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專欄文章

再出發:人生旅程,「旅伴」最重要

中老年世代婚姻教育學習手冊

研究老年生活的學者陳肇男教授指出:「老本、老伴、老友」是老人頤養天年的三個要素。英國經濟學家萊亞德(Richard Layard),在《快樂經濟學》一書中提出,影響快樂的七大因素,分別是家庭關係、財務狀況、工作、社區和朋友、健康、個人自由,以及個人價值觀。而「家庭關係」這一項,在重要性中排名第一;除了健康和財務,其他幾項都和人際關係的品質有關。

感謝生命中的重要人

工作時,你有大半的時間被稱為「老闆」、「經理」、「老師」⋯⋯或「○先生」、「○小姐」。退休後,少了名片上的頭銜,你還有「老公/老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哥哥/姊姊」的角色。會這樣稱呼你的人,就是你人生旅程中的好夥伴,你也是他們生命中一位不可取代的重要角色。每回旅行結束後,你是否有這種體驗:除了照片上一幅幅美麗的風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反倒是和同行夥伴一起做了什麼、說了什麼、吃了什,是迷路時為了你左我右的鬥嘴,是他/她吃壞肚子時搞得人仰馬翻的片段⋯⋯。其實,能完成一趟美好的旅程,得歸功於那些一起跋山涉水的夥伴;可以走一段美好的晚年生活,要感謝這些與自己朝夕相處的家人。

老了還要相依相伴

國人平均壽命的延長,意謂著在退休以及子女離家之後,我們與配偶還可以繼續攜手共度另外一個20年。隨著年歲的增長,當我們離開了職場,重心不再是工作,孩子們也都逐漸離,有了自己的家庭和生活;接下來,除了要好好規劃老年之後的生活安排,可能要面臨的就是自己和父母以及親友們陸續出現的健康危機,這個時候,身旁的老伴將是支持我們度過難關的重要關鍵。大多數的研究也告訴我們,到了晚年,婚姻仍然幸福的夫妻對於生活有較高的滿意度。而當我們花了大半輩子在職場上努力奮鬥,為自己累積了經濟能力之後,是否也該為自己再次儲存更多愛的能量,作為後半人生的強力後盾。

與老伴分享期待,共同實現夢想

很多人的經驗告訴我們,當夫妻可以擺脫養家和育兒的壓力之後,會帶來一種全新的自由感覺。此時夫妻擁有較多的隱私,也比較不需再為金錢煩惱、忙碌,有更多的時間去和彼此相處。他們會對彼此的人格更感興趣,也更喜歡與彼此做伴。人老了之後,會更重視彼此相依為伴的感覺、感情的坦誠表達、相互尊重和擁有共同的興趣;而不同的價值觀、興趣和生活理念,則可能會為老年生活帶來困擾。因此,是不是讓我們一起坐下來,想一想、問一問身邊的另一半,他/她所期待的老年生活是什麼?是否仍有想實現的夢想、或是未完的旅程?我們要如何一起攜手度過豐富人生的下半場呢?

融化關係中的冰山

志明與春嬌結婚數十年,通常在家解決三餐,只有特別節日才會在外用餐。今日春嬌一時興起,邀請志明一起外食,兩人決定去自助吃到飽餐廳,享受悠閒的晚餐。一到餐廳,春嬌先去上廁所,當她回來時,發現桌上已經滿滿一盤志明幫她夾好的菜,春嬌沒好氣地說:「我都還沒去看要吃什麼,你就幫我夾好了。」

志明脫口而出:「好心幫你夾,你囉唆什麼,在家你煮什麼我就吃什麼,也沒埋怨過。」春嬌不甘示弱的說:「我煮的哪裡不好,你說啊?每天做牛做馬到底為了什麼?每天你只要工作就好,你知道一天我有多少事情要做嗎?」

當你自以為貼心的行為變成多此一舉時,緊張的場面要如何緩和?一頓還未開始的晚餐,如何重拾愉快的心情,繼續享用呢?可以試著以下兩個步驟做做看:

第一步:將危險訊號貼上標籤,按下暫停鈕

是什麼原因讓志明與春嬌從挾菜的不悅,演變成對家務工作的埋怨,並且轉為相互指責,口氣、動作或情緒逐漸高張、失控?其實,一天工作下來,晚餐時間雙方可能都處在疲憊的狀態,餐廳來來往往的人群,再加上另一半抱怨、攻擊性的言語,無疑都是火上加油,引爆心中潛藏的炸彈,讓爭執複雜。

