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展場職人的手感記憶

展區一《手工製香》
一、香的由來

在幾百萬年以前的古代,我們的祖先為了使其珍貴的火持續燃燒,因而採集草木丟入火中,可能是在無意間丟了幾片富含樹脂的木材到火中,燃燒時偶爾發出強烈的香氣,隨著煙裊裊升空,大家圍在營火邊,聞著香氣不知不覺中即放鬆了心情及緊張的肌肉,連談話聲也變得柔和,不只心靈陶醉,頓時間也充滿了感動。

於是人類就發現了這種帶有香氣的煙具有功效,最後就演變成現在的「香」。隨著歷史不斷地演進,人們對香氣的著迷也與日俱增,不論是芳草、青草、辛香料、花朵、樹皮、樹脂都可以拿來做成香。

在上古時代,人們認為香味的由來是超出他們所能想像及預期的,有種神秘不可知的感覺。

因此當時就被人們使用在宗教儀式上,慢慢的也就被視為和宗教及祈禱是一體的。但其實人們不僅是焚香,也會在身體和衣服上塗抹香油,用來掩蓋身上的體味;探究人類的歷史,一直都有香的存在。

現今,不只世界上祭拜祈求場合裡都有燃香的習慣,包括提神或清靜心靈的場合裡也都有燃香的習慣。


二、香的原料

立香(線香)—立香或是俗稱的線香、炷香、仙香、前壽香,立香是一種由天然樹皮的粉末、少量的水、各式各樣具有出色香味的天然材料混合製成。

臥香——源自於不丹、尼泊爾等婆羅門教以及印度教,後來傳入西藏密教、密宗跟日本教、佛教才有在用臥香,一般道教跟民間信仰都是用立香。

貢香——也是屬於線香的一種,和一般的線香的差別就是比較粗,廟宇祭祀時常常會使用的,材料與線香相同。

香環——或者可以說盤香、環香,香環的外形為一圈一圈的盤繞著,以環為形的用意則是以中國人常用『圓』來表達『團圓、圓滿』。

香塔與線香材料大同小異,不過沒有裏在竹子上,而是直接用模具壓出形狀。


三、香的製程

打底——先將香腳的四分之三放入水中浸濕,而後將沾水的香腳裹上楠樹皮粉,也就是俗稱的黏粉,此時楠樹皮粉遇水會發揮黏性而牢牢附著於香腳上。此步驟是為了之後讓香粉能附著於香腳上,為製香的第一步驟。

內腹——將香腳已裹上楠樹皮粉的部分再次浸入水中,由於香腳已裹上楠樹皮粉,此時需要快速的將香粉均勻的裹在香腳上,來避免香腳之間互相沾黏。此步驟為製香最重要的部分,一般此步驟重複二至三次。

蓋面——不同於內腹,在於此步驟為製香的最後一步,將最細緻的香粉裹在即將完成的香條上,製香師傅也藉由此步驟做最後微調。成品的好與壞全看此步驟。

日曬——由於已完成的香品濕度極高、尚未定型,需要將香支平均放置於木架上,接受陽光日曬。最後將所有曬乾的香支的香腳染紅,即可包裝販售。


四、香道文化

香道及茶道在古代被視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古代女子在清晨梳妝打扮後,會在閨房中焚上一爐香,並在香爐中添進「香篆」,在香味中悟出歲月的芬芳美好,此為香道。

一切,先由「鼻」開始。早在八百年前,宋人就發明了「隔火焚香」的品香法。品香文化承襲中國千年悠久歷史,和沉香文化相輔相成,流傳至今。沉香品香有主要四種方式,分別是:線香、盤香、薰香、香篆。線香、盤香與薰香是現代人常見入門的品香方法,價格不昂貴,而且方便於個人家中操作。香篆不同於其三者,所需的器材與技法並非常見之道。

雖香道起源於中國,然而在清朝後,西方文明漸漸成為主流,香道漸漸消失在現代人的生活裡。如今,不少人想要體驗香道之美,會選擇道鄰國日本走一回。香席文化在唐宋時期跟著佛教、插花、弈棋等傳入日本,日本至今已發展出一百多種流派。

蓋面:將最細緻的香粉裹在香條上

日曬剛完成的香品濕度極高、尚未定型,須將香支平均放置於木架上進行日曬

香道與茶道在古代被視為生活日常的一部分

展區二《藺草編織》

一、藺草可以做什麼?

