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與幹細胞移植

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 BMT)

骨髓移植是一門新興發展的醫療技術。科學家在1950年代研究已發現經致死劑量輻射照射的老鼠,若給予同血緣孿生老鼠之骨髓可恢復期造血功能而免於死亡。諾貝爾醫學獎得主E.D. Thomas,在西元1957年便從事骨髓移植的研究,但當時對於移植免疫學之研究尚淺,幾乎全部接受移植的病人,皆發生植入的骨髓攻擊受髓者的組織器官而產生排斥反應。直到1970年代由於免疫學的進步,發現植體反宿主發病與否及其嚴重度,與捐髓者、受髓者間的人體淋巴球抗原(HLA,Human Lymphocyte Antigen)是否相同,有非常重要的關係。同時由於抗生素的進步與血液成分分離的應用,才使骨髓移植之成果大幅改善。西元1968年Gatti以人體淋巴球抗原相同(HLA-identical)的胞兄骨髓,成功為一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女嬰完成異體骨髓移植,隨後E. D. Thomas亦在西元1975年完成數例白血病的異體骨髓移植,從此進入骨髓移植的現代紀元。


  國內於民國72年(1983)由台大醫院骨髓移植團隊完成國內首例自體骨髓移植先例,翌年(1984)又再接再厲完成首例異體骨髓移植;遂開創國內骨髓移植醫療與研究之始。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在分子生物學、免疫學、藥理學及輸血醫學等的進步之下;周邊血液幹細胞技術的發展,與淋巴球抗原辨識技術提升;造成血液與骨髓移植的相關技術日趨複雜。有鑑於此,因而開始萌發將血液與骨髓移植自血液學中獨立成為一學會之理念。遂於民國81年著手成立血液與骨髓移植學會。

幹細胞移植(Stem Cell Transplant;SCT)

~~建構中!! 歡迎來信/來電交流~~

                                  造血幹細胞移植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HSCT)

~~建構中!! 歡迎來信/來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