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歸仁區歸南國民小學暨幼兒園106年度本土語言教學實施計劃
一、依據
(一)教育部訂頒「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之本土語言教學:「國小一至六年級學生,必須就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語等三種鄉土語言,任選一種修習……」。
(二)國民教育法第十一條:「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教師應為專任。但必要時,得依法聘請兼任教師,或聘請具有特定科目、領域專長人員,以部分時間擔任教學支援工作。」
二、目的
(一)加強人際間的溝通,減少語言隔閡,建立族群互動的橋樑。
(二)傳承族群的文化內涵,促進族群和諧。
(三)重視多元化族群教育,兼顧本土化與國際化,以邁向世界地球村。
三、實施原則
(一)升二至六年級各班於下學期期末,請學生填寫選修本土語言意願調查表,經家長同意簽章繳回。
(二)一年級新生則於新生報到當天,請學生填寫選修本土語言意願調查表,經家長同意簽章繳回。
(三)選修類別可考量父母親使用或學生有興趣學習之語言,自由選修,惟應持續學習至少一學年方得更換類組。
(四)一至六年級本土語言教學時數每週一節,含於語文領域時間內,並請各班教師將本土語言教學融入於生活當中。
(五)原住民語開設4班(布農語2班,阿美語2班),低、高年段各開1班,由原住民語支援教師擔任教學,選修學生集中於指定地點上課。
(六)幼兒園兒童視實際需要自由參與活動。
四、實施方式
(一)課堂實施情形
1、本校共21班,閩南語計21節,其中12節由教育部認證達中高級以上教師任教,其餘授課教師也皆有領有台南市閩南語教學師資研習進階36小時證書。
2、原住民語授課狀況
(二)多元學習活動
1.每年辦理閩南語文競賽,五、六年級閩南語演說及朗讀校內初賽。
2.推動「臺灣母語日」、「221世界母語日」、「本土語言--語花台」並舉辦相關活動,如母語歌唱比賽、說笑話比賽等。
3.結合火炬計畫,本校新住民子女以越南籍子女居多,利用課後聘請師資實施越南語教學。
4.結合每周三母語日實施的教學農園課程,亦融入各年級本土課程。
5.幼兒園亦適時加入母語教學活動。
(三) 設計學習情境
1.本校文化走廊、轉角遇到書書櫃、廁所佈置俚語,以及圖書館
設置母語書專區。
2. 週三母語日晨間打掃時間播放台灣的囝仔歌。
(四)成立推動組織:成立本土語言工作小組。
1.成員:校長任召集人,教務主任、教學組長、各學年教師代表及科任代表各一人及本土語言支援教師。
2.任務:擬定本土語言教學目標及訂定本土語言相關活動。
五、師資安排
(一)為提昇本土語言教學品質,學校參酌學生選修及學校現有師資狀況,安排具備本土語言教學專長之教師擔任閩南語教學,並視需要進用本土語言教學支援教師擔任原住民語教學。
(二)具備本土語言教學專長之教師,係指通過教育部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通過中高級檢定、參加過本市或教育機構三十六小時以上進階培訓課程或曾修習相關學分領有證書。
(三)鼓勵未具備本土語言教學專長之教師,積極參加教育部或成大語言中心所舉辦的閩南語能力認證檢定。
六、教材選用
(一)由本校教科書評選小組,依教育局訂頒教科書選用注意事項,選擇適用的本土語言教材。
(二)以生活化的聽說能力訓練為主,參採本土語言補充教材,或配合本土教學活動,設計生活化課程。
七、教學評量
本土語言教學評量應重視形成性評量,以欣賞為基礎採多元評量,設計適當的評量內容,促進在家庭中親子互動方式進行,以提高教學效果。
(一)以遊戲、比賽、聽、唱活動、角色扮演、配對、小組互動等多元方式,進行教學成果之評量。
(二)評量宜兼顧形成性(過程)與總結性(結果)評量,並了解學生學習起點,評量其個別進步情形,鼓勵建立學生之學習檔案。
(三)建構親子互動學習單,激勵學生在家中能適時運用本土語言溝通並與家人分享多語言文化。
(四)閱讀能力可在中、高年級教學活動中,適時評量之。
八、預期成效
(一)學生樂於本土語言學習,並依選修年限完成各階段具體目標。
(二)透過本土語言教學與多元學習活動,學生具有鄉土意識與情懷。
(三)透過教師研習進修機制,有效提升教師鄉土語言教學專業知能。
(四)鼓勵教師進行本土語言教學課程研發、教案設計,並建立教師教學檔案,有效提升教師教學效能與學生學習成果。
九、本計畫經陳校長核示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臺南市歸仁區歸南國小104年度「本土教育」推動小組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