草帽、草蓆、燈飾、包包、扇子、蒲團、草鞋、草簍......


二、臺灣藺草產業?

臺灣藺草,屬莎草科,種植於水田,成熟的高度約120-180公分,一年可採收三期。主要分布在臺灣中部苑里溪以南、大甲溪以北,臺中的大甲、大安、外埔,苗栗的苑裡、通霄一帶。吸溼排汗、透氣散熱、並有天然的草香味。

臺灣藺草產業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是少數以女性為主的產業,在臺灣日治時期產業化,有多達4萬人從事藺編生產,最高出口外銷達1600萬頂,佔臺灣特產出口的第三位,僅次於糖和稻米。


三、藺草的編織工序:

成    長 | 經3-4個月的生長

曝    曬 | 收割後,曝曬約5-7天,曬至金黃色,將水份完全曬乾

掠    草 | 依草的長短分類並去除部份草尾

挑    草 | 編織前會先挑選粗細平均的草

拔草褲 | 將草頭未生長完全的葉子拔除

析    草 | 將原本三角形的藺草,再細分成三等分

揉    草 | 經過搓揉,將草白白的纖維去除

槌    草 | 破壞草的結構,使其柔軟方便編織


四、新興臺灣品牌,提升藺草編織師的價值

臺灣藺編產業隨著工業化,快速沒落,目前臺灣藺草編織師平均年齡在50-80歲之間,人才技術逐漸凋零,雖然目前坊間已有陸佳暉老師所出版的《藺編日日學》,清楚記載編織技法,但人文及產業傳承仍嚴重斷層。

隨著都市化大眾交通工具進步,越來越多人開始有戴帽的習慣,且年輕族群重視手作質感,讓藺草帽再度成為穿戴時尚單品。目前有「藺子」、「臺灣手藺」等新興品牌,擺脫過往家庭代工,以量制價的方式,重新定位編織師的薪資待遇,提升自我價值,並吸引青年世代傳承。

曬草

新興品牌重新定位編織師的薪資待遇,提升自我價值,吸引青年世代傳承

展區三《交趾陶工藝》

一、交趾陶從哪裡來的?

交趾陶為低溫彩釉軟陶,其淵源可追溯到漢綠釉、唐三彩、宋遼金三彩、元玻璃器及明清素三彩,主要都採低溫鉛釉為主要的燒成釉,加上燒製技術及釉藥色彩開發 。

「交趾」一詞由來有兩種說法:

(一) 臺灣交趾陶的技術主要源於廣東的五嶺以南,其地古名為「交趾」,範圍包括今中國的廣東、廣西及越南境內 。

(二) 江戶時代日本人認為出現在中南半島,明、清時期中國廣東一帶所燒製的瓷器印泥盒,適合當作茶道中拿來點香的「香盒」,當時中南半島為「交趾支那」,於是日本人便稱之為「交趾燒」。


二、臺灣交趾陶的特色?

