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沙鹿區竹林國小113學年度推動臺灣母語日暨本土語言課程實施計畫
一、依據:
(一)教育部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推動臺灣母語日活動實施要點。
(二)臺中市推動高級中等以下及幼兒園臺灣母語日實施計畫。
(三)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及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四)本校學校本位課程計畫。
二、目標:
(一)倡導本土語言教學活動,提昇學生運用本土語言能力及深化母語根基。
(二)營造生活化的本土語言學習環境,使學生自然學會本土語言。
(三)落實本土教育推展,充分的了解本土語言文化之美與內涵,增進多元文化認識而促進社會和諧。
(四)涵養學生人本、鄉土情懷,以實際學習行為展現對本土語言文化的認同。
三、實施對象:本校一至六年級學生及師長。
四、實施語言:以閩南語為主,客家語為輔,並兼顧其他族群語言別。
五、實施時程及時間:每週三為本校推動台灣母語日。
六、實施原則:
(一)生活化原則:與日常生活相結合,儘量力求自然而不刻意矯作。
(二)正常化原則:以不影響正常教學的情況下,來進行本土語言的教學,落實本土語言教學,每週1節本土語言(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語)教學。
(三)趣味化原則:透過生動活潑的方式教學,提昇學生熱愛說本土語言。
(四)情境化原則:布置校園教室學習情境,讓學生在氛圍下說本土語言。
(五)鼓勵化原則:鼓勵學生開口說本土語言,養成學生說本土語言的習慣。
(六)隨機化:採用融入式隨機教學,增進師生本土語言運用的能力。
(七)普及化:透過本土語言教學,將本土語言普遍推廣到校園每個角落。
七、實施重點:
(一)成立台灣母語日推動暨本土語言課程小組。
(二)母語日當天下課時間及日常生活對話、打招呼、接待客人盡量能以母語應對。
(三)於學生朝會時間或師長報告時,可以運用華語和母語交談,增進學生學習興趣。
(四)除華語外,在不影響教學之情況,盡量以本土語言入交談及教學。
(五)晨間的音樂播放,可選播閩南、客家、原住民族群之歌曲(如囝仔歌、本土民謠等)及音樂以製造學習母語的愉悅情境。
(六)配合母語日辦理相關活動:如:校內閩南語演說暨朗讀、客語歌謠表演……。
(七)文化走廊設置本土諺語專區、各班教室情境佈置另闢本土語言教學專欄,並定期更新。
(八)利用晨光時間、導師時間教導認識本土俗諺,並於朝會時辦理有獎徵答的活動,增加學生學習興趣。
(九)依教學需要將母語教學融入各科教學中,如藝術與人文課程教唱本土民謠等歌謠、本土語言課程教導本土文化、華語課吟唱母語唐詩等。
(十)平日鼓勵學生在家多與家人以母語交談,並確實追蹤。
八、組織:
(一)以校長為召集人,教務主任為執行秘書,網羅學者專家、社區人士及校內教師代表成立本土語言推動工作小組(名單如附件一)。
(二)每學期召開二次本土語言推動小組會議:第一次訂於九月份,研議並討論每學年工作要項;第二次訂於六月份,檢討並評鑑每學年推動工作執行情形。必要時得召開
臨時會議。
九、師資來源:
(一)安排參加過本土語言教學研習取得進階合格證書之教師擔任本土語言教學。
(二)聘請通過本土語言認證之教學支援工作人員。
(三)邀請校內外具有本土語言專長之教師、熱心家長或社區人士到校協助教學。
(四)鼓勵校內教師參加研習及認證,提高校內教師合格師資比例。
十、課程教材:
(一)本著教師專業自主及師生教學需求,由語文領域-本土語言學習領域小組依現行國小教科書選用注意事項,選用適當教材及輔助教材供教學使用。
(二)由本土語言學習領域小組依教育部頒佈之九年一貫教學課程大綱,編輯補充教材參考使用。
十一、實施方式:
(一)本土語言教學:
1.每學年普查全校學生使用母語狀況,以安排符合學生需求的本土語言課程(調查表如附件二)。
2.課程安排:
(1)本地區主要使用之本土語言為閩南語,故全校每週一節為正式課程教授閩南語。
(2)非地區主要使用之本土語言,客語及原住民語因選修人數較少,於各班閩南語課程實施時,採抽離方式聘請語言專長教師實施教學。
(二)臺灣母語日:
1.實施時間:每週三之上課日為「臺灣母語日」活動時間。
2.辦理原則:
(1)「臺灣母語日」實施當日,校內教職員工及學生儘可能以臺灣母語,互相問候、交談,進行各項活動。
(2)儘可能使用當地多數居民所屬之臺灣母語,並應兼顧地區少數族群較常使用之日常語言。
(3)活動進行中,為顧及不同程度學生之學習權益,教師可視需要採用「國語」說明。
(三)辦理方式:
1.每週一句教學(以本地區主要使用之本土語言為主),客語及原住民語為輔。
2.情境佈置:設置本土語言(臺灣母語)學習專欄(含教室與校園)。
3.建置本土語言(臺灣母語)教學網站,提供教師教學參考。
4.教師進修活動,辦理本土語言(臺灣母語)教學研習活動,教學教師專業對話,校內學藝競賽,老師互相切磋,分享教學經驗。
(四)其他配合活動:
1.視聽教學:
(1)本土語言(臺灣母語)歌曲情境教學:週三上午8:00~8:15,播放本土語言歌曲,以融入學生日常生活。
(2)提供優質本土語言(臺灣母語)電視節目、資訊網站,鼓勵學生收看。
2.舉辦本土語言(臺灣母語)相關活動,如:說故事、歌唱、學藝競賽、展演活動、演講、家庭教育日等活動。
3.社區家長參與活動:利用親子共學母語、家長會及志工隊等活動宣導親子在家說母語。
十二、預期成效:
(一)培養學生能教學環境的營造,多利用本土語言(臺灣母語)作為日常生活之工具。
(二)培養學生具有本土語言(臺灣母語)聽、說之基本能力,能運用流利順暢的母語與人互為溝通。
(三)激勵學生利用本土語言(臺灣母語)廣泛學習的興趣並提昇其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十三、經費來源:
(一)正式課程所需之教材經費由學生負擔。
(二)教師使用之教學設備、教材,由學校本預算編列相關經費支出。
(三)其他:由家長會補助。
十四、本計畫經本土語言推行小組決議,校長核可後實施,修正時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