締造一個陽光普照的小學

洪珮瑀校長

壹、前言

  在三多國小,我們一直有一個願望,就是希望締造「三多成為一個陽光普照的小學」。我們都知道陽光把她的「光與熱」大公無私的照耀在大地上,讓大地的所有生物得以各自生長,並且欣欣向榮。我們三多的老師們,也正猶如陽光般的散發「愛的光與熱」,並且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充滿「愛的光與熱」的照耀下,每天一早起床,就很樂意的想快快上學,在學校裡,能夠快樂的生活,快樂的學習。因此,我們期盼透過各種的教育活動學習,讓三多的孩子們每一天都過得好充實,每一天內心裡都充滿著希望……。

貳、一個陽光普照的小學

一個陽光普照的小學會是什麼樣的學校呢?我們期盼的一個陽光普照的小學風貌是:

       一、有人文的校風

學校裡充滿著人文的氣息,和諧的情境,歡樂的笑聲,每一個人都有一顆善良的心,懂得愛人、關懷人與感受人家給與的恩惠;並且擁有誠懇的心,熱情的心,以及身體力行的行動力,有禮貌,愛整潔,講道理,守秩序。

      二、有優質的教育

學校教育的內容與目標,著重啟發孩子們個人的學習潛能,培養學習的態度,強調探究與建構式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習興趣,養成基本能力。

      三、有活力的校園

校園裡有良好的師生互動,以及密切的親師合作,行政能充分提供最好的教學資源與支援,讓教學活動在溫馨的情境中,可以順暢實現目標,使學校天天都充滿著活力與朝氣,老師教得快樂,學生學得也快樂。

      四、有健康的學生

學校裡的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受到老師們最周全的照顧,充分享受老師所給與的陽光般的愛,以及個別化的教學與生活輔導,個個身心健康,人格發展健全。

參、締造一個陽光小學的策略

締造一個陽光普照的小學有幾個實施的策略:

      一、推動有效率的行政目標管理

學校行政的目標,其實就是要實現學校教育的目標,因此所有的學校行政措施,都應該符合教育的價值性、認知性與自願性為依歸,以充分發揮行政目標管理的高效率,實現學校願景。

● 訂定校務發展計劃:依據學校歷史背景、現況及未來社區發展趨向,讓行政人員、 老師與家長參與共同研訂學校發展的短中長期計劃。

● 行政目標明確:依據校務發展計劃,訂定學校各處室具有教育價值性的、明確的、可以執行的行政計劃與目標。

● 行政組織健全:依據學校行政編制以及任務需要,安排適當人員擔任各項行政業務,並特別強調組織設置的必要性與組織結構的合理性、健全性。

● 職掌分工合理明確:學校裡的每一位教職員工,都有明確的、合理的、適才適所的職掌分工。

● 分層負責、團隊合作:特別強調其所扮演的角色職責,依法各司其職,分層負責,同時可以相互協調溝通,發揮團隊合作的行政效率。

● 廣徵民意、誠懇行政:平時即以誠懇態度行政,要求做到公開、公正、合理、廉明,並建立民主機制,廣納家長及教職員工、學生意見,作為擬定行政方針與教學目標的參據。

     二、倡導有品質的專業教學

有品質的專業教學,就是有受過教育專業培養的老師,運用專業的知能,表現在其教學活動的過程與內涵裡,讓學生很願意學,很快樂學,而且能夠依照教學計劃達到教學的目標。

● 專業自主的班級經營:級任導師於新學年開始,即須研訂自己班級的經營計劃,經行政與同儕教師、家長共同討論審定後,則作為老師班級經營之依據,老師可以在班級經營與教學上充分發揮專業自主性,同時 也可以受到絕對的行政尊重。

● 自我專業發展的創意教學:每一位教師都有其自我專業的專長領域,讓老師自我發揮其專業與專長,融合在教學活動中,發展出具創意的、活潑的、多元的教學,使班級教學更具生命力。

