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名 大概是時間在煮我吧
五專企業管理科二甲 11055022 陳咨妤
五專企業管理科二甲 11055022 陳咨妤
時間從沒問過我想要成為怎樣的人,就連自己尚未確定的事情,他卻自顧自的將我不斷熬煮,熬煮為一個相對更成熟的人。
想了好久該如何下筆,這本散文集雖然幾乎沒有太艱澀難懂的詞彙,但將所有淺顯易懂的文字組合成一句句子最後變成一小篇短文後,
卻成為得讓我反覆琢磨的一本書。很有意思的是,每讀完一個短篇,我總會忍不住停下來反思「我有這種時候過嗎?」
或是「啊,我也有這種感覺」,也因此我用了許多日夜才讀完整本書。
張西在這本書裡用了許多生活裡、夢境裡、寓言故事裡的例子寫出了時間贈與她成熟的同時所帶來的種種領悟、感觸,
其中最令我動容的篇章是《各自安好》。她在裡頭寫到,倘若父親通知她和妹妹們去領回他們的東西時就是父親即將要搬家的意思,
領回一箱子的物品多半是舊時的照片與幾「張」曾經遞出去的心意,自己的心意。她偶爾才會去翻翻那些照片,
至於偶爾的原因則是為了避開所謂的惆悵。此篇的後半段她也寫出了這段偶爾,腦海裡浮載浮沉的各種片段在那時成了觸手可及的照片,
她不敢看太久,這種情況我想大概能用一句耳熟能詳的歌詞做解釋──「思念是一種病」,那是一種可以輕微也可以很痛的病。
之所以對這小篇特別感觸大抵是因為接近年末了,我也開始回憶一整年下來的照片,而我也強烈感受到張西寫在文章裡的種種感慨。
她在裡頭寫下:「無論長到多大了,想念還是會讓人泛紅眼眶」。以前的我一直不懂為什麼有人可以只是看了一本書、
一幀畫面、一部劇便能濕了眼眶。直到最近我才驚覺原來自己是個極度虔誠的感性主義者,
許是因為經歷的事越來越多了吧,我也成了看了一本書、一幀畫面、一部劇後,偷偷流淚,那個曾經極為不解的人了。
近期在手機翻閱那些好幾個月以前的照片時,我感覺到母親真的蒼老許多,特別在點開四月時所拍攝的影片時,
明明母親是笑得燦爛的,但腦中卻浮現她近期被煩惱壓得已經不怎麼常笑的臉龐。不知怎麼的,濕熱的觸感順著臉頰最後落在了枕頭上。
國文課曾教過映襯修辭法,像是「美麗的錯誤」或是「甜蜜的負荷」諸如此類的句子。
這種在試卷上一點也不陌生的選項在當時只被我當作一個課堂知識,是直到最近我才偶爾會
想:「負荷真的會甜蜜嗎?」、「錯誤真的有美麗的可能嗎?」,而這部分也牽扯到《知識不等於內涵呀》的篇章,
也許我也在不知不覺間成為一個不只是追求知識的人了。總之,閱讀完這本書後我找到了答案「覺得幸福是苦的」,
張西在裡頭寫下。我才明瞭到在看著那些幸福又愉悅的照片時所帶來的郁悶感,原來皆是來自過去的幸福所帶來的苦澀。
我們總說:「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關於這句話,我一方面認為這是替曾經的不珍惜添上藉口,一方面也知道這就是生而為人的通病吧。
但坦白來說,失去的或許從來不是我們認為的那個人、那個東西、那個情感,而是時間。因為當我們懂得珍惜時,時間已經過去了。
時間就像個神偷,好的偷,壞的也偷,我一直在想,標題的別來無恙也許是一種期許吧,
希望我們在憶起一段已逝的時間時,那之間發生的都是好的,這樣當回憶浮現時,幸福也是甜的了。
評語:
細細品嘗,深深體會;有感而發,筆端帶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