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請問教國中生的活動是個人參加還是可以團體?
回答:每組參加人員可1~3名,不分個人集團
問題:請問小哥哥小姐姐的活動時間及活動內容大致為何?
回答:每次上課時間為 1410~1500。分二個階段,前半現場講課,後半與同學互動。課程沒有講完的部份,利用課程網站的影片資源補充。微課程末段,同學可以自行組隊,規劃拍攝一個與半導體相關的短片,取材不限,內容自由發揮。用意是希望以同學的視角,去探索半導體領域的課題。(粗淺嘗試即可,不用擔心深度)
問題:我們是要如何控制半導體的導電與否,加入3A.5A元素不是直接成為了導體嗎?
回答:我們關心的是導電度的大小。加入多少3A、5A會使這個半導體的導電度變成多少?半導體的導電度控制可以透過溫度、濃度,這兩者的核心概念都是載子濃度的控制。載子濃度基本上是直接影響導電度。半導體分成兩類,本徵(Intrinsic)半導體和雜質(Extrinsic)半導體。前者有摻雜;後者沒有摻雜
#先考慮本徵半導體,本徵半導體特性介於導體與絕緣體之間,透過溫度的控制可以使其導電度變化。溫度上升會使電子更容易擺脫原子核的束縛,產生載子導電,到達一定溫度,導電率會快速上升,效果接近導體。
#再考慮雜質半導體,摻雜3A、5A可以提升載子數量,來提升載子數量提升導電度。同樣的。 到達一定溫度,導電率會快速上升。
#此圖為本徵(Intrinsic)半導體和雜質(Extrinsic)半導體的電子濃度對溫度的變化圖。(From S. M. Sze, Semiconductor Devices, Physics and Technology. Copyright © 1985 by Bell Telephone Laboratories, Inc. Reprinted by permission of John Wiley & Sons, Inc.)
( 紅線:本徵半導體;綠線:雜質半導體; )
我們一般希望晶片能夠在室溫下操作,摻雜3A或5A元素就是載子濃度,所以我們可以控制摻雜的濃度來控制導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