臺灣早期並無「交趾陶」或「交趾燒」的名稱,而稱為[尪仔]、[廟尪仔]、[細仙尪仔],製作的匠師則稱為[淋搪]、[淋搪花仔],而[搪]就是[釉料]的意思。交趾陶於17世紀由廣東泉州、潮州交趾陶藝師前來臺灣建廟所傳入,到了清中葉和日治初期,交趾陶日漸興盛,促使更多大陸藝師來臺灣發展。臺灣交趾陶名稱源自於日本;型式、作法、用途源自中國,後來則獨立發展成具臺灣特色的多彩軟陶藝術。


三、嘉義,是台灣交趾陶重鎮:

嘉義是台灣交趾陶重鎮,因為第一代交趾陶大師葉王(葉獅字麟趾)在嘉義出生,又在嘉義製做交趾陶,更在日治時代時曾參加法國巴黎的世界博覽會,作品獲得各國藝師激賞,因此,至今還有日本人稱交趾陶為「嘉義燒」。


四、在台灣,哪裡可以欣賞交趾陶?

臺灣交趾陶主要功能在於裝飾廟宇建築,題材內容多忠孝節義的歷史故事為主,大致不出這三項:[戲劇人物]、[花鳥走獸]、[花果博古]。以[戲劇人物]為例,[七賢過關]作品闡述魏晉南北朝竹林七賢的故事,[八仙過海]講述道教神仙傳奇人物的故事;或是[花果博古]牡丹象徵富貴、瓶子象徵平安等。


臺灣交趾陶景點:嘉義縣新港鄉〈板陶窯交趾剪黏工藝園區、嘉義縣新港鄉〈古笨港陶華園


五、交趾陶製作八大步驟:

(一)打稿:

勾勒出外觀造型,確保施作的準確度。

(二)調配練土:

運用不同性質的陶土或瓷土,紅泥、黑泥、木節土、緞泥等,依比例調配,增加可塑性。然後製作程土條,靜置讓有機質發酵,產生膠質來增加可塑性。

(三)塑形:

可分為手捏塑形、壓坯製作。手捏成形由捏、堆、塑、貼、刻、劃六大技法交互運用,每件作品都有其獨特性,比較珍貴。

(四)掏空:

為了讓坯體厚薄平均,燒製受熱才能平均,所以交趾陶作品大部分是中空狀態的。

(五)陰乾:

放在陰涼通芳的地方,依天氣、大小決定時間,平均大約是1個月左右。

(六)素燒:

燒窯前,窯爐需要預熱20個小時,讓溫度緩慢上升至攝氏1100度;完成後,窯爐溫度緩慢下降到攝氏100度以下,才能慢慢打開窯門散熱,作品必需回到常溫狀態,才能取出來。

(七)製釉:

釉料是五金金屬研磨而成的,大多是玻璃、鉛丹、灰石粉等提煉,不同配方可以調配出不同釉色。

氧化銅---綠色、氧化鈷---藍色

(八)上釉及釉燒:

過程中需要加一點水或膠,讓釉色容易附著在上面。接著,第二次窯燒,也就是釉燒,窯爐溫度大約攝氏850-900度。燒製完成也要等1-3天,緩緩降溫後才能取出作品。


六、臺灣交趾陶職人?

【林洸沂】

出生於嘉義縣新港鄉月眉村,是交趾陶技藝創作者,為中華民國文化資產傳統藝術的保存修復技術保存者。作品強調文史考究,擅長釉色變化,以修復廟宇建築中葉王交趾陶的成就最受矚目。其作品在彰化縣城隍廟、新港鄉月眉村光天宮、臺南市關帝廟等都看得到。


【高枝明】

高枝明的父親是一位古物買賣商,自幼在古董環伺的環境中長大,無形中對古物產生濃厚的興趣。巧遇交趾陶大師葉王的傳人林添木,,相談甚歡下,大師授予釉藥的配方與交趾陶黏合等巧技。而釉色是呈現交趾陶的最重要關鍵,初期,臺灣的釉料皆從交趾陶的發源地──廣東進口,為了不受制於釉藥供輸的不確定性,高枝明自行研發釉藥,他的釉色調配有獨門秘方,因此可以調製出古雅的色調。且為了延續交趾陶的文化,他也將交趾陶推向藝術創作。


【謝東哲】

他自幼家貧,跟著姊夫(臺灣交趾陶和剪粘藝術家陳正忠老師學習),不到20歲就出師。2005年回到故鄉嘉義新港,成立臺灣第一座交趾陶主題藝術文化園區「嘉義古笨港陶華園」,將傳統工藝結合公共藝術及社區營造,並積極推動文化教育,傳承傳統工藝之美。

林洸沂

高枝明

謝東哲

展區四《樹皮布藝術》

一、什麼是樹皮布?