● 教學群的協同合作教學:整合所有教職員工的專長能力,組織教學群實施協同合作教學,學生可以在學有專精的老師指導下,獲得更精緻化的學習成果。

● 運用電腦輔助教學:學校裡有電腦教室以外,期望每班也都有兩部或三部電腦,不久的未來能從一年級開始全校即實施電腦教學,不僅教孩子們如何使用電腦,更重要的是運用電腦的科技性與蒐集資訊的便利性,作為各科教學的輔助工具,使學生的學習更寬廣、更豐富。

● 建立班級網站實施補充教學:我們期盼建置學校以及班級的網站,讓學生與家長都能夠透過這個網站,與學校和老師互動,建立親師合作的夥伴關係,為孩子實施個別化、適性化的補充教學。

● 外聘專長師資支援教學:由於學校師資的專長可能有所不足,所以我們希望規劃外聘一些專長師資,到學校為孩子教學授課,課程的安排非常多元活潑,學生可以同樣的獲得更豐富且多元的學習活動,並且還可以讓孩子的學習更多采多姿。

     三、實施有樂趣的多元教學活動

學校的教學活動必須是多樣化的、有樂趣的,學生的學習才會有高昂的興趣,與期盼學習的動力。因此學校設計出多元的、有樂趣的各種學習活動,有些是教學的內容富有吸引力,有些則是教學活動的方式或教學的場所、情境,因不同的設計安排,而提高了學習的樂趣,增加了學習的效果。

● 課堂教學:指一般在教室裡的教學活動,由於班級師生可以非常親近的互動,老師真正可以做到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個別化與適性化的教學。

● 戶外教學:把學習的場所擴大到教室外面,也許是在學校的校園裡,也許是在學校外的社區裡,以及所有可供學習的場所。學生可以藉由戶外實地觀察、探索等教學活動,擴大學習視野,增加學習成效。

● 學藝活動:配合學習目標與學生的學習潛能、興趣、需求等,辦理各項學藝活動,讓學生融入在活動中學到各種的才藝、技能以及情意態度的涵養。

● 體能活動:除了體育科的課程教學活動以外,期盼學年或班級在每天早晨七點半到八點的晨間時段,可以安排體育總動員活動,讓學生自願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由老師陪著一起活動,不僅可大大提高了學生上學的樂趣,也因為這短短的半小時體能活動,帶給師生一天充沛的活力,並在不知不覺中培養了運動的習慣,鍛鍊出健康的體能。

● 主題單元活動與節令活動:配合時令節慶等,設計學習的單元主題活動,將學校各科課程與生活課程統整結合,讓學習活動更具有完整性的概念,組織性的認知,以及技能學習與情意涵養。

● 兒童才藝發表:配合每個月的慶生會,由各班學生分組設計表演節目,讓兒童可以充分展現自己與團體合作的才藝,並從大家的掌聲中獲得自信心、成就感與歸屬感。

● 兒童說故事:運用晨間學生朝會時間,每週安排一天為學生說故事的時間,讓學生把閱讀過的故事書,練習說給全班師生聽,不僅可以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可以訓練學生的組織能力、說話能力、表達能力。

● 培養一人一技與一人一藝:期望全校每一個學生都要學會吹奏直笛、口風琴或是畫畫、捏陶,還要學會一種生活技能,如製作小點心、小蛋糕、餅乾,或是墾土種菜、種植花木等,以豐富孩子們的生活內涵,並增添生活的樂趣。

● 社區服務:定期安排高年段師生到社區做街道清潔服務,一方面培養學生的服務觀念與熱忱,另方面也培養學生的愛鄉情懷與環保觀念。

    四、發揮經濟效益的教學資源運用

學校可運用的教育資源,包括社區內的古蹟文物、自然景物,以及學校裡的校園景觀、建築設施、教學設備等。我們期盼這些教育資源,都能充分的被使用在各科的教學活動裡,讓它們都可以發揮最有效的教育功能,而且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

