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名 人生若只如初見
五專會計資訊科一甲 11151032 彭愛佳
五專會計資訊科一甲 11151032 彭愛佳
「我們,還會再見面嗎?」
「不曉得。你想再見到我嗎?」
「你想嗎?」
獨立咖啡廳裡播放著輕鬆浪漫的爵士音樂,辦公的人敲打鍵盤、閒聊的人喋喋不休。稀里滴答,玻璃上滿是水珠,每秒每秒都在替代其他水珠,每秒每秒都在被代替。雨
還在下,絲毫沒有要停止的跡象。是否今日天公有情,也為這段關係可惜?再後來,灰暗的天顯現出一條隱晦的黃,過了兩秒,雷聲大響。
「不想。」
這是我希冀聽見的答案,但不知為何(也許知道),心頭好似還抓著什麼不願放。「英雄所見略同。那我們......就這樣了吧。」我的嘴角勾起一個慶幸帶點無奈的笑說
道。而後幾個小時——天空放晴之前,我和他坐在玻璃牆前,挺著脊椎骨望著店外,街頭上不算擁擠,但也正值下午五點鐘,放學的人放學,下班的人下班,即便天還墜著雨,
倒也還算熙攘。他細細地喝著他冒著熱氣的美式咖啡,我淺淺地品著我的冰普洱;他桌前的可頌還剩兩口,我桌前的提拉米蘇早已吃淨。我和他就這麼坐著,不說話,也
沒有尷尬想離開的意思。但彼此都明白對方在想些什麼,還能想些什麼呢,無非就是那些。我有特別的嗜好——看陌生人的一言一行。這讓我覺得極富趣味。
我想他此時也在觀察路上的人吧?想當初,還是我告訴他這件事的樂趣,他也才開始實踐。一對夫婦路過,妻子顯然有了喜,肚子被嬰孩擠得好大。丈夫撐著一把大傘,
傘是紫色的,不深的那種紫,上頭還有一朵一朵的小白花,花蕊是淡黃色的,花與花之間還穿插數條歪曲的對比色,活潑鮮明。兩人絮絮低語,一來一往不曾歇息。
也許是肚中的重量太過負荷,妻子扶著自己的腰,丈夫馬上也攙了過去,這裡聽不清他們在說些什麼,只見丈夫神情些許慌張,嘴唇動了動,妻子笑著搖了搖頭,
也簡短挑動了她的唇。他們就這樣緩緩走向他處,離開了我的視線。沒過幾秒,有一大隊小學生撐著傘走了過來。隊伍分成兩排三列,最前頭那倆像在吵架,
也許是孩子聲音相較洪亮,隱約能聽見他們一人說著:「剛剛摺紙的時候,你的色紙一直碰到我的鉛筆盒,就跟你說不要超過那條線,你是聽不懂國語嗎?」
另一人氣頭也正高,回道:「明明就是你的鉛筆盒越界,那條線是你劃的,我的空間還比你少,我跟你說過這個問題了,你現在是想怎樣?」吵架的戲碼時常上演,
但因為那樣小又無理的問題而吵成這樣的,應該也只有他們了吧。想當年,我好像也這麼對待我的同桌,只不過我自認當時劃的線非常公平,絕沒有委屈他幾分。
中間那對就和平多了,自己和著音效,拿著玩具互打,身體也隨之轉動、後退、向前,手臂彎了又伸,伸了又彎,就算身軀沾了點雨也不在意,
倆人配合著唱了一場大戲,好似永遠玩不累。第三排的小朋友,看樣子好像有些低落?一人穿著雨衣,邊走邊踢石頭,小嘴嘟著,也不管水珠隨石頭噴濺自己;
一人拿著小傘,傘上枯燥乏味,只有某公司的屬名,像是贈品,他駝著背,小小的頭顱低著,一點都沒有前兩排的生氣,似乎真的很不開心。
「是發生了什麼嗎?不要那樣煩悶呀。」我很想這麼告訴他們,但我沒有過去,只是這麼想著。