早在紡織技術被發明以前,你有沒有想過人類穿的衣服會是用什麼做成的?在寒冷的地方大部份會以野獸的皮毛為衣,而在許多熱帶地區則是採用樹皮為原料,製作成為蔽體的布料。但 隨著時間的演進,幾乎所有地方最後都已被紡織所取代。

所謂的樹皮布是一種以非紡織技術製成的布,它是以植物的樹皮為原料,經過拍打、搥氈技術加工製成的布料。


二、樹皮布在臺灣

在臺灣,過去排灣族、魯凱族、泰雅族、阿美族皆有使用樹皮布的傳統,然而現今以樹皮布為工藝及創作的族群、地區,首推阿美族的都蘭部落;約在民國84年左右(1995),在臺東縣東河鄉都蘭部落當時的沈太木頭目(Panay)與前任頭目潘清文(Kunui)和他們的太太及幾位同年齡組的組友,開始根據老人家很有限的關於樹皮布的記憶,推敲、摸索與試驗如何製作樹皮布。由於不斷的努力,成功的再現了樹皮衣,也帶動了整個東海岸對這一項工藝技術的重視,這樣的努力使得製作樹皮布這項工藝也成為外界認識阿美族文化的管道之一。


三、樹皮布文化

「樹皮布文化」證明南島語族的原鄉就是台灣

由於構樹的樹皮,有強韌的內皮,富含高纖維質,經過石製或木製的打棒拍打捶擊,可以製成「樹皮布」,可供製成華麗的樹皮布衣或上等的樹皮布紙,成為最具代表性的南島語族物質文化,稱為樹皮布文化。

構樹的擴散證實南島語族「出台灣說」,而構樹是樹皮布文化的瑰寶,因此樹皮布文化即是南島文化很重要的一種。近代文明傳入大洋洲島嶼之前,南島語族人們已在環太平洋遍植構樹,更加證明構樹與南島語族人的遷移緊密結合。由此可知,樹皮布文化是由台灣傳播出去的文化,稱為「台灣樹皮布文化」,遍及環太平洋地區,是一種環太平洋的文化特質之一。


四、樹皮布的製作方法

(一)選樹:

選取好的樹材,是打造好樹皮布最基本的條件。

(二)取皮:

取皮選用者通常是樹頭以上至枝椏分叉的樹幹部分,因為此段無枝椏、平整且光滑。

(三)發酵:

發酵的主要作用是為使樹皮之纖維柔軟,一般構樹不必經發酵過程,因為其纖維厚重且強韌,可以直接打製成布,但必須在樹皮柔軟溼潤時進行打製,否則就須加酸柔軟以利打製工作。

(四)打製:

剝下的樹皮應在其未變乾之前著手打製成布,因樹皮變乾後纖維即不易打鬆。

(五)洗布:

打製手續完成後,將其摺成一方塊,上面綁壓一塊大石頭,然後把綁上大石頭 的布,放入河中浸泡約半小時,然後自水中取出來,時間不可過久否則樹皮纖維會散開。

(六)染布:

如果想把樹皮布染色則必須在打成布後、曬乾前染色,才能得到柔軟的染色效果。

(七)紋飾:

在樹皮布上加以紋飾的方法有兩種: 一是繪畫,另外一個是印花 。

取皮:選用是樹頭以上至枝椏分叉的樹皮部位

以植物的樹皮為原料,經過拍打、搥氈技術加工製成的布料

《我們 Women的邊界敘事_連綿•流動•聚合》林戎依 作品

展區五《金門菜刀》
為什麼一說到金門,就會想到「金門菜刀」?

