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鑑於如何幫助學習弱勢的學生,提供有效的學習扶助,是12年國教重要的一環,如果連國民小學的學習基礎都無法奠定,免試入學將是一場大災難(張舒涵,2012)。本人多年來主要著力在對弱勢與學習低成就學生之學習持續關心與進行研究,近年與研究團隊也發表三篇經濟弱勢學生學習、不同入學管道學生學習困難相關議題之研究於「教育政策論壇」,期能將研究成果應用於學習輔導與教學實務。
本人自民國96年在永齡希望小學創辦之初,即參與永齡希望小學之弱勢學童課業輔導計畫,並自民國99年起擔任計畫主持人。永齡希望小學課輔計畫為對國小學童提供免費的課後學習扶助教學服務,夥伴國小師長及家長提出課輔申請後,由社工團隊期初進行校訪及家訪,了解學童的教學服務需求後,再培訓大二以上之學生、熱心公益人士擔任服務師資,並媒合到適當的國小進行課輔教學。透過大學生/研究生/熱心公益之社會人士擔任課輔教師,對家庭弱勢且學習低成就學童進行課業輔導,以專業課輔幫助學童克服學習落差,發展適性教育鼓勵多元學習成就,擴大公共參與發揮社會影響力。個人期盼未來不僅只將學習低成就之研究結果,持續回應至國小弱勢學童之補救模式,以提升學習扶助之學習成效,更期望能繼續透過大學與民間團體之資源支持續聯結與持續研究能對國小基礎教育之紮根工程盡一己之力。
除此之外,個人亦努力投身於學校及「中區大專校院學生輔導工作協調諮詢中心」等諮商輔導行政工作。本人擔任雲科大諮商輔導中心主任近二十四年,同時擔任教部委託設立之「中區大專校院輔導工作協調諮詢中心」召集人角色一職超過十五年,扮演教育部與區內學校溝通協調聯繫角色,積極協助中區各大專校院共同落實學生輔導法之三級輔導工作,也使雲科大在國內大專校院諮商輔導工作上扮演重要之樞紐角色。期許透過行政角色落實個人諮商輔導專業,致力建構心理健康的友善校園,促進學生之學習發展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