小孩走了,來了對穿著制服的高中生,靠我這邊的那人背對著我,專心致志地凝視另一人,也不知他長相。靠外側的那方笑起來很好看,
看見他的笑就像「世間無難事,只要肯笑」。他們手牽著手,十根手指交扣,是對情侶吧?一人的另一手握著傘柄,好在傘面夠大,沒有偶像劇
「為了對方不淋濕,自己濕了半身。」的情節。隔著一層玻璃,我很努力在聽,還是聽不見什麼細節,只依稀聽到了幾個關鍵字「天體運動」、「二維向量」
等物理專有名詞,這是在複習課業嗎?挺好的,交往也不耽誤上進,一起成長才是最好的愛情。高中生離去,來了對二十出頭的戀人,他們沒帶傘,
淋了些雨水便衝進對街的屋簷。他們不如高中生那樣甜蜜,他們在吵架。其實吵得並不激烈,可嚴肅的神情貫穿彼此,雙雙深吸了一口氧氣,閉眼吐出二氧化碳。
我能感受到他們努力地壓抑著各自的情緒,拳頭緊握著,嘴口又歪了歪,隨即辯論了幾句。這個過程其實很平淡,沒有想像中情緒化。
最後其中一人的態度軟了下來,向另一人走了一步,另一人好似也認識到方才有些過頭,向前拉起他的手,嘴又張又合,想必是些道歉反省的話吧。
再後來,兩人擁抱,抱了好久好久,至少於我而言。戀人走了,一個母親帶著兒子經過,母親左手拿著老舊的傘,右手抓著塑膠金屬,雙眼直勾勾地盯著螢幕,
腳步越走越快,兒子在後方一公尺跟著,小小的肉身穿著過大號的粉色雨衣,腳步踉蹌地跟著母親,跑上前用手抓著母親衣角,母親也不回頭望,只是自顧自地走著。
母子離去,來了一群三五好友,兩個兩個撐一把傘,樣子像大學生。男男女女都有,沒有人落單,沒有人跟上,一群人處得很好。他們歡聲笑語地聊著八卦,說是八卦倒
也沒那麼沒道德,更貼切的說法是瑣事。為什麼我聽得見呢?其實我仍舊聽不清,只不過臆測了番,畢竟這樣一群朋友聚到一起,還能聊些什麼呢。
三五好友走了,一個爺爺帶著孫女進入我的視野。爺爺雖有些年紀,但身體還算硬朗,一手拿著印著黃色小鴨的傘,也沒拄拐杖什麼的。
爺爺牽著孫女的手,嘴巴張了張,似乎在向孫女詢問,孫女的小手指了指不遠處的百貨店......。過了五分鐘,孫女拉著爺爺的手自百貨店走出,
手上拿著一個白色冰淇淋,孫女看著很快樂,冰淇淋碰得滿嘴都是,拿著冰給爺爺,小嘴扭了扭,不曉得說了些什麼,爺爺的眉眼笑得歡喜,衝孫女搖了搖頭,
拿了衛生紙給孫女擦擦。爺孫再離去,映入眼簾的是一對中年夫妻,之所以知道是夫妻而非情侶,是因兩人無名指上同款式的戒指,而他們不如年輕情侶般青澀,
舉止言行都透漏著歲月。他們也在吵架,極度狂躁地在雨中咆嘯。雙手沒有依靠,不停比劃著,表情齜牙裂嘴,口中止不住地念叨,也不管面對他們的是整個咖啡廳的人,
像敬業的演員般,憤怒地踏著雙腳。兩人的聲音異常喧囂,音調太過銳利,讓人雞皮疙瘩狂起,非常不適。
最後的結局,不是道歉,不是擁抱,沒有各退一步,沒有少說一句,而是鬧得連警察都到場,附近居民在各自的家中圍觀,咖啡廳裡的客人也看戲般地注視。我聽見咖啡
廳裡有人說著,說這對夫妻是彼此初戀,交往了九年才踏入婚姻,婚後生了兩個兒女,鄰里街訪人人稱羨,幸福了逾三十年,如今卻也鬧得收不了場,彼此不得安生。
鬧劇結束,人都散場了,雨卻還在下。左側走來兩個婆婆,兩人都穿著喜慶的紅色衣服,認真觀察了他們的衣裳,樣式差不多,同樣色系,同樣剪裁,莫非是特意搭配?