第二步:以修復彼此的關係為目標,換個方式說話

夫妻吵架,無論誰贏誰輸,都是輸!以下以維護關係為前提,幫志明與春嬌化解緊張的氣氛,說出讓彼此接受的心裡話,將結局改寫:

志明:我想說你累了一天,才想要幫你拿菜,這樣你就只要坐著輕鬆地吃。我很抱歉,沒有想到原來你每天都這麼辛苦。

春嬌:難得出來吃飯,想要吃些平常比較少吃的東西,結果連吃什麼都要被規定,我心裡很難過,又想到每天忙進忙出的,究竟是為了什麼?才會不顧你的服務而生氣。

研究指出,擁有幸福婚姻與對婚姻不滿意的夫妻,家庭生活中遭遇的困難與衝突是一樣的多,唯一不同的是,婚姻幸福的人,有能力看見、緩和衝突,願意包容彼此的缺點。

夫妻發生衝突時,事件往往是冰山的一角,夫妻若能看見爭執背後的深層議題,在愛中理解彼此在意的點,接納對方看事情的角度,且願意花心力溝通與面對,則夫妻關係會更穩固。所謂「家和萬事興」,夫妻若都能避免破壞性的直接衝突行為,將更能度過婚姻中的各種壓力,使婚姻較為穩定。

退休後享受人生說來簡單,但如果兩人都想仰賴對方為自己帶來快樂、安排退休後的生活,則會對彼此帶來壓力,恐怕退休生活就不是兩人一起愉快養老的樣貌了!試著找你的老伴溝通,表達你的想法與感受,兩個人一起努力,嘗試找到可以接受的平衡點,建立共同的興趣,譜出夫妻倆的共同回憶。

取代3C產品,陪伴你的孩子!

自從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 (電腦、通訊裝置及消費電子產品統稱為3C產品) 普及以來,經常可以看到的景象如下:年輕父母胸前背著嬰幼兒,手上拿著手機或平版滑動,孩子的頭就一直在手機或平版的後面,看了令人擔心孩子的頭是否會受到輻射;另外在餐廳裡也可以常見大人用餐聊天,旁邊的幼兒面前斜放著平版,幼兒專注的觀看卡通影片,安靜不哭鬧。筆者曾經看過一對年輕父母帶著幼兒在用餐,坐在娃娃椅上的兩三歲男孩,嘴裡一直哼呀的,腳也亂踢,有點小鬧脾氣的樣子,但親子都沒對話,父母點完菜,男孩仍是坐立不安,爸爸終於走出餐廳,到對面的車上拿了平版電腦進來,拿給小男孩,男孩終於不再哼呀,安靜下來,但男孩可能因為看不懂字或符號,所以操作電腦中的軟體還需父母幫忙,卻又沒有耐心,馬上又哼呀的,顯出很急躁的樣子,媽媽終於對他說你要用說的,菜飯來了以後,男孩一直在玩電腦,母親則一面自己吃飯,一面用湯匙餵兒子吃飯。這個小男孩似乎已經知道可以用平版電腦來操縱父母,而且可能對電腦遊戲有些「上癮」了。

這種現象透露什麼訊息呢?對嬰幼兒發展有何影響?我想可以從幼兒與父母兩方面來談。對幼兒來說,他可以/可能:

1. 眼睛發育受影響:嬰幼兒期是眼球發育的關鍵期,如果幼兒每天長時間使用手機、電腦,容易導致近視加深,而高度近視的人也容易成為眼睛老化的高危險群。嬰幼兒眼睛的發育及保護需要父母的特別關注,以避免孩子的眼睛提早惡化。

2. 透過3C產品「勒索」父母:孩子從小就知道使用「你不給我玩,我就鬧!」的作法有效,因為他知道吃飯時間就是爸媽給我的「手機平版時間」,但是以後父母如何期待在家裡與孩子一起共同用餐呢?與孩子一起聊天分享呢?而且孩子大些以後,父母如何對其使用電腦與網路的時機與時間做管理呢?