● 建立教學資源檔案與目錄:運用電腦建立學校各種教學資源檔案與分類目錄,方便老師快速檢索運用,減少老師做教學準備時,搜尋教學資源的時間。

● 訂定教學資源管理與借用辦法:科學化的管理辦法讓老師借用方便,而激發老師樂意使用各科教學媒體資源,提昇教學內容品質。

● 公開教學設備經費並鼓勵申購所需:公開教學設備經費,讓老師討論需求的項目,並鼓勵主動申購建置,以充實教學設備,發揮最大的教學經濟效益。

● 鼓勵編擬補充教材與自製教具:鼓勵老師合作編擬補充教材與自製教具,讓教材、教具具有本土化、多樣化,學習更豐富。

    五、敞開校門,提供學校教育資源予社區分享

學校裡有很豐富而且很新穎的教育資源,白天讓孩子使用,晚上則提供給社區民眾分享,不僅可以使教育資源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同時可以藉由社區教育的推展,而滿足社區民眾的求知欲,培養社區民眾終身學習的精神,引導社區向上發展。

● 辦理各項成人教育班:配合社區民眾的需求,辦理成人基本教育班、成人英語班、成人電腦班、成人技能、才藝班,讓學校成為社區民眾終身學習的場所。

● 提供學校場地做為社區活動的場所:學校是社區的文教中心與精神堡壘,因此學校配合社區活動提供可使用的場地,推動學校社區化,使學校成為社區的重要資源,推動社區學校化,也讓社區成為學校珍貴的教育資源。

● 提供學校人力資源為社區服務:學校有組織嚴密的人力資源,可以依照專長加以分工整合,主動參與社區活動,為社區奉獻服務,建立學校與社區的良好互動關係,使社區與學校共同成長。

● 有效組織家長義工,服務學校與社區:鼓勵家長依自己專長、能力與時間組織義工隊,到學校指導學生非正式的課程學習,或是協助學校推展有教育意義的社區服務課程,讓家長成為孩子的學習楷模,孩子也能跟著家長、老師一起為學校與社區服務、奉獻。

    六、營造美麗的校園教學環境

學校是孩子學習成長過程中一個主要的學習場所,必須是整潔的、舒適的、美麗的、清幽的環境,學生在這樣的校園裡學習,心靈自然清淨無邪,其知能學習與品德涵養亦自然可獲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成效。因此校園的教學環境,應該有整體的規劃設計,所有的建築設施,花草樹木等都應具有境教價值的教育功能性。

● 教材園的規劃:配合學校課程學習內容,校園環境規劃成教材園,使學校處處都是學習的教學資源,隨時隨地都可以提供教學的材料。

● 學習步道的設計:運用校園空間佈置學習步道,讓孩子漫步在學習步道中,便學習到一些正式或非正式的課程內容,進而激發孩子們的學習動力。

● 校園景觀設計:強調美麗、舒適、清朗、明亮的校園景觀設計,以蘊含溫馨、朝氣、活力、希望的校園情境,讓老師學生都孕育在這樣的情境中,而涵養高尚的品格情操與人文氣質。

● 校園空間的設計與運用:強調空間的開闊性以及視野的遠大性,讓孩子們能夠在開闊的空間盡情的活動,也讓孩子們能夠看得遠,以涵養孩子們開闊的胸襟,健全的人格以及遠大的抱負。

● 校園環境的維護與安全管理措施:校園環境的維護與安全管理,除了有總務處訂定管理與維護辦法以外,讓全校的師生共同認養維護與整理,以培養學生愛護學校、愛護大自然的情懷,並建構師生對環境安全的認知與緊急應變的能力。

肆、結語

「締造一個陽光普照的學校」,這是我們為三多國小描繪的願景,我們期望能在這樣一個充滿著陽光、充滿著愛的學校環境中,不僅培養孩子們良好的基礎教育與基本能力,更期望能培養孩子們善良的心靈與情意,讓孩子們能夠從心靈深處去感受人世間的「真與善、愛與美」,同時也感受大自然的情意與事物間的道理,以涵養「愛人惜物」與「尊天敬地」的感恩情懷,學會「尊重、關懷與感恩」,「誠懇、熱心與力行」的善良品德,與高尚的人格情操,並且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夠各自發展潛能,適性成長與茁壯,成為快樂活潑、充滿信心、積極樂觀、向善向上發展的二十一世紀新世代,並進而能奉獻自己,服務鄉里與社會,成為國家未來的主人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