兩人輕輕地向前走,一個手上拿著一袋橘子,一個手上提著一個小蛋糕,時不時交換拿傘,淡淡地聊著我聽不清的話。他們看起來有別樣的美好,活了近一世紀,還能像
這般都笑著,腳步一致,不快也不慢,表情中沒有激動的狂喜,沒有糟糕的怨恨,倒也安穩。
我看著日頭西下,想起了那個遙遠的午後。我沒有母親,那人早在兒時便棄我而去,我時常怪罪她,但也止於怪罪,因為明白父親也非善類,否則不會需要勞煩親戚照顧
我。親戚是公務員,在戶政事務所上班,親戚當時告訴我,如果下課不想回家,就先去戶政找他吧。而我的國小恰好在戶政隔壁,每次下課都會去那兒待上一會兒才和親
戚一起下班回家。現在思起,好像著實麻煩了人家。親戚是個年輕的姐姐,戀愛都沒談過,有時來辦事務的客人見我,便以為我是親戚的孩子,偶有流言蜚語。一次放學
後,我拎著學校對街買來的紅豆餅,一步一步走往戶政。終究是辦公的地方,裡面總有冷氣,環境很好,我常常坐在進門後的右側椅子,那裡有個大桌,夠我一個小孩玩
了。我記得是兩點左右,正當我還在心煩意亂地寫著生字簿,自動門打開了。進來了兩位老人家,看上去八十歲有,兩人都很和藹,臉上沒有半分不悅。
輪到他們時,姐姐問道:「兩位今天要辦什麼?」他們開口就說要辦離婚。姊姊明顯愣了一下,但也不便多問,按照流程把程序給跑完,該簽名的簽名,該打勾的打勾,
他們就這樣離婚了。
當時我還不是很明白何謂「離婚」,只覺有趣,便悄悄跟了出去。他們仍是肩併著肩,一同曬在大太陽底下,沒有爭吵就算了,甚至還談聲說笑。
我探聽到了一段用標準閩南語口述出的對話:「這輩子跟你再一起雖然不是因為愛,但你對我很好,這幾十年也很幸福了,我沒有後悔聽我阿爸的話跟你結婚。
謝謝你啦,到最後了還願意同我離婚。」「那麼客氣幹嘛,你有你喜歡的人想追,我就沒有嗎?」「我也有阿,我國中很喜歡一個女同學,當時畢業了也沒跟人家告白,
後悔的不得了......」兩人哈哈大笑,越走越遠。雨停了,終於停止了。我和他收拾了東西,在門口告別。
「初次見到你的時候,我是真的覺得幸福。對不起那麼遲才意識到帶給你的傷害,我以後不會再出現了,你不要再因為我痛苦。餘生我會好好過,不會再像以前那樣。」
「嗯。我也會好好生活的。」我和他背對著,腳步聲愈來愈遠,直至什麼也聽不見。我們約定好了,從今往後再想起對方,只能記著彼此美好的一面,
不能記恨對方一生。也說好了,我們都要給自己訂一個期限,時間到了,該忘記的都要忘掉。以後再見到,可以悲傷,可以無措,但不能在對方面前哭了,也不能再鬧脾氣。
以後就是陌生人了,不要打招呼,也無須問安了。人生若如初相見,人生要是一直都如第一次見面那般美好就好了,那個時候我們還不怎麼認識,
彼此怎麼看都覺得是最好;可人生若只如初見,毋須承受你我的相棄相離,卻也失去了後來那些念起會發笑的過去。當初的愛不假,現在的走不下去也是真。
要怎麼選擇才是最好呢?我至今不明白,只是我確認了一件事,倘若當初能預知你我的結局,我便不會再跟你進一步。回憶的重量太大,好的壞的都令我折磨,
我還有一輩子要過啊,我後悔了,後悔得徹底。還能想些什麼呢,不過是些愛恨痴嗔罷了。
評語:
這是一篇筆調細膩優雅,富於文學技巧、反思人生悲歡離合的小品。全文採小說與散文筆法的融合,敘寫一對情侶分手的片刻。文章從對話開始,交織著場景變化下
各色人生的片段故事,一對夫妻吵架、小學生的爭執、高中生的討論、母子行人、三五好友、爺孫、中年夫妻的鬧劇、第一人稱我父母離婚時的回憶,每個片段的畫
面都帶著人生意義。最後收束回到開筆的場景,並以「回能想些甚麼呢,不過是些愛恨痴嗔吧了。」看似輕描淡寫的淡定筆法做結,反而更加深幽遠的情味。
舉了不少例子,娓娓道出初心的美好以及後來實際上的變化,首尾連貫,但例証篇幅比例太多,個人抒發部分略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