3. 對靜態活動沒興趣,專注力短暫:動畫影片的聲光效果與變化速度都很驚人,嬰幼兒如果從小就習慣看這些影片,久而久之,如果沒有父母的閱讀陪伴,幼兒可能對靜態的圖畫書與活動沒有興趣,進入學齡期可能更不喜歡看書本或其他課外書;此外,也可能導致嬰幼兒在從事其他較靜態的活動時,專注力短暫,且無法自己安靜的、專注的完成一件事。

4. 缺乏人際互動經驗:如果嬰幼兒從小就長期習慣使用3C產品,可能導致嬰幼兒與他人互動機會減少,甚至不知如何與同儕互動。再加上獨生子女的情況,可能更減弱幼兒的社會發展。

這種照顧嬰幼兒的方式對父母來說,眼前的效益就是父母得到「安靜的用餐時間與氣氛」或「可以做自己事情的時間」,但是長遠來說是弊多於利的,因為:

1. 父母未表達關愛,無法滿足孩子真正需求:嬰幼兒的哭鬧通常是有原因的,父母應該觀察孩子的真正需求,並適當給予滿足。父母如果使用3C產品充當保母,直接滿足嬰幼兒需求的不是父母本身,而是3C產品。然而嬰幼兒並不需要3C產品,孩子主要是需要父母的關愛。上述現象多半只是父母貪圖方便,先滿足父母自己的需求,而孩子的真正需求並未被滿足,而且3C產品也無法表達父母對孩子的關愛。

2. 缺乏親子溝通:嬰幼兒有賴周遭的成人與之互動,以增進他各方面的發展。但是3C產品卻很容易阻礙親子的溝通,因為從飯桌上的「安靜」就可知其作用有多大了。嬰幼兒有了3C產品就似乎不需練習口語表達,而父母也不需與孩子多說話,彼此都安靜,各取所需。但是如此一來,原本在嬰幼兒時期的親子互動應該是最親密的,卻可能已經開始產生距離了。

3. 父母很難設定 「界線」:如果孩子從嬰幼兒時期就習慣吃飯玩電腦,這個 「癮」要「染上」很容易,但要戒掉,恐怕沒那麼容易,以後可能不只有在吃飯時想玩,其他時間也會想玩。如果這個習慣是父母造成的,那麼以後在教養孩子時,如何設定界限(set limits)呢?

父母可以做什麼呢?父母如何取代3C產品,增進親子互動呢?筆者提供一些建議:

1. 以身作則:父母如果要保護孩子的眼睛,希望嬰幼兒不要太早近視,或對手機電腦上癮,那麼父母必須自我節制,最好少在孩子面前長時間使用手機與電腦,因為嬰幼兒期的孩子容易模仿成人的行為,而他們並不知道那麼早使用手機與電腦會對他們造成什麼負面的影響。

2. 增加親子共讀活動:父母可以利用晚上睡前時間,與孩子一起看繪本說故事,養成閱讀的習慣,不僅可以增進親子互動,也可以促進幼小孩子的想像力、敘說能力與專注力。

3. 安排多元活動,陪伴孩子:除了閱讀繪本,父母可以安排多元的動態活動與嬰幼兒多說話多互動,如玩桌上遊戲、一起動手做工藝品、一起整理家務、從事廚藝活動(切菜、做三明治、烤餅乾、烤麵包、包水餃等)、一塊兒到公園觀察動植物、一起去爬小山接觸大自然等,都是可以增進親子間彼此的認識與瞭解。

4. 傾聽孩子的聲音: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請多與孩子對話,先聽聽孩子想要說的是什麼事情,表達的是什麼情緒。鼓勵孩子說出來,表達父母對孩子所要說的有興趣,孩子才會繼續說下去,而不是一開始就提出意見、指責或教訓孩子。孩子如果願意跟你說話,親子間友善正向的對話增加,孩子或許會減少他「沈迷」於手機或電腦的時間。

5. 給予孩子選擇空間,但設定「界限」:如果一定要給3-6歲幼兒使用手機電腦,請與孩子一起使用,陪伴他。父母可以提供一些選擇空間,如三個節目選一、兩種軟體遊戲選一,讓孩子在此空間內自己選擇。使用時間可以因孩子的年齡而調整,但是基本上,父母應該要「設限」(set limits),自己要有「底線」,但提供孩子一些可能性,如每天15分鐘,或平日不使用,週末才使用半小時的規則。

期待年輕父母在有了下一代的寶寶之後,可以重新檢視自己使用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的習慣,不要因為自己的方便而忽略了3C產品對嬰幼兒發展及親子關係的影響。孩子需要父母的關愛與表達,父母透過多元的活動陪伴孩子,一定可以建立正向、幸福的親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