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的發生原因是「水痘帶狀疱疹病毒」(英文:varicella-zoster virus)所引起,又稱水痘病毒,具有高度傳染力,好發於秋冬或早春,以3~9歲孩童為主要族群,不過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近幾年有逐漸後移至9~15歲的現象。
一旦接觸水痘病毒後,大約在2至3週潛伏期後就會出現類似感冒症狀,如頭痛、低燒(約攝氏37.5~39度)、咳嗽、喉嚨痛、肌肉或關節酸痛、顫抖、全身虛弱、食欲不振。接著再過2到5天,身上會出現紅疹,從臉部、頭皮延伸到四肢,疹子會逐漸變成水泡,最後變乾結痂,通常在2~4週會痊癒。
水痘傳染可經由飛沫(打噴嚏或咳嗽)在空氣中傳播,進入他人的呼吸道而感染。另外,要是接觸到患者的水泡、水痘液體、甚至只是單純的肢體接觸(沒有直接接觸紅疹或水泡部位),都有被傳染的可能,惟有等到水痘結痂脫落,才不具傳染力。不過若要預防水痘,施打疫苗是最有效方法!
目前只要年滿1歲以上的幼兒,就可免費接種水痘疫苗,接種之後約有95%的人可產生抗體,但保護力僅維持5~7年且會隨時間下降,導致上了國小之後仍有可能感染水痘。因此建議在孩子4~6歲時可自費施打第二劑疫苗,保護力會更全面。
孩子要是長水痘了也別擔心,一般來說靠自身免疫力就可復原,不需太多治療,以居家照護為主。不過在出現相關症狀時,可由醫生開立藥物來緩解不適,例如:發燒時的口服退燒藥,皮膚搔癢時的口服抗組織胺藥物或外用藥膏。
在出水痘期間,爸媽可依下列7點進行妥善照顧:
當孩子出現水痘症狀時,爸媽必須幫孩子暫時停課7天,直到水泡變乾結痂為止(或視病情延長停課時間),建議可諮詢醫生後,再決定是否恢復上課。另外,由於水痘在出疹之前的傳染力最強,記得必須告知學校老師,以利班級後續防範及處理。
由於水痘有高傳染力,如果家中還有其他嬰幼兒,建議可這樣做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