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少年臺灣史
簡介
了解臺灣的歷史,必須「從頭講起」,從頭了解起,我們的視野拉長、拉廣了,然後當我們回頭看這個島嶼的歷史,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它的獨特,進而珍惜它的多樣性。
歷史需要的不是記誦,而是思考和理解。記誦的歷史,考完就忘記了,自己思考和理解過的歷史,成為你對過去的認識,也會幫助你了解現在、面對未來。
書名:可是我偏偏不喜歡
簡介
世界的標準偏不是貼身剪裁、客製化設計。有時我們像被迫使用右手的左撇子,卡卡的,笨拙疼痛地,微笑展示那個非慣用的自己。
對於理想人生的歌頌,似乎只有一種曲風。光鮮穩定的事業,還有和樂甜蜜的家庭:夫唱婦隨成雙對,有子,或許有女,父慈子孝,賢妻良母。採摘完美結果的路,好像也只有一條小徑。女人,男人,許多人生來就被推出起跑線外,卻又拚了命要擠進去,站上指定位置,扮演社會的期待。
你以為那是老調,老調卻在新時代不斷重彈。新時代的女兒幽幽唱著和聲。
書名:台北戀人
簡介
一九四九年四月六日,軍警直接進入台北兩所大學的校園,集體逮捕了數百名住宿學生,史稱四六事件。長久以來,此一事件被刻意遺忘。作者長期採集事件親歷者的口述證言,也調查研究了各種檔案材料,以小說形式呈現了歷史的現場,還原了事件的真實面貌。
書名:末代王朝與近代中國
簡介
經歷鴉片戰爭和甲午戰爭的失敗,面臨亡國危機的清朝末年,由工人、農民、學生和知識分子引發的變革,挽救中國免於成為殖民地。擺脫以往中國近代史悲情晦澀的印象,用「嘗試復興中華」的民族主義角度,評論從1850年太平天國之亂,到1936年七七事變爆發這段期間的近代中國,正是幾道自南邊吹來的新時代強風,讓「中華」由死地而復生。我們聚焦在這四個主導中國近代史方向的事件,並剖析其中幾位關鍵人物的性格與行為,如何造就他們對於歷史走向的影響。
書名:橡皮擦計畫
簡介
回到1969年,他們倆在校園裡相遇。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兩位同樣是風雲人物、但各方面卻近乎南轅北轍的天才,跌破眾人眼鏡地「在一起」了。剛開始,他們若即若離,到後來形影相隨,聯手解開了一個又一個人類心智之謎、挑戰人們判斷與決策的理性模式。
書名:謎樣場景
簡介
安靜活著,但不是殺手,敏銳看人,卻非特務,看不見的細碎混沌在紙面上快速積累,細小的渦旋暴長成風暴之眼。翻開書頁,像一枚枚捻下花瓣,我屬於我,不屬於我,我愛我,不愛我……,無痕活著的不可能,因為字句扣合思維從任一角落都捲出連鎖反應,我在我不在之處因為我想我不想之物。如機器人活著,窩在最角落以便處於人生的正中央,踏步出去以便回到原地。於是,像是走入戲院裡看一場電影,在窸窸窣窣落定靜默的純然黑暗中,黃以曦在一束束的光影中告訴讀者『如何製造一具屬於你而且只屬於你的獨身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