話說,西元1958年(民國47年),金門發生了八二三砲戰,中國人民解放軍朝金門發射無數榴彈及砲宣彈。1958年至1979年20年間,有超過100萬枚砲彈落在金門,後期使用不會爆炸的砲宣彈,其彈片就是金門「砲彈鋼刀」的主要材料。據說,一顆大型砲彈可以製成60把菜刀,還說,當年所收集的這些彈片至今尚未用完呢!

為何「金門菜刀」遠近馳名,具有紀念價值?

由於砲彈彈頭的鋼鐵品質極佳,所以打造出來的菜刀也特別鋒利、耐用,鋼中帶韌的特性,即使切割硬物也不易變形,品質佳,在兩岸遠近馳名,且具有紀念價值。早年到金門服役的中華民國國軍返台時,常會帶上幾把作爲紀念,2001年開放小三通後,金門菜刀亦成了中國大陸觀光客爭相搶購的紀念品之一。現今製作金門菜刀的著名鋼刀店,有1937年吳朝熙創立的『金合利鋼刀』和1952年林孫顯創立的『金永利鋼刀』。

【打鐵趁熱~砲彈鋼刀 製作步驟】

一、切割彈殼。
二、煉鋼:鋼片爐火加熱,溫度大約需要達到攝氏8-900度,把鋼燒紅、燒融。
三、鍛造:透過千錘百鍊,不斷將鋼片整形成刀子最初始的樣子。
四、粗胚修剪:趁熱修剪造型。
五、熱處理:是製作刀子的關鍵,鋼經過加熱、冷卻後,鋼會變硬,刀子才會鋒利。
六、研磨拋光:透過粗細不同的砂輪研磨,將刀子整形、拋光,做最後整理,再裝上刀柄,就完成囉!

【鍛刀職人】

金合利鋼刀第三代:吳增棟

吳家自1937年祖父輩吳朝熙,就從事打鐵行業,「小時候做刀很痛苦,每天要磨完指定的刀才能去睡覺!」傳承至第三代的製刀職人吳增棟,四十年如一日,想起小時候依然覺得辛苦。但現在,對他來說,鍛刀則是一種成就感的展現,亦是文化的傳承。透過經濟部離島事業轉型升級輔導,傳統的打鐵店,已搖身一變成為文創店鋪、金工親子教室、共學餐廳、製刀工廠的綜合體,並與年輕第四代相互學習。

從砲彈中切割適合的鋼片做為金門菜刀的材料

金工教室是金合利鋼刀開發給遊客體驗的所在

金合利鋼刀第三代傳人——吳增棟

展區五《彰化鹿港燈籠
一、燈籠由來

燈籠,又稱「鼓仔燈」,台灣在過元宵節的時候,不管大街小巷都能看見它的身影。台灣人元宵節看花燈的時候,除了欣賞花燈、打卡拍照之外,在孩子的手裡,也會有一隻當年生肖造型的燈籠。但元宵節究竟為什麼要提燈籠呢?

據民間信仰傳說的說法,其實有段有趣的小故事。說玉皇大帝養的天鳥,曾經飛到人間玩,結果不幸被人類誤殺,玉皇大帝知道自己的鳥被人類射殺之後非常生氣,因此決定在正月十五的時候燒毀人間。而這件事情被玉皇大帝的其中一個女兒知道了,為人類即將面臨的災難感到很難過,所以偷偷地把這件事情告訴人類,讓人類有時間想辦法應對。

人類知道之後都驚惶失措,但在這個時候,有位老人出現想出了一個妙計,就是在正月十五這天,在每個人家的門口和街道上掛滿紅色的大燈籠,讓玉皇大帝的天兵天將到人間之後,以為人間已經著火,希望能藉此騙過玉皇大帝。

