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議課重點
觀議課重點
觀課並非教學演示,而是一種反思的行為 陳超明教授
一、 本雙語教育計畫觀課目的:
1. 重點觀察:看看教學中是否達到我們所設定的目標。
2. 計畫精神:看看老師是否落實雙語教育計畫精神。
3. 學生學習:看看學生學習狀態如何。
4. 教學反思:看看老師是否能從觀課、議課中獲得成長。
二、 本雙語教育計畫觀課重點:
1. 計畫精神面向:
1) 是否有趕課?
2) 是否時間安排妥適?
3) 是否有確認學生學會?
4) 是否每堂課的份量過重(時間不夠用)?
5) 是否落實差異化教學?
6) 是否以學習為主,不是老師為主的教學?
2. 教學操作:
1) 有無熱身活動(如複習上次內容?或本次教學主題?)
2) 有無分組(異質性分組及同質性分組的操作不同)
3) 有無有效的學習活動(靜態、動態的互搭)
4) 有無使用一致性的教室英文(透過肢體動作或簡單口令)
5) 有無使用差異化學習單
6) 有無適合本次教學的桌椅安排(非排排坐)
7) 時間安排適合以學習為主(教學 30%、學習 70%)
8) 是否注意學生的反應(教室有無「客人」?)
3. 進行學習成效檢驗:
1) 有無檢查學生學習成效(如 checklist 或個別作業、學習單檢查)
2) 教師對於學生程度是否掌握(知道每個學生名字及能力)
3) 是否給每個學生個別表現機會
4) 對於教室跟不上的同學,老師如何處理?
4. 教學反思:
1) 是否能夠掌握今天的教學狀況(如時間控制得宜、教學目標單純化)
2) 是否在議課中記筆記,並提出自己的收穫或是建設性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