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取之不盡的水資源中分解氫,透過能量轉換提供電力並生成水,如此周而復始的資源循環,描繪出人們對於未來永續世界的想像。氫是宇宙最豐富的元素,能量密度大,燃燒後又不會產生二氧化碳,因而被視為「終極潔淨能源」。
早在1970年,美國德州農工大學教授博克里斯(John Bockris),在通用汽車技術中心的一場演講當中,提出「氫經濟」(Hydrogen Economy)一詞,設想未來以氫氣取代石油,成為支撐全球經濟的主要能源。20多年前,氫燃料電池有了新的技術進展,日本和美國再次倡議氫經濟,但最終受限於成本和技術尚未成熟,仍舊無法實現氫經濟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