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病歷簡介

病歷管理是醫院醫務與行政上重要的系統之一,病歷是醫院的重要資料,記載有關患者所有的病情進展過程;詳實的病歷內容對醫病雙方不但是保障,更是醫療品質的具體指標,呈現出醫師執業以及醫院管理上的綜合素質。

現今資訊時代的病歷管理,走過由書面病歷到病歷電子化的過程,終於開啟將書面病歷以電子病歷取代的階段。美國歐巴馬政府振興經濟方案中預計編列190億美金,提升健康資訊技術,其中89%的經費是用於獎勵醫院及醫師採用電子病歷;而中國衛生部今年8月公布的「電子病歷基本架構與數據標準(徵求意見稿)」也對電子病歷進行標準化建設。看病用的書面病歷即將進入網路化作業階段,以滿足醫院之間的臨床資訊交換和共享。

而我國經建會於今年十月亦通過衛生署在「加速辦理智慧醫療照護計畫」中,新增「加速醫療院所實施電子病歷系統」子計畫,計畫期程自民國99年至101年,總經費需新台幣60.4億元,來自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預算,要達成三年後民眾到醫院看病,八成醫院、七成診所都可提供電子病歷的目標。

實施電子病歷的好處:

.縮短等候看病的時間。

.避免重複進行檢驗檢查及節制醫療資源的使用,

降低醫療疏失發生。

.提高病患資訊的即時性及完整性。

.提高對醫療品質的滿意度。

.減少環境汙染、節省病歷儲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