呢!

但與「慈濟」不同的是,昭慧法師走著教育路線,並沒有走向或也沒能力走慈善路線。但這無礙於,最終讓兩位「不走真正依止比丘僧路線」的比丘尼,彼此惺惺相惜!

慈濟後來也長期在金錢上支持昭慧法師的教育工作,縱使雙方路線不同,現實且長期的善意,也能化解最初的批判與差異。至於如今的慈濟,並不只是正在被更多資料披露中,早已成為全台灣的「地王」之一。

慈濟底下事業體平均每天高達「上億以上的現金流」,財務與支出完全不接受外界任何的監督,甚至連政府最關鍵的稅務審計,也幾乎從沒進入慈濟真正進行過任何查核!

不必說慈濟,每回派員到政府部門溝通那些土地變更、稅務減免的過程,永遠搬出著「慈濟人的災難救助、上人的悲願偉大」!

就連歷來每任總統包括陳水扁、馬英九在內,每次到訪慈濟,每次每次都要聽著慈濟報告各種「特權爭取」半小時以上,逐一項目要求總統一定要指派總統府專員,幫忙協助協調慈濟遇上的各種行政會程序的阻礙!

一旦信眾龐大、金流巨大,再加上如今實質資產雄偉至此,還會有何畏懼?這與人世間的財團徹底不同!這裡有那麼多來自基層一張張善良微笑、認真盡心的師兄師姐臉孔,層層疊疊覆蓋住批判而來一字一句的子彈;而師兄師姐們又如此全然身心奉獻追隨著的一位上人比丘尼,多年來不貪財又不貪名、身體纖弱又要日夜勤苦,怎麼可能會有任何問題?

在此同時,組織結構本身,也由此發展出完美的「慈善教育文化體系」了!早已在現實搏奕的條件中,具備著無畏無懼於政府及法令、截取了佛教信仰功德的高度與經典智慧的內涵,尤其創造了信眾集體意識與資本流動的巨大系統。

倘若輿論外界或政論節目中的名嘴們,以為媒體或外界的幾句批判會給他們帶來壓力,「會CARE a little bit」?那也未免太過天真。

換做你我自己,不妨想想:只要閉上眼再睜開眼,眼前有那麼多藍白相間的慈濟人,向你恭敬頂禮、眼中有淚;而回想你自己所做的一切,不都是蓋醫院、建學校、搞環保、重視道德文化。「這有錯嗎?會有錯嗎?」

「拿一小塊內湖的廢地,做成一個慈濟的園區,也是為了這個社會,難道有錯嗎?」

所以說,她們已經不是普通人了。以佛法中包括教育及慈善,全面自我覆蓋且合理化的意識,一切政策與決策的現實,在她們眼中只是來自官員及民眾的無知與殘破。而屬於或來自她們「悲願的救贖之心」,原本應該是要令所有人感動或跪服的一場人間淨土難得值遇的奇蹟才對。

當然,面對這些難以判讀的比丘尼們,也唯有從佛教最深沈之處,包括那些基於「戒律」的要求、那些基於經典中描述「相似法」的判斷,才可以看出詭譎的端倪或者找到變形的源頭。

因為那些基於比丘尼們深藏在內心且最內心的「人性與習性」,是如此細微深邃到,即使「教育與慈善都可以變成過程手段、眼淚與感動都不過是空性資糧」。人世間真與善的普世價值,相較之下都只是「粗糙的論辯」,完全不足以能夠成為測量她們的標準領域。更何況,還是來自佛教或佛法,這麼巨大宏偉深邃的宗教信仰勢力,在她們身後放光!有多少人能夠正眼逼視,屬於「光明中的黑暗殘影」?

於是究竟,最終判斷的依據是什麼?並不在她們的身上,判斷的標準,就是「擴張」兩字!那些無以言喻的擴張,必然總是不斷席捲著,包括各種抽象的「人心與角色」、現實的「資本與土地」!

那些最終無法抑止最細微的執著貪染,總是會情不自禁的「想要更多、更多、再更多」!乃至以各種城市人心的需要之名、假設各種災難應變之名,去索求更多又更多!

否則想想,為何不是「默默的,做同樣的事情」!如同佛法與經典中的教導,只需要樸實且默默去做、不需求名聞利養。更不必「非要變更用途,變成慈濟名下的資產」、不必「非要每個人都要圓滿募得一百萬台幣捐款,才能變成真正名正言順的慈濟人」。

慈濟內湖園區的爭論,終將越辯越明。

台北如此的一座城市,需要的是一份假設的災難與功能,完成一份以慈濟之名具名的土地資產,藉以完成一位上人「神聖的雜念」之下,所期待的祥和莊嚴;或者只是單純的為後代保留著,縱使確實雜亂沒整理,但這個世界有時就是需要某種「無知但樸實之美」!

慈濟能做的事情其實很多。遠一些的,既可以發願拯救非洲的貧困,也可以徹底解決中南美洲的水資源問題。近一些在台灣的,則可以好好幫助「眾生」當中其實也包括的流浪動物,乃至活生生人類的失業遊民與邊緣族群。

當然,雖說這些對象恐怕「不會變成慈濟人」,也無法每個人或每隻狗「繼續為慈濟募得一百萬」。

我所分析的,是如今讓許多人瞠目結舌的「這些比丘尼們,是怎麼來的」!也不只是比丘尼而已,包括比丘,乃至所有長老、上師、上人、大師。佛門中的每一個正在進入或已經進入人們目光景仰或錢財供養的人物,以佛經所闡釋的角度,都正在進入一場「嚴峻的魔考」!

一旦「浩瀚悲願」輾轉變成「無盡擴張」,佛魔一念,也就是這一念之間而已。其中當然包括「慈悲的擴張、智慧的傲慢」在內!從佛門之內,逐漸染向佛門之外;直到竊取並遮蔽佛菩薩功德、霸佔且複製更多人心資源。

但所幸這些,都是針對「佛門現象」的思判角度,屬於一種哲思層面。正常生活如你我,並沒有必然如同科幻小說般,會被這些各類宗教狀態搞到插翅難飛。畢竟這也不只發生在佛教領域,相較之下 IS的穆斯林的全球殺戮,確實恐怖一百倍!

再加上如今台灣的各大佛門山頭之間,大家其實「募款供養、擴張信眾」的手法,也是彼此學來學去,本就也沒啥立場能多批判什麼!我們自己能做的,只是確定你我自己能夠「稍微看清楚」這些來自這些佛門中人性深處的幽微迂迴,儘可能不為人云亦云及看似慈善莊嚴的表象所惑,就可以了。

電視網路上看著這些比丘尼與她們所說所做的一切,閉上眼,笑一下,就行了!捐不捐錢給慈濟,同不同意昭慧法師的說法,真的不會因此得癌症,或者這樣就會有報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