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zh.wikipedia.org/zh-tw/ARM%E6%9E%B6%E6%A7%8B
ARM架構,過去稱作進階精簡指令集機器(英語:Advanced RISC Machine,更早稱作艾康精簡指令集機器,Acorn RISC Machine),是一個精簡指令集(RISC)處理器架構家族,其廣泛地使用在許多嵌入式系統設計。由於節能的特點,其在其他領域上也有很多作為。ARM處理器非常適用於行動通訊領域,符合其主要設計目標為低成本、高效能、低耗電的特性。另一方面,超級電腦消耗大量電能,ARM同樣被視作更高效的選擇[3]。安謀控股(ARM Holdings)開發此架構並授權其他公司使用,以供他們實現ARM的某一個架構,開發自主的系統單晶片和系統模組(system-on-module,SoC)。
ARM架構版本從ARMv3到ARMv7支援32位元空間和32位元算數運算,大部分架構的指令為定長32位元(Thumb)指令集支援變長的指令集,提供對32位元和16位元指令集的支援),而2011年發佈的ARMv8-A架構添加了對64位元空間和64位元算術運算的支援,同時也更新了32位元定長指令集[4]。
至2009年為止,ARM架構處理器佔市面上所有32位元嵌入式RISC處理器90%的比例[5],使它成為占全世界最多數的32位元架構。ARM處理器可以在很多消費性電子產品上看到,從可攜式裝置(PDA、行動電話、多媒體播放器、掌上型電玩和計算機)到電腦週邊設備(硬碟、桌上型路由器),甚至在飛彈的彈載電腦等軍用設施中都有他的存在。在此還有一些基於ARM設計的衍伸產品,重要產品還包括Marvell的XScale架構和德州儀器的OMAP系列。
2011年,ARM的客戶報告79億ARM處理器出貨量,占有95%的智慧型手機、90%的硬碟機、40%的數位電視和機上盒、15%的微控制器、和20%的移動電腦[6]。在2012年,微軟與ARM科技生產新的Surface平板電腦,AMD宣布它將於2014年開始生產基於ARM核心的64位元伺服器晶片,[7]2016年,日本富士通公司宣布「京」超級電腦的後繼機種將採用ARM架構[3],該超級電腦於2019年5月定名為「富岳」[8],2020年6月於TOP500奪冠[9][10][11]。
2016年7月18日,日本軟銀集團斥資3.3兆日元(約合311億美元)收購了安謀控股[12]。
自2005年,每年超過一億的手機銷售約98%使用了ARM處理器[13]。截至2009年,占大約90%的嵌入式32位元RISC處理器[14]和ARM處理器被廣泛使用在消費性電子產品,包括個人數字助理(PDA)、平板電腦、行動電話、數位媒體和音樂播放器、手持式遊戲遊戲機、計算機和電腦外圍裝置(如硬碟機和路由器)。
除了消費電子,ARM架構處理器也開始用於以往x86、x64處理器獨大的個人電腦、伺服器。而在2020年成為TOP500排名第一的「富岳」為首部奪冠的ARM架構超級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