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短世界距離的飛機
六年二班:郭亮潁
指導老師:張聖献
常用的機身剖面形狀有圓、橢圓、方、梯形等,這些形狀適用於不同用途及速度範圍的飛機,側面形狀一般為拉長的流線體。飛機有一對老鷹翅膀般的機翼,飛機機身的外型也呈現千姿百態,變化多端;隱身戰鬥機所使用的機翼和機身融為一體的翼身融合。
萊特兄弟倆於一九二零年設計出了第一架飛機,但是當時卻沒有哪一個公司願意冒險幫助他們製造航空發動機和螺旋槳,於是他們只好自己動手了。他們首先設計出圖紙,然後在自行車技師泰勒的幫助下,花了六個星期製造出一台十二馬力的活塞式發動機。這台發動機有四個汽缸,採用水冷方式;至於螺旋槳,當時根本沒有資料或是計算公式可以參考,他們只好從頭開始研究理論。他們突破的關鍵是他們發明的「三軸控制」,這使飛行員駕駛的固定機翼能有效地保持平衡。經過艱苦的努力,終於造出了第一架飛機──飛鳥。
飛機的發明縮短了國與國的距離,增加交通及產運輸的便利性,使得商業因此蓬勃發展;也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各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頻繁,讓人們能遊各走各國,學習不同的文化,增廣見聞,也提升了休閒娛樂的深度性。
我認為飛機未來有可能可以在飛機上講手機,體積會越來越小,噪音不會那麼大聲,不用在飛機跑道上就可以降落,價錢也可以更便宜,像公車或捷運一樣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