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 祝葬-從死亡思考生命
進四技數位多媒體設計系一甲 N111C439 梁依嫣
進四技數位多媒體設計系一甲 N111C439 梁依嫣
故事從描述土岐家族的醫生都早死開始,第一章〈值得祝福的葬禮〉內,便已破題,「如果有朝一日你來參加我的葬禮,請為我祝福。」
土岐佑介的爸爸土岐冬司,是崇拜著積極治療的醫生,最後罹患了胃癌,他的妻子信美為了他的一世英名,最後連冬司想拔管進食也不接受,
活不成人型不重要,重要的是奮戰到底,而強制執行手術無疑加速了冬司的死亡,因此佑介從小深知醫療的極限,
在得知祖父的故事後更開始排斥醫療、渴望死亡,他認為醫生去拯救將死的病人是罪惡,因此與跟他有相同理念的女友一起執行自殺。
土岐騏一郎是佑介的曾祖父,也是家族早死的開端,有一次他誤診,害得病人哮喘發作死去,說是病人家屬對土岐家的詛咒,
而後越來越多傳聞說他是個會打病人、甚至讓病人在雪地凍死的冷血醫生。但深入調查後才發現,
那位被打的病人多次在院內喝酒,而病人先動手打了醫生才還手的、凍死的病人則是因為多次精神錯亂需要穿束縛衣,
病人激烈反抗為了讓他舒適點才許他脫了束縛衣,但他自己逃出病房發現時已經凍死了。而誤診那次,是騏一郎妻子出軌導致他精神狀況欠佳,
逃不過良心的責罰,決定身為醫生必須誠實地和家屬說實話致歉,才使得自己落了千年罵名。
實際上騏一郎是位非常位病人著想的醫生,不會作秀、有話直說,將一生都貢獻給了醫療,而這樣的人若過於正直而忘了轉圜,
實在難以在這險惡人心的世界生存。騏一郎恰好與我們形成了對比,社會上無論是政治、商家、公司,
無不充斥著作秀的行為,表演一套實際又是另一套,為了讓你掏出口袋裡的錢、或榨乾你可利用的價值,
人人都保著自己的利益,深怕多惹了一件麻煩,將與自身權益無關的事撇得乾乾淨淨,
真心實在變得最不要緊,這樣自私冷血的社會乃我們人類一手打造的,實在令人唏噓!
〈人終有一死〉是騏一郎在對醫療充滿衝勁熱血後慢慢發現了醫生的無能和無奈,寫下的一句話。
此章裡,有對注重養生及定期健檢的夫妻。丈夫 40 多歲被診斷出肝癌末期,夫棄倆難以接受,不斷激進的詰問醫生能否開刀,
實際上癌細胞已轉移無法根治,醫生只得含糊答應讓他們轉院去大醫院。然動手術的大醫院並未說明硬要開刀的後果,
為了能合著病人的心意切除了三分之二的肝臟,丈夫術後接受著整套維生醫療的折磨,吐血、黃疸、腫的不成人型,
靠輸血和呼吸器維生,家屬即便這時想停止治療醫院也不可能答應,這樣可能因殺人罪被告,最後丈夫只能在漫長的痛苦中死去。
呼應到了篇名,即便醫療再積極、生活再養生,生命的本質也終究會老化會消逝。由於病人對康復的堅持和醫療的過度期待,使得醫生不敢
說實話,作者久坂部羊在此點出了醫療的悲哀,大多數人在生命的尾端都難以面對死亡一昧地尋求治療,
忽略了生命的意義為綻放而非難受的維生,在這短暫的生命途中,我們能留下什麼,在追求什麼?是我們值得再三深思的問題。
終章〈忌壽〉中講述著未來世界,此時佑介的好友手島已 88 歲,他體會到了老了的痛苦,
無論再長壽,超過了 80 歲的身體也難以掩飾老化現象,頻尿、手抖、性無能、進食不易等,
但在這個世代,人均年齡 100 歲,即使是末期癌也可以治好,社會崇拜著養生長壽,因此連喝到含糖飲料都很困難,
為了不讓醫療業無活可接,健檢變成超夯的單位,由醫生負責搧風點火,讓病人因小病小痛就緊張得要死能紛紛掏錢回診。
手島也不例外地開設了健檢部門,此時他發現死亡已變成了很奢侈的事。故事的最後,佑介的哥哥信介打給手島,相較於佑介,
信介更加符合信美的教育觀,是位優異的醫師,而信介此時 91 歲已漸漸瘋癲,他不死的原因是因為他不能讓媽媽信美白髮人送黑髮人,
他帶著手島進入了消毒病房,看見了信美,她已高齡 114 歲像個木乃伊全身黃褐乾枯,靠著血液透析、呼吸器、尿管與點滴繼續活著,
為了實踐她的堅信不移的人生理念......
首章與終章首尾呼應,無論是否忌憚長壽,短暫無痛的死去絕對是件美好的事。也是在看到了信美的樣貌後,
勾起了作者在〈值得祝福的葬禮〉中埋下的伏筆,兩者的比較下,葬禮顯得如此美好,給予人類對生命的癡戀重重的一擊。
如同書中最後提到,若長壽最後成了一個沒有希望與行動能力的老人,事事都需要靠他人的照顧,經過本人的同意,
就很適合執行安樂死,讓生命可以在稍微美好的地方畫下句點,我非常贊同這個理念。因為每個人都有一死,
且只有一次選擇如何死去的機會,在還有行動力時奮力去實現自己的理想,珍惜當下,而非列車到站時難以面對的無限拖沓,我相信最大
化活著的意義,然後能體面的、無痛無戀的放下離去,才是我們每個人都該學習的課題。
評語:
醫療悲哀,命運無奈,寫來入木三分。結尾豁然開朗,言之成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