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校園包含項目在硬體方面含括「生態環境恢復與維護」以及「永續建築」兩大項目,從瞭解自身校園地域、文化、歷史與生態等特色,從而創造出完全不同且多樣的校園環境。而在軟體部分,配合十二年國教課綱實行,各校對應校園環境改造,創造出各校教學特色的教學教材,未來更可配合鄰近不同教育特色的學校,更能形成緊密的環境教育聯絡網。此即為本部推行永續校園推廣計畫最主要的目的。
永續校園在軟體面,以永續發展的環境出發,硬體面可落實永續建築技術。除建立省能、省資源、健康、舒適的校園建築及生態環保回收利用之校園環境外,亦能建立本土永續校園技術應用與評估實例,以整合成省能環保健康之校園環境應用技術,提供未來國內永續校園規範依據。並且從校園出發推動社區再造方案,以校園公共空間作為示範,利用居民參與方式獲致鄰里社區認同,具有突顯地域特色、順應環境條件、凝聚社區意識等效益,創造出各社區與校園緊密結合之生態教育示範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