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 新化

2020/1/30

台南新化有條保存良好的老街,我們都沒造訪過,做為這次南下屏東的順遊地點,但以台中到這裡的路程,一日遊也可以。

從山上交流道下來,還能到水道博物館逛逛。

水道博物館淨水池區,有日本風涼亭。

水進入淨水區淨化之後再出水,作為居民的民生用水。

爬上一排長梯就到淨水池。

這裡原稱「台南水道」,建於日本時期(1922年),引曾文溪之水,送至池內儲水、迂迴、沉澱之後供台南市民生用水。停用之後台灣葉鼻蝠在此築巢生活,園區也致力維持此生態。

淨水池通風口

拍照、散步都很好的景點,要更深入了解日本時期台灣的水道建設,還能到水道博物館參觀。

可惜我們去的時間休館

對台灣水圳貢獻良多的三人。

來自英國的威廉·巴爾頓1896年來台擔任衛生工程顧問,從事衛生及水道的調查,被譽為台灣自來水之父。

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

濱野彌四郎在台貢獻23年,陸續完成基隆、台北、台中、嘉義、台南、高雄等都市的水道建設,奠定現代化發展基礎。

此時鄉間的稻田處處花海阿!

山上到新化不遠,新化老街還保有傳統的日式街屋,有些賣布、賣米的老店也還繼續營業,我們造訪的時間在年初六,商家可能剛忙完過年的生意吧?很多店沒開。

老街上有家賣蔥肉餡餅的小攤,油炸的餅在寒風中吃起來特別好吃。

拿著油餅經過「漢學仔巷」,這兒原是清朝秀才王則修設「三槐堂」講學,學生從各地通過此巷去上學而得名。

肚子還有點餓,所以搜尋另一個新化美食—葉麥克炸雞

營業時間寫著2:30,但2:00就開始排隊了。

雞塊、雞翅、雞腿一塊20元左右,好便宜。

很合阿淵胃口,皮脆多汁,冷了也好吃。

走著走著,來到新化街役場,日本時期相當於鎮公所的行政機關,也是彰化以南僅存的街役場建築。

目前有簡餐店進駐營業,活化歷史建築。不消費也能入內參觀。

2000年時曾有一場「乾坤挪移」活動,1500人合力把這棟建築暫移311公尺。

等這座在街役場旁邊的地下停車場蓋好後,再移回原地。

街役場主建築為鋼筋混凝土,屋身表面以洗石子為主,圓弧形的入口門廊與其他日本時期公共建築不同。

街役所旁有楊逵文學紀念館。出身於新化的楊逵,與其妻葉陶為社會運動發聲。楊逵1949年執筆《和平宣言》,觸怒臺灣省主席陳誠,經軍法審判判處12年有期徒刑,至1961年才自綠島獲釋。

新化地區這兒的平埔族社名為大目降,大目降文化園區除了以上的歷史街區與建築,還有在大目降廣場前的武德殿。

日本時期的統治利用警察系統維持,推廣武道,除了軍人及警察,中學校也要必修武術。武德殿室內供劍道及柔道,半戶外空間作弓道使用。

武德殿後方有些許日本宿舍,現在做為商店,門口放了トトロ,好可愛呀!

大目降文化園區從平埔族的社名、鄭氏時期因被鄭經追殺的沈光文也在此地區辦私塾講學,清朝時期的王則修繼續漢學教育,還有日本時期保存至今的歷史建築、國民政府時期的文學作家......

這個園區很有穿越古今、濃縮歷史的時代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