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的師生們以12萬片積木,堆疊出高達4.5公尺的「新港媽」積木媽祖像(2014年)
在大甲鎮瀾宮媽祖南下遶境進香活動期間,南華大學文化創意事業管理學系結合手創兒童機械科學館、新港奉天宮、新港鄉公所及新港開台百年香火等單位,共同舉辦「拚保庇!文創敬意高,媽祖與民樂」活動。系上百位師生運用超過十二萬片積木,打造出高四點五公尺、寬三公尺的巨型「新港媽」,象徵創意與信仰的融合。
2016 年,南華文創系迎來第一場屬於自己的展覽——文化創意藝術展。這不只是一場成果呈現,而是文創人踏出校園前,最勇敢的一次嘗試:用文化起筆、以藝術作詩,把青春翻成一頁展覽,從此,畢展成為傳統,也成為南華文創系的印記。
該屆以「記憶中的老行業」為主軸,透過展出春仔花、針車、燈籠、錫器與竹藝等工藝的歷史脈絡與製作過程,呈現傳統手工技藝的細膩與價值。學生以田野調查與實作創作相結合的方式,深入探索職人精神,並以現代設計手法再現昔日風華,傳達對傳統技藝復興與文化永續的理念。
「風靡一時」原指草木隨風起舞,生機盎然。該屆畢展以此為題,象徵創意如風、靈感如林。全展共分為七組:「花瘋」、「文創大亨」、「圖鴨牆」、「舞告瘋」、「寶貝畢業了」、「大學瘋了沒」與「郵高熊厚」,每一組的設計靈感皆源自大自然,展現多元且充滿活力的創作能量。
該屆畢展以傳統技藝為主軸,展覽共分為十組 :「春纏花——纏花工藝之美」、「福樟良材——從林開始」、「偶的家——偶然相遇」、「溪口天赦竹編工藝——歹竹出好景」、「紙塑神像——藝紙神工」、「酸香南華——大埤の誘惑」、「北頭洋文化——騎點北頭洋」、「鹿港製香」、「螺鈿工藝」以及「木雕工藝——幸福印記」。十組作品以巧思與手藝交織出傳統與創新的對話,讓工藝不僅被看見,更在時代的脈動中延續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