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藍韻國樂《漪循》音樂會/臺中市中山堂(111.07.05)
2022藍韻國樂《漪循》音樂會/臺中市中山堂(111.07.05)
【從在校生等成校友 終於等到明道藍韻國樂20週年音樂會】
疫情來攪局,這兩年實體展演活動不斷延期或改成線上,對於在校時間有限的學生們而言,難免少了一些可以回憶的片段。明道中學藍韻國樂團二十週年紀念音樂會,終於在昨日(7/5)台中中山堂圓滿完成演出,樂團組成成員除了中學在校生外,還有來自各地的校友團,延遲了三年,有些在校生等成了校友,有些校友甚至升格成父母,果然三年的變化太大了。明道中學藍韻國樂團社長顏旭岑同學表示,延期、取消、線上,是屬於這個時代的共同挫折,但因為學長姐們傳承、老師的不離不棄、校友的鼎力相助,蓄積了三年的能量,要毫無保留地呈現給大家!
此次演出除了籌備了多年的,如〈印象國樂-大曲〉、〈臺灣追想曲〉等幾首外,還有由臺灣作曲家劉聖賢的〈葬花〉作品首演,以及陳怡蒨作曲並協奏首演的〈尋〉。「彼此激起的漣漪,循以前的路,尋未來的路。」今年音樂會主題是「漪循」,代表藍韻如同一條生生不息的河流,學長姐們於途中濺起漣漪,留予學弟妹們無盡的追尋。
明道中學明道中學汪大久校長也表示,藍韻20週年是明道的大事,許多明道教育理念都在藍韻發展中實踐,自己也是從小學習楊琴長大的!雖然這場盛會被Covid-19疫情延遲了三年才得以舉辦,但也更讓這場音樂會更加珍貴,回想二十多年前,藉由高一學生黃偉恩同學的倡議,以及陳加南老師義無反顧的指導,加上一屆又一屆社長和幹部的創意與堅持,凝聚了歷屆團員,也讓校友團持續茁壯。「藍韻音樂會」不只是在校生的舞台,更是校友回味青春與熱血的重逢,正是明道教育最美麗的風景。(#文創處/張佳祺)
大家好,
我們是明道藍韻國樂團與藍韻國樂校友團。
從2019年開始,藍韻就在為了前往中山堂舉行二十週年音樂會而努力著。不幸地,這場眾人引頸期盼的音樂會因疫情而不斷延宕。2022年,我們終能帶著蓄積許久的能量完成這場音樂會。藍韻如同一條生生不息的河流,學長姐們於途中濺起漣漪,留予學弟妹們無盡的追尋;是因為有過去的能量累積,才造就了現在的我們。因此,我們將這次音樂會定名為「漪循」,融合藍韻美麗的傳承風景,以及終於能完成音樂會的興奮與期待,希望將這樣的情感傳達給台下的所有觀眾。
這次的演出曲目,除了由在校生演出的「生日慶典」、「印象國樂」、「漁舟凱歌」、「龍騰虎躍」,由校友團演出的「台灣追想曲」、「大稻埕的亭仔腳」之外,更有全台首演的「葬花」、「風吹」,以及與陳怡蒨柳琴獨奏家合作演出的「尋」。主持形式更是打破窠臼,由校友與在校生協力擔綱主持,呈現週年音樂會的難得與感動。
今年夏天,音樂會將於7月5日於台中中山堂舉行,誠摯邀請各位撥冗前來觀賞演出。與我們一同分享音樂之美,在這個人心紛擾的時局裡,找尋一片僅屬於音樂的情感與悸動。
2022絲竹韻南院/嘉義故宮南院(111.2.17)
【2022絲竹韻南院-藍韻國樂團奏響動人樂章】
本次為藍韻國樂團二度來到故宮南院演出,原訂2021年的展演,受疫情影響延期至2022年2/27(日)。當天是風和日麗的好天氣,幾位畢業校友也特地南下參與這次演出,一首接一首的動人樂曲,彩排時便吸引了大批民眾駐足觀賞。
甫一開場是打擊部帶來的〈開飯〉,整齊的動作配合拍響節奏,戲劇性的暖場俏皮又可愛;接著〈採茶〉及〈剪羊毛〉帶著觀眾親近大自然;還有古箏三重奏,三前三後百花開;演奏由盧亮輝老師編曲的〈懷舊金曲〉,旋律讓人朗朗上口;而大家耳熟能詳的〈風吹〉,展露思念家鄉的情懷;藍韻國樂團一直秉持著家的理念,最後一首〈家〉更象徵藍韻堅定的情誼、熱忱的心。而安口曲則是輕快的〈草蜢弄雞公〉。
一連串精采的曲目伴隨著二位主持人活潑生動的介紹與有獎問答,現場氣氛熱烈,一個小時的表演時間現場逾百位民眾駐足聆賞,一起享受美好的下午時光。絲竹韻南院,幸福的氛圍迅速的蔓延館內,讓當地市民享受優閒的午後,沈浸在充滿藝術氣息的音樂文化城市。(#學務處/郭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