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宣導:
1.漢他病毒出血熱疫情:
漢他病毒出血熱為透過老鼠媒介傳播之傳染病,請同仁保持辦公室環境衛生,若有身體不舒服的情況請盡速就醫。
2.登革熱
(1)因東南亞地區登革熱疫情尚未趨緩,若前往菲律賓、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及印尼請做好防疫措施(防蚊液、穿著淺色薄長袖及褲子)。
(2)倘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痠痛、骨頭痛、後眼窩痛等疑似登革熱症狀時,務必前往登革熱NS1快篩檢測的合約院所就醫,並於24小時內回報轄區衛生所。
3.非洲豬瘟
(1)印尼、中國、香港、澳門、蒙古、越南、柬埔寨、北韓、寮國、緬甸、菲律賓、韓國及東帝汶均有非洲豬瘟疫情,從上述國家攜帶豬肉產品入境未申報檢疫者,第1次處新臺幣(以下同)20萬元、第2次處100萬元以下罰鍰;外籍人士不具居留證,第1次受罰20萬元罰鍰且未能立即繳清者,拒絕其入境。
(2)非洲豬瘟教育專區https://cpd.moe.gov.tw/index.php
4.茲卡病毒/屈公病
(1)東南亞、南亞、中南美洲暨加勒比海地區等蚊媒傳染病流行地區,持續有登革熱、屈公病及茲卡病毒感染症等相關病例發生。
(2)自流行地區來(返)臺入境後應自主健康監測14天
5.狂犬病
(1)如遇野生動物死亡或有行為異常,突然狂躁有咬人動作呈現,請通報各縣市動物保護處
(2)相關資訊:https://www.baphiq.gov.tw/view.php?catid=11004。
6.諾羅病毒
目前尚無疫苗可有效預防諾羅病毒,亦無特效藥可治療,最好的預防方法就是做好個人衛生,包括:
(1). 確實洗手:如廁後應確實以肥皂清洗雙手;接觸食材或進食之前應確實清潔雙手。
(2). 減少生食:蔬果應清洗乾淨再食用,最好減少生食;水產、貝類應確實煮熟後再食用。
(3). 避免共食:為確保飲食衛生,外出飲食最好用公筷母匙,以減少交互傳染。
(4). 配戴口罩:出入公共場所或處理病患的排泄物時,應戴口罩以降低感染風險。
(5). 環境消毒:沾附有病菌的床單衣物應立即換洗,並可採用稀釋漂白水擦拭環境,減少病菌傳播。
7.隱翅蟲
隱翅蟲多在夏季出現,習慣棲息草地及樹林中,當蟲體棲息處受到騷擾(如雷雨過後、除草、整地、砍樹等)就會大量出現。隱翅蟲通常不會主動叮螫人體,但遭擊破的體液具有刺激性,會造成皮膚起泡及潰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