結果這個老人的妙計,還真的騙過了天兵天將,讓人間躲過了一場災難。大家因此而保住性命,所以在之後的每一個正月十五,也都掛起燈籠,快樂的慶祝。

二、燈籠的演變

燈籠在中華民族悠久歷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象徵著中華文明的燦爛,也象徵國家的昌盛繁榮。

現代社會中人們基本上不需要用燈籠來照明了,但燈籠的特殊地位依然不減。每逢佳節、婚禮慶典這樣的喜慶日子,燈籠依然是首選。而現在的燈籠從工藝上有了極大的改進,設計上更具裝飾意味,使用的場合也有很大的發展,比如廣告。

現在人們對於燈籠的需求有了新的品味,傳統工藝的燈籠是人們收藏欣賞的佳品,中西方的藝術家對中國的傳統燈籠都情有獨鍾,他們不僅喜愛傳統燈籠的造型,並為其精湛的工藝大為折服。

在歷史學家的考證中,證明燈籠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的便攜照明工具。

三、燈籠製法

(一)將麵線煮成如膠水一般的稠狀。

(二)在單光紙上用刷子塗上麵線膠。

(三)將上膠的單光紙鋪在燈籠骨架上。

(四)用乾淨的刷子刷過單光紙,使紙與燈籠骨架黏得更緊。

(五)將燈籠上色。

四、花燈VS燈籠

(一)「燈籠」原本只是一種照明工具,在還沒有電燈和手電筒的古代,中國人在夜晚時,一般都是點著蠟燭或油燈來提供照明。可是如果在屋外或風大的時候,蠟燭和油燈很容易熄滅,因此發明用竹編的框架裱糊上紙張或布帛,作成燈籠,來罩住燭火,以免被風吹熄。這是一般老百姓家戶必備的日常用具,主要是在夜晚提供照明之用。

(二)至於花燈,不諱言的是由「燈籠」所發展出來的。「花燈」的主要功能,並不是在照明而是趣味,慢慢的形成成一種民俗藝品。在中華傳統藝術的領域裡,花燈是一門相當富於巧思,又具古色古香氣息的藝術品。

五、臺灣傳統手工燈籠職人?

【吳敦厚】

吳敦厚(1924年1月15日—2017年1月30日),中華民國傳統燈籠工藝家 、燈藝師、彰化縣鹿港鎮吳敦厚燈籠舖的創辦人。吳敦厚以其手工彩繪燈籠作品聞名,被譽為「文化國寶」。1988年前後,林衡道大力薦舉吳敦厚參加教育部「第四屆國家民族藝術薪傳獎」選拔,並榮獲第四屆民族藝術薪傳獎「民族工藝類—民俗燈籠」獎項。獲頒薪傳獎後,吳敦厚名聲大噪,邀約不斷,其作品開始經常於臺灣各地巡迴參展。

【林聰賢】

林聰賢藝師傳承五代至今,仍秉持純手工製作燈籠,透過林夫人手工竹編編織燈籠骨架,再由林聰賢彩繪與題字的方式 完成製作,而現今林聰賢兒子與其太太,亦透過此家庭分工方式,傳承並製作燈籠。燈籠製作的基礎與共觀,是從竹片編織的層層錦然有序開始,從剖竹片到竹編成骨架,再到糊紙上去,陰乾後開始一層顔色一層顔色彩繪,最後再上桐油保護,以此手工製作的高品質燈籠,相當耐用,可以在適宜瓖境下放置十年以上。

【唐秋水】

人稱「秋水師」的彰化市竹篾燈籠大師唐秋水,60年來堅持以雙手製作燈籠,還融合書法、繪畫於一體,能編能寫能畫,全台許多宮廟都有其作品,其精湛手藝還讓他榮獲第25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民俗工藝獎項殊榮。

吳敦厚

林聰賢

唐秋水