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奏類及詞曲

臺灣鼓王黃瑞豐老師(圖/黃瑞豐 提供)

當生命節奏遇上編曲巨擘,掀起浪《潮》
黃瑞豐《黃瑞豐「潮」》

提到台灣流行音樂史,從錄製Live演奏的年代,到後來電腦編曲時代,黃瑞豐老師的鼓聲幾乎參與了所有錄音的專輯,錄音室就像個獨特的篩子,唯有能精準跟隨節拍器,又能細膩表達音樂性的音樂人,才能成為錄音室樂手。熱愛海洋、海釣的台灣鼓王黃瑞豐 Rich Huang,這次帶著歷經粹煉的生命節奏,與創作編曲巨擘鍾興民合作的專輯《潮》。透過鼓聲的撼動,就像海浪一波波的WAVE向聽眾席捲而來。 

我們就想做一張聽起來舒服的爵士樂
-鍾興民、Yannick Barman《阿爾卑斯的日落》

台灣知名編曲家鍾興民(Baby),向來擅長使用弦樂譜寫各種類型與風格的音樂。今年與來自瑞士的小號手 Yannick Barman 共同創作了一張以爵士為基調的全新演奏專輯《阿爾卑斯的日落Sunset In The Alps》,從阿爾卑斯與福爾摩沙的對話中,帶聽眾感受每首歌曲獨特的速度感。

鍾興民說:「編曲最難的是需要知道每種樂器能表達的方式,更要了解哪一位樂手在演奏時的特質和能耐。本次以即時效果器、數位訊號的處理方式,將小號轉化成另一種聲響,融入Yannick特殊的現場風格與獨特音樂類型,透過這張專輯,暫時抽離我們習慣的生活位置。 」

編曲家鍾興民(中)來自瑞士的小號手 Yannick Barman(左)接受Voice To The World專訪

黃培育推出吉他創作專輯《汫》(圖/好有感覺音樂提供)

我是怎樣的人,就做怎樣的音樂
黃培育《汫》

黃培育睽違十年推出的第二張吉他創作專輯《汫》。《汫》以台語發音是「淡」的意思,除了專輯名稱外,專輯中的曲名也都是一個字(沃、憶、嵐、吟、啞、逝、踅、凝),有些字乍看之下難以理解意義,但試著用台語念念看,就會發現黃培育想表達的意境,例如:<沃>指的是淋雨的「淋」、<踅>則是「轉動、走動」之意。

這次專輯從自己出發,再回頭咀嚼自己的想法「我是怎樣的人,就做怎樣的音樂」,聽完整張專輯給人雲淡風輕的清淡感,但可以在裡面找到屬於自己的畫面感,嚐到自己